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新探究


  摘 要:目前,中职卫生学校毕业生大多就职于我国基层医疗单位,为了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中职卫生学校妇产科护理学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迎着教育改革的春风,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要“趁热打铁”。笔者认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互动,只有面面俱到,才能培育出为中国医疗事业所需求的专业护理人员。
  关键词:中职学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探究
  社会在发展,医学模式在转变,护理学先后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仍然较低,基层卫生医疗治疗、护理水平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妇女的健康关系着国家和谐社会的建造,对此,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培养目标,则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层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鉴于此,本文将对此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提升妇产科护理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有调查显示,66.6%的职业学校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上讲台,这一比例在有的学校达96%。大多数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加之中职学生知识基础、自律性差,妇产科护理学内容抽象、枯燥、繁琐复杂,导致教师课堂教学难度较大。要想顺利教学,这就需要青年教师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对于中职卫生学校,一次成功的教学,不在于传授的知识有多高深,而在于学生在课中、课后对妇产科护理学内容有感触、有反思,意犹未尽,这就是一位成功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
  妇产科服务的对象是女性,该课程讲授内容与学生今后生活密切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中职卫生学校青年教师的工作量超负荷,缺乏时间到临床累积实践经验,对新技术、新仪器感到陌生,导致授课资料缺乏,没有足够的临床案例为学生展开“实战演练”,既然缺乏“真”,又拿什么来“教”?长此以往,学生有再高的学习激情,到头来都会被泯灭。对此,笔者认为,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师要保持与临床接轨,收集大量临床案例,使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言之有物,论之有据。
  教学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学会如何察言观色,如何与学生互动沟通。例如,妇产科护理学中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的内容繁多、复杂,加之学生自律性差,往往导致妇产科护理学的第一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内容乏味的印象,不利于后期教学的开展。而在这堂课开始的解剖部分讲授时,笔者要求每位学生伸出双手摸到自己的在骨盆浅表的骨性标志,摸不到的学生可以和同桌相互配合,由此让学生从潜意识中认识到妇产科护理学和自己密切相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了情感交流。
  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差,观念保守,加之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妇产科疾病的诊疗常涉及患者隐私,甚至关系到患者的婚姻美满及家庭和睦。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正陷于尴尬的处境,基层医疗单位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因此,在中职卫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在理论教学以及临床实践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势在必行。例如,在妇科检查或产前检查相关内容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等;在患者分娩过程中,由于宫缩导致患者疼痛难忍,患者紧张,医生要态度和蔼,动作轻柔,要让学生懂得理解、宽容、鼓励患者;在与医患沟通时,要注意用词准确,不要夸大其词,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地记录医患沟通内容。只有注意到这些细节,才会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医学模式在转变,“护士资格证”成为所有护理专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通行证。脱离学校后,学生考证复习就靠自己了。所谓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会”,还要教会学生“会学”。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变通,培养学生正确的护理观,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实现学生自学成才的梦想。
  总之,中职卫生学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要始终以理论结合实践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进步,真正为中国基层医疗事业培养专业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王铁超.中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2012(138):19.
  [2]农金红.浅析在中职卫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J].护理教育,2012(7):87.
  [3]于红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20):2296-2298.
  作者简介:朱钰琦,女,四川郫县人,本科学历,助理讲师,同时兼妇产科住院医师职位。

推荐访问:妇产科 探究 中职 护理学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