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摘要]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关系到整个社会公德水平的提升。我国的道德传统、教育体制以及转型社会的一些特殊现象,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了公德失范的现象。有必要对教育体制进行调整,改革道德教育方法,建立社会公德底线并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促进大学生公共生活的开展,培育大学生的公民精神。
  [关键词] 社会公德;高等教育;公德底线;公民精神
  [中图分类号] G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3?0109?03
  在整个人口体系中,大学生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处于较高水平,自我认识、自我判断和自我学习的水平高于同龄人口。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以来,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得到了加强。但近些年来的道德滑坡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着诸多体现。首先是知行脱节,公德意识先于公德行为。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意识到某些行为并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但却不能将社会道德规范的标准落实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其次是忽视传统美德,而现代公民精神尚未形成。大学生往往无法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忽视义务的履行,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往往会侵犯到别人的权利实现。最后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缺乏组织纪律性。受西方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当代青年更多的是强调“独善其身”。同时住房、婚姻等巨大的社会压力也使得大学生对毕业后能否实现自我满足表示忧虑。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除了大学生所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之外,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长期学校教育的缺陷以及时代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一)学校教育存在诸多缺陷
  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的精神缺陷是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当代的大学生在跨入高校之前基本上都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使得家长、老师、社会以及学生自己将所有的注意力都关注到文化课成绩上,分数的高低成为了评价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学生自身的天赋和才能往往被繁重的课业负担所消耗,创新、交际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乐观、向善等一些更为重要的品质则被忽视。一个将数年的精力和时间完全花费在试题上的学生,几乎不可能在跨进大学之后表达出对社会、对他人的关心。
  而高等教育中对学生道德素质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并不完善,使得由长期应试教育导致的精神缺陷得不到改善。目前的大学教育过多地立足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成绩依然在奖学金评定、入党、保研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不仅是一个生活在课堂、学校的独立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生活在家庭、社会中的独立个体。目前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使得大学生仍然过度关注于绩点、分数,无法形成一种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良好情怀。
  高校的另一大问题是公德教育的无力和无为。在近些年学生群体已经表现出时代性差异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却几乎毫无创新,依然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在公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表现为学生不愿被说教,教师无力说教的局面。甚至在某些高校,由于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交叉,负责公德教育的老师已经放弃了教育职能而只履行学生评优、入党、就业指导等管理职责。此外,“两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和平台,在现实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是
  承担着意识形态教育的职能。爱党爱国只能视作是社会公德的一个主要方面,并不能代替社会公德教育。在学生已经对说教式的“两课”缺乏兴趣的情况下,倘若还指望将之视作对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只能是痴人说梦。
  最后,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众多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有了走进大学校园的机会,这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此带来了大学生群体结构的巨大变化,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对大学生个体更为重大的影响是,短暂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的高校扩招政策给学生个体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就业压力。毕业即失业的忧虑,以及住房、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当代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那一刻起便背负起沉重的包袱。因而,大学生个体往往无暇顾及学校枯燥的道德教育,更多是囿于自己的圈子,寻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特有缺陷
  我国传统道德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建立在血缘人伦的基础上。尽管传统道德也讲究博爱,但更讲究“亲亲”为本,如 “爱亲谓之仁”(《论语·学而》),“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以血缘远近亲疏为准,是很难衍生出公共交往的普遍准的,也就是说我国的道德传统是一种私人之间的道德要素,而非“公德”。相较于一般群体,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要更多,因此这种“私德”传统对大学生的影响更甚。
  新世纪以来,转型期所特有的种种问题在我国社会各个层面越来越多地呈现。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的节奏加快,学校教育和大学生的个人学习都表现出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经济效益和物质需要的满足成为了社会和个人的主要奋斗目标。大学生受此价值观的影响,往往忽视自身的精神修养,放弃高尚的精神追求,“价值主体唯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评价利己化”[1]。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往往被束之高阁,其约束、调节行为方式的作用被弱化。
  在当下中国,信仰的缺失是造成诸多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信仰最初仅作为宗教的崇拜和基本教义的遵行,但宗教的一些精神,如“爱邻如己”“平等兼爱”“乐善好施”等都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此外,信仰更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超越,是一种精神的独立。我们不能要求大学生遵行宗教精神,但大学生应当具备一种精神的独立,道德信仰的坚守。倘若学生无法树立对“真、善、美”的社会基本价值的信仰,那么要求和约束大学生遵行社会公德无疑是一种奢望。

推荐访问:成因 缺失 对策 社会公德 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