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同行听我的随堂课


  随堂课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类型。当教师面临突然到来的听课者时,怎样保持教学计划不受影响?怎样让随堂课绽放出教师教育智慧的光芒?建构随堂课教学模式的意义何在?下面,我用自己的实践回答这些问题。
  
  一
  
  2008年4月初的一天,我照例到理科班准备上课。看到教室过道上有不少着正装的外地老师,提着听课椅,看来是准备要听课的。我校是开放学校,随时都有人听课,所以见惯不惊。果然学生告诉我,有人听课,我说,没人来听政治课的。顺便瞟眼一看,这批听课者,个个都衣冠楚楚,队伍也较庞大。“那更不是听政治课的了”,我心里想。很快,预备铃声响起,我正要跨上讲台,听课的老师们径直走到教室门口,我想他们是走错了教室,忙上前礼貌地打招呼,并准备给他们指点正确的教室位置。意外的是,他们自我介绍是香港来的,说就是到这个教室听课。我想我是听错了,解释道:“这是理科班的政治课啊。”言下之义,是你们不可能在理科班耽误时间吧。当明白无误确认了他们的要求时,我立即热情地引领一行人在教室安坐下来,头脑里也忙不停地转着:“怎么上好这堂课呢?”
  就这堂课本身,我是有预案的,但现在上课的条件变了,有十几位香港朋友端坐在教室后面,听内地的中学政治老师讲课。准备的教学内容是不可更改的,但教学步骤显然要作一定的调整。我想,起码要让香港朋友通过这堂随堂课,大致能了解到内地政治课教学和高中学生的一般情况。
  经过头脑的迅速检索和整理,很快,我就有了授课的三大步骤:第一,告之学生这堂不寻常的被听课的原由,告之听课者理科班开设政治课程的背景;第二,让学生了解这堂课主要的知识学习与香港有关系,教师讲授的重点是突出我国在国家结构形式方面对世界政治学理论的贡献及实施“一国两制”的意义;第三,作为教学互动的重点,是让学生与香港朋友对话交流。
  
  二
  
  以下是香港同行听我的随堂课教学的基本过程。
  1 我是这样将学生引入教学情景的。
  同学们都看到了,老师是刚刚知道,这一批听课的客人是来自美丽的香港,请同学们欢迎。(热烈的掌声)
  远道而至的香港的客人,今天是专门来听我们理科班政治课的。(学生笑)由于老师事前不知道此事,因此,这堂课也就是典型的随堂课。可能香港朋友不知道,内地在高中二年级就实行文理分班,理科班虽然在高考不考政治,但是,政治课程是开设了的。
  今天的教学内容真是太凑巧了,与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很有关系,其具体内容是《政治常识》中“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这样,我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和听课者的注意力,进入了教学的主体部分。
  2 我主要采取指导学生读书、对话、讨论、讲授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的。
  本堂课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要求有两个层次:第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本部分内容属于常识,仅需要识记;第二,“一国两制”的产生及其意义,属于理解和运用层次的要求,也属于思想教育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特别需要教师的着力点拨。
  首先,通过设问、对话、讲授,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
  教师:同学们知道“国家结构形式”是什么吗?(结果无人知晓,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
  教师:国家结构形式与前面学习的国体、政体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结构形式。它指的是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同学们知道美国有多少个州?美国的中央政府与各个州之间的行政关系是怎样的?梦之队NBA最近赛球所在的州有自己的中央政府吗?
  学生议论纷纷,但不能明确说明问题。
  教师及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逐渐梳理出美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的若干特点(如:从法律体系看,除有联邦的宪法外,联邦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宪法;从国家机构的组成看,除有中央政府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从公民的国籍看,联邦公民同时也是联邦成员国的公民,等等)。由此,学生了解了国家结构形式之一:联邦制。(学生非常有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互讨论,具体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教师提问: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相同吗?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后讨论: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有哪些特点?我国采用的哪一类国家结构形式?
  学生非常配合,很快得出结论: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因为,从法律体系看,全国只有一部宪法;从国家机构的组成看,全国只有一个制定法律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国务院,从公民的国籍看,公民只有一个国籍。
  教师继续请学生议论:联邦制、单一制的国家有哪些?学生高兴地参与。
  再次,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重点讲授邓小平对世界政治理论的创新与贡献和“一国两制”的意义。
  教师:既然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为什么还有个别地区享有特别高的自治权利?比如香港、澳门。
  学生们高声说道:那是“一国两制”嘛!
  教师特别追问:在世界的历史中,有过“一国两制”吗?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是谁提出实行“一国两制”?实行“一国两制”改变了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吗?实行“一国两制”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这一连串的提问发出后,教师停顿了半许。观察到有学生在喃喃自语;也有不少学生大声回答是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有学生迟疑的发问:现在我国是联邦制了吧?
  教师肯定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然后重点讲述:从理论上看,“一国两制”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也是中国对世界政治理论的一大贡献。中国要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主权和领土的归属问题,却又涉及到现实中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分歧问题,没有经验可借鉴。只有因时制宜,创立一种新的国家结构形式的模式,这就是“一国两制”。
  从现实来看,“一国两制”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插曲:20世纪末,台湾台北明道中学的教师到我校友好访问。他们在与我校教师座谈时谈到,台湾和大陆都是同根同宗的,大家都是同胞。台湾和大陆统一是大势所趋。不过,台湾同胞最害怕武力方式,那样,老百姓可就遭殃了。由此可见,我们实行“一国两制”,不伤民心,不损国力,顾及了各方面的利益,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穿插了一项学生的活动,问同学们是否知道邓小平在与撒切尔夫人谈判香港回

推荐访问:香港 堂课 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