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芦苇荡——天然的校外乐园


  摘 要:我校学生不住宿,其校外活动时间约占总活动的40%,使学生校外活动的重要性凸现。开辟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实现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学校”的有机结合,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使学生更贴近社会,扩宽了学校德育工作渠道,促进了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德育工作;乡镇中学;校外活动场所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14-02
  去年暑假开学第一天,查看学生的返校情况,发现有两个14岁男生没准时返校。他们同村同学说他们永远都不会来上课了。因为在开学前半个月,他俩结伴去淀里游泳,不幸溺水而亡。我们听了心里咯噔一下,难过极了。由于安新县特殊的地理环境,每年寒暑假,周末,甚至仅仅是放学后那么短的时间,孩子们溺水身亡的事故都时有发生。随着教改的推进,实行课业“减负”,学生课余时间增加,我们乡镇中学学生又不住宿,学生在校外活动时间约占总活动的40%。对农村孩子而言,闲暇与娱乐更多的只是自由玩耍。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这使校外活动的重要性凸现出来。
  一、农村学生校外活动的现状
  市区的学生有青少年宫、文化宫等活动场所,有夏令营、冬令营等未成年人喜爱的体验活动,城市学生中参加这些活动3次以上者为14%。而我们镇上根本没有专供青少年娱乐的场所和公益性文化设施,甚至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只有每年一次的清明扫墓活动。一到假期,学生除了做作业,看书、看电视,上网就必然成了大部分学生的重要活动。
  二、建立校外活动场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关注。校外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及其功能也愈显重要。好的教育资源应该互相分享,达到共赢,共同发展。社会有关部门和组织应该加强青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之间及与其他各类教育场所、设施、设备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刘李庄镇位于安新县南部,白洋淀南岸,人口接近5万人,辖17个行政村。通过对这些村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走访,我们发现存在两种状况。
  (一)农村学生和家长渴望校外教育
  每年暑假,有很多家长和学生向教师反映,学生们都很想参加暑期校外活动。一来学生安全有保障,二来也能学些技能,但真正能参加的却很少。因为只有县城才有这样的场地和活动,我们中间隔着白洋淀,需要坐船才能到县城,交通很不方便;而且,孩子的安全无法保障,毕竟家长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整天陪伴孩子。于是,在节假日,学生一离校便成了没线的风筝,他们孤独空虚,就去网吧,有的甚至还染上了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性;有时去白洋淀玩儿,但存在很大危险。建设校外活动场所对我镇中小学生已迫在眉睫。
  (二)建设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条件已成熟
  建设活动场所的办法很多,我们主要采用三种。
  1.利用村委会议室。实施新农村建设,每个村委会大都有闲置房,而且,几乎都是近几年新建的,既安全又敞亮。里面有空调、座椅、音响、电脑等设施。平时村里开会用,闲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场地和资源开展校外活动,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我们根据学校的活动安排适当添加一些必要设施,就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活动场地。
  活动点建成后,一方面,学校需要选择、确定、编制适宜的活动课程,合理地利用这些活动场所,使学生就近地完成课程;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和方式。
  2.在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学建立活动点,对周围中小学校开放,发挥其辐射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
  3.部分企业承担一些活
  动加实践教学的任务。我们这里有很多民间高手,他们可以传授一些科技类、操作类课程及内容,实现资源、时间、精力、内容的整合与共享。比如手工艺制作类:编苇席和制作芦苇工艺画。利用芦苇进行手工编织、加工,在古代就已基本形成。比如古代人坐的“席”子就是指用芦苇编织的席子。芦苇画工艺是利用芦苇的茎、穗、叶等进行艺术创作,芦苇画工艺非常环保,需要耗费大量的纸张、木头、甚至鸟类的羽毛。芦苇画是一种绝美的民间艺术。它的最大欣赏价值就是芦苇在制作成画作后,不着任何色彩,完全保留其自然色彩,从凹凸起伏的画面上体现出芦苇的自然光泽。
  此外,我们这里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雁翎队纪念馆,还有刚刚探测出的自喷式石油油井;也不乏英雄人物、先进模范、历史名人、企业家。这是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随时都准备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三、成功案例
  目前,刘李庄镇高楼村村民活动中心已经落成,率先布置完成并投入使用的是未成年人活动场所。高楼村根据未成年人的需求和成长特点,在村委会建立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2011年暑假开始对外开放。这里图书室的有些图书是孩子们从自己家拿来的,实现了资源共享。那天女儿对我说她很高兴,因为旁边一位高年级的姐姐正在看她捐来的书。她懂得了与他人分享的快乐。乒乓球台子虽然只是两张旧桌子拼起来的,但丝毫不减孩子们打乒乓球的热情。去年暑假村里还利用我们独特的白洋淀优势,举办了划船比赛,获胜的一组每人奖5斤白洋淀小杂鱼。经村支书和校长商议,今年端午节组织学生采苇叶包粽子。对于端午节,同学们只知道有这么个节日,但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各地的风俗习惯,没有几个学生能说得上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参与中,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中感受它的无穷魅力与博大精深。
  在讲到环保问题时,老师就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白洋淀。让他们亲眼看看,亲手摸摸这被工业废水污染的淀水,看看那些因为水污染而死亡的各类鱼虾。这样,他们更有体会,更有动力要善待大自然。孩子们用独到的视觉,聚焦环境保护,读了一本丰富多采、现实版的百科全书。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增长了环保知识,有了真切的感受,对家乡的环境保护有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有的同学看到不少芦苇遭到破坏,白洋淀的湿地气候遭到破坏,便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提醒那些作为大自然主人的人们尽到自己保护家园的责任;有的写了一份倡议书,倡议全校同学开展绿色环保行动。学习渠道多元化,学习方式生活化、情趣化,使孩子们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此外,我们还善于利
  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村支部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小兵张嘎》、《举起手来》、《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小北冯村村北有个很小的烈士陵园,是学校传统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节和抗战胜利纪念日,学校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开展纪念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远大理想与革命气节教育。《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就是在我们这里拍摄的。
  总之,利用好农村学校广阔的天然资源,开辟校外综合性学习实践基地,很好地实现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学校”的有机结合,从而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使学生更贴近社会,扩宽了学校德育工作渠道,促进了社会化教育与教育社会化的有效融合。
  我们建议,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在镇区特别是落后镇区建设一定数量的适合青少年的课外活动场所,以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生活。我们也希望进一步拓宽渠道,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赠、资助等方式,支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开展公益性活动。

推荐访问:白洋淀 芦苇荡 校外 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