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理论基础探析


  摘 要:任何一项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也不例外。考察其理论基础是顺利进行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论述、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思想是高等德育对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贯要求。
  关键词:理论基础;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89-02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的观点,认为物质实践活动是民资精神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民族是在其内部的生产和交换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结合为一个特别整体的。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并将其植入民族成员的内心,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行动准则与价值追求,推动本民族的发展的繁荣。1868年马克思致路.库格曼的一封信中说道:“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用扬弃方法弘扬传统民族精神中的优秀成分,批判消极的成分,促进民族精神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一个民族在长期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中的积极、进步、充满进取意识的方面要继承、发扬、光大,对其中消极、落后、粗俗的方面又要进行坚决的批判。恩格斯指出:“像对民族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伟大的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精神的思想是他们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扬弃中批判也必然成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态度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可以清晰地领略到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精神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的内容应具有时代性,爱国主义应与国际主义相一致。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在《皮梯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中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是爱国主义的经典定义。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与共产主义、国际主义一致的,它反对资产阶级狭隘的爱国主义。《共产党宣言》中“工人没有祖国”的基本宗旨是反对爱国沙文主义,促进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实现共产主义革命,它要求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坚持国际主义,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2 党的领导人关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思想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问题。
  (1)毛泽东早年就十分关注改造国民性、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他曾经提出:“现在国民性惰,虚伪相崇,奴隶性成,思想狭隘,安得国人有大哲学家革命家,大伦理家革命家,如俄之托尔斯泰其人,以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开发其新思想。”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也特别关注民族精神的弘扬问题。毛泽东曾热情赞扬“鲁迅精神”。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是民族解放的急先锋、“文化新军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号召人民学习鲁迅的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 为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泽东亲笔题词,全党全军向白求恩和张思德学习、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感情,他不仅认为民族文化中有值得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同时更注重创造性地发展民族精神。毛泽东在1939年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优秀传统的赞颂,不是毫无目的的抒情,而是要从中提炼和创造新的精神要素以推动抗日救亡的革命实践。
  毛泽东同志一向重视青年教育,特别强调要“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并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惟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毛泽东同志还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要求青年成为“代表全国大多数的老百姓,代表一切爱国的人,抗日的人,求中国独立、自由、幸福的人”。这都充分体现了对民族精神的要求,都是毛泽东同志关于重视加强培养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思想体现。
  (2)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表现在:领导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求实精神;领导开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和丰富奠定了实践平台;领导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确立了目标、任务和方向;创立邓小平理论,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南。邓小平的思想与业绩推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他的思想与人格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体现邓小平爱国主义精神的郑重宣言,也是其爱国主义思想的最佳注释。他有着坚贞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邓小平同志历来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点。他曾指出,要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尤其要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培养教育。1982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此后,培养“四有”新人被明确写入了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和有关决议之中。要培育“四有”新人,就要加强包含民族精神在内的道德教育。
  (3)江泽民关于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论述颇丰。江泽民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提炼和概括,不仅阐释和总结了典型的中国革命精神,并且提炼和概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涌现的创业、创新精神,并且强调要学习和弘扬这些精神。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代表全党提出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课题,对民族精神做了精辟界定,并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放在极其高的战略地位。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进行了辩证的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定位。提出和指明了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任务和途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标志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正式进入国家治理的视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也是江泽民同志的一贯思想。1990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部分同学的座谈中指出,民族精神很重要,任何一个民族都要有精神力量。他希望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要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要有一种民族志气,要有一种民族气节。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所显示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并强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有了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青年运动就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推荐访问:探析 理论基础 民族精神 培育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