广西高校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实践刍议


  摘 要: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往的窗口,广西高校通过合作办学、建设孔子学院、建立中国—东盟培训基地、组织文化交流、教育交流与科研合作项目等方式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针对参与中存在的不均衡、协同性差、留学生的公共外交功能未受重视等问题,本文结合广西高校的实际情况,从增强资源整合的意识、培育高校参与公共外交的责任感、人才培养、发挥留学生潜能等方面探索推进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中国—东盟;公共外交;观念
  中图分类号:G5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1-0045-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1.010
  传统的公共外交是政府向国外公众提供信息并施加影响的行为。[1]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在各国政府主导下,跨国公司、贸易组织、教育科研机构、宗教组织、民间团体、具有影响力的个人、甚至普通公民都被吸纳成为公共外交活动的参与者,从而产生了“新公共外交”一说。新公共外交本质上仍是政府主导下的外交活动,但实施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而是包括了政府发起、授权或引导国内外非政府行为体所开展的外交活动;对象依然是外国公众,但不再局限于单向信息输出,而是延伸为双向交流、跨国互动;开展活动的渠道和借助的媒介也随之扩展、更新,更关注互联网为代表的社会媒体行为主体多元化,强调公共外交与国家外交政策及国内公共事务相一致的原则。
  广西高校是深化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之一。他们的参与既是地方高校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国际化的路径,也是新公共外交发展趋势下介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地方教育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外事活动的一种形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普通家庭关注中国的发展,聆听中国的故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进了中国—东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一、廣西高校参与中国—东盟公共外交的主要形式及成效
  (一)合作办学
  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在公共外交方面最有成效的是相互间的学生交流。相近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相似的语言,便捷的交通,相对较低的留学成本等是吸引东盟学生来桂留学的主要原因。1953年,广西开始招收第一批外国留学生,1953-1957年,广西师范院校招收了259名来自越南的汉语语文专修生,[2]此后,广西高校逐步扩大招收东盟留学生规模,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大背景下,广西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留学生补助等优惠政策(如广西于2011年设立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经费达到每年1500万元人民币[3])吸引东盟留学生来华留学。广西与东盟国家留学生流动逾越万人大关,其中东盟来广西就学的学生人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东盟来桂的留学生从2000年的339人增加到2004年1650人,这一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项目的启动对留学生人数的影响很大。201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10周年之际,东盟国家留学生从2004年的1650人,增加到该年的10112人,10年来广西的东盟留学生增加了6倍之多。2011年,东南亚国家来华人数5.48万人[4],广西的留学生为6947人(表1),2015年,人数已达7万左右。在“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看来,留学生数量是一国软实力的主要衡量指标。来桂的东盟学生增多,反映广西高校在东盟的吸引力上升。
  相当一部分留学生是通过广西与东盟高校合作办学机制实现来华的。广西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大多采用“2+2”(即在本国学习两年相关课程之后到对方高校接受两年的相关课程培训)或“3+1”嫁接模式(即在本国学习三年的相关课程之后到对方高校接受1年的相关课程培训)。双方相互承认学分,学生在修满相关课程的学分后,即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在保留双方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机会到广西或东盟国家体验不一样的高等教育,从而更好地了解对方的人文风俗、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等等。
  早在1993年,广西民族大学就在全国首开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合作办学之先河,率先探索出“3+1”这一新颖的办学模式。目前广西民族大学是广西与东盟联系最密切的高校,是东盟小语种的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西亚7个东盟国家语种专业,招收学生1000多人。先后与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的31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协定,[5]为推动广西其它院校与东盟合作与交流起了示范作用。
  (二)创办孔子学院
  从2004年开始,我国积极探索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形式。截止2014年底,中国在126个国家或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在东盟十国共建有26所孔子学院,设立19个孔子课堂,其中在泰国就有12所孔子学院,1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承担着三方面的公共外交职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求解中国、让世界理解中国。[6]
  广西高校参与共建的达8所,除了广西大学在2010年9月与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外,其余7所孔子学院均与东盟国家共建(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广西高校在短短的8年就与东盟成员国越南、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共建7所孔子学院。在合办孔子学院的过程中,广西不断增加东盟国家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数量(见表3),积极为东盟国家培训汉语师资,提高汉语师资水平,宣传八桂文化,提升广西的国际影响力。
  由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派往东盟高校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呈旋螺状上升趋势,相对而言,泰国和菲律宾是汉语教师志愿者相对集中的国家,其它东盟国家派出的汉语志愿者人数较少,有些东盟国家甚至是空白。这受国际政治、国家政策、汉语教师志愿者个人意愿等影响。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使者,承担着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使命。

推荐访问:东盟 刍议 广西 中国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