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题材作品在教科书中呈现的问题及策略建构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wjs/ywjs201206/ywjs20120616-1-l.jpg
  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是语文课程必然要承载的重要任务,而亲情是一切道德的源头,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社会心理发展的“同一性角色混乱”阶段,个体逐渐摆脱父母而转向同伴群体,易产生亲情冲突。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亲情观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最为积极,进入初中后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初中阶段成为传递正确亲情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语文教科书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引导学生认识、分析、理解事物,进行反思、批判和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本文以人教版、苏教版和语文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对象,研究亲情因素在教科书中的呈现、问题及建议对策,探究语文教科书如何更好地发挥“导航仪”作用。
  一、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有关亲情的选文概要
  1.选文数量及分布(见下表)
  2.选文的表现形式
  这些亲情题材作品的体裁,有散文、诗歌、小说、书信、话剧等。其中散文最多,6~8篇;小说次之,3~5篇;诗歌和文言1~2篇。人教版和苏教版在九年级上册各选了两篇应用文书信体,是以父亲的身份写给儿女的信,谆谆教诲,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话剧体裁仅有孙鸿的《枣儿》一篇(人教版九下),表达了老人盼儿归,孩子盼父归的感情。总的来说,散文因其情感性,小说因其宽阔的背景容纳性,成为亲情题材作品的首选。
  叙述角度有以成年“我”的口吻追忆亲人、从儿童的视角观察亲人、从成人的视角看孩子三种方式。以成年“我”的口吻追忆亲人的课文共有17篇,行文中充满了“我”对亲人的崇敬、感激、怀念。从孩子视角书写家庭亲情故事的只有三篇课文,分别为《羚羊木雕》《爸爸的花儿落了》《小巷深处》,呈现出一定的家庭>中突和矛盾。从成人视角看孩子的课文主要为书信体,共有4篇,为《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给儿子的一封信》(刘亚洲)、《给女儿的一封信》(苏霍姆林斯基)、《傅雷家书》。
  3.选文涉及内容
  亲情题材课文在内容上主要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亲情关系、亲人的形象和“非主流”亲情三个方面。
  (1)亲情关系包括“长辈-晚辈”“兄弟姐妹”“夫-妻”三种。
  描写“长辈-晚辈”亲情关系的篇数最多:人教版13篇,苏教版13篇,语文版12篇,各占亲情题材选文总篇目数的92.9%、92.9%、85.7%。“长辈-晚辈”亲情关系中涉及的长辈主要有父亲、母亲、外祖母、祖父、叔叔等。选文话题的焦点是亲子关系,描写父母双亲的课文,人教版11篇,苏教版10篇,语文版12篇。
  “兄弟姐妹”关系涉及较少,更没有描写姐妹亲情关系的课文。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各只有1篇课文描写兄弟关系,人教版和语文版选文为鲁迅的《风筝》,苏教版选文为《世说新语》中的《人琴俱亡》。
  “夫-妻”亲情关系仅在语文版中出现,是邓颖超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九年级上册)和林觉民的《与妻书》(九年级下册)。
  (2)亲人的形象
  塑造最多的亲人形象是父亲和母亲。
  父亲的形象一般是慈父、恩师。《我的第-本书》中的父亲知书识礼、乐于助人、温和善良,《背影》中的父亲体贴细心、迂执困顿但又很努力,《台阶》中的父亲勤劳朴实、顽强坚韧、忠厚善良,《第一千个球》中的父亲尊重民主、教子有方。
  母亲的形象一般是勤劳、奉献。胡适《我的母亲》中的母亲善良、宽容而不乏刚气,邹韬奋《我的母亲》中的母亲慈爱可亲、吃苦能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宽厚仁慈、坚强不屈。
  祖父母、外祖父母拥有的共同形象是:慈爱的朋友。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中的外祖母乐观、坚毅,对“我”平等尊重,是“我”的知心朋友;《呼兰河传》(节选)中的祖父豁达、慈祥,也是“我”亲切、随和的朋友。
  三版教科书中着力塑造亲人形象的课文共17篇(除去重复篇目),只有两篇课文出现了“问题型”的亲人形象,分别是《羚羊木雕》和《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羚羊木雕》中的父母重义轻财,伤了“我”的心;《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中的父亲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是“我”反抗的对象。
  总的来说,父母一般是人生师长,具有一定的威严。父亲系列的人物形象多严格勤苦,不擅表达爱意。母亲系列的人物形象多温柔可亲、坚韧勤劳。相比而言,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形象更为慈祥,给“我”的感觉是更为受尊重,更为自由。
  (3)“非主流”亲情
  在歌颂亲情之美外,课文也出现了另一类“非主流”亲情,即“悲情”,展现真实世界的另一面。
  黄飞的《甜甜的泥土》,在塑造了一个极为疼爱孩子的母亲的同时,又塑造了凶恶的后妈和父亲,表达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爱亲情的强烈愿望。魏志远的《小男孩》讲述了一个离异家庭里小男孩去爸爸处要生活费未果而只能冒雨失落返回的故事,故事中的母亲被艰辛生活所压迫,宽厚弱小,父亲咒骂殴打妻子,还不给孩子生活费。
  二、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亲情因素建构
  总的来看,三个版本教科书的亲情因素蕴涵丰富,也不乏佳作,但亲情题材选文的数量及分布中庸无序,选文内容功利单一,选文形式死板僵化,说教气息浓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选文分布应关注心理发展特点
  三个版本教科书的亲情题材作品篇数的分布未能考虑到年级差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是与父母最亲密的时期,初三是与父母冲突最严重的时期。因此,在亲情题材作品的分布上,可以参考心理学研究理论,从七年级至九年级,呈上升趋势分布,并且在九年级时,适当选用正确处理家庭冲突题材的课文,以引导初中生正确处理与亲人之间的矛盾。
  2.选文内容应避免成人中心的价值预设
  亲情题材课文中的长辈们几乎都以“道德模范”的面貌出现。课文存在着一种价值预设,即父母(长辈)都含辛茹苦,无私奉献,隐含了一种或明或隐的“为了成人”而教育儿童的倾向。如果纯粹以长辈为“是”,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依旧生活在“以过去为定向”的传统文化中,有碍于对健康、创新人格的培养。人们常说对子女的爱要有原则,同理,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也要有“原则”。

推荐访问:书中 建构 题材 教科 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