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本恒以立身 为学以尽天命


  中图分类号:K828.7“213”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002—0586(2008)01—0123—09
  
  在中国的西北穆斯林社会里,位于黄土高原西端的“西海固”,是一个人所熟知的地区,因为这片土地历史上以极度干旱少雨、山大沟深面贫瘠苦甲天下。但是,这里也是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相互交汇之地,特别是当地作为回族穆斯林最聚居的地区之一,在西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一地区也是中国回族穆斯林经堂教育发达、经学传统深厚的地区之一,在历史上曾经造就了一批著名的伊斯兰经学家、穆斯林学者,而且兴灭继绝,薪火相传,构成了中国伊斯兰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我国当代著名伊斯兰学者、经学家马贤先生就是从这片精神和信仰灌浇的沃土上走出来的佼佼者。
  
  辗转求学
  
  1929年,马贤出生在六盘山北段山麓下的一个小村子,现在属于宁夏固原市中河乡。距固原县城10多公里,交通十分闭塞。据传述,其高祖马生林,在饮马河下河口务农,兼营水磨、客店,家境殷实,乐善好施,被人们称为“马善人”。这样在他们家的代际传承中,就形成为地方社会、为乡邻亲友们勇于担当责任的传统。他的父亲马应恩和其母都不同程度地学习过汉文化,研习过伊斯兰教经学。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在内地等回族社会中受新文化运动的熏陶,兴办新式回民教育的良好风气开始影响到祖国的大西北。这一切为马贤先生的求知创造了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贫瘠的土地、艰难的生境使他从小在内心就荡入一种坚硬的向困难挑战的气质。
  马贤六七岁时,父亲联络邻村殷实人家聘请了一位汉族教师,在一间窑洞里开办起了私塾。马贤跟着兄长马文章和邻村六七个孩子获得了珍贵的求学机会。在这所私塾里,马贤背读过《三字经》、《百家姓》、《朱子治家格言》和《幼学琼林》等汉文化启蒙教材,虽不甚解其意,但基本汉文化的知识在幼小的马贤身上烙下了文化记忆,就是这间窑洞私塾奠定了他一生求学的中国文化基础。
  1936年,大营乡成立了公立“国民短期义务小学”,马贤兄弟俩自然是第一批报名者。1939年,兄弟俩同另外3个尖子生被学校选送到县城“同仁完全小学”。这时日寇已经侵入中原,国难当头,生活艰苦,在那里他和家兄一块远离家乡寄宿上学。虽然免收住宿费和学费,但伙食还得自己家里支撑,他们的学习生活异常艰苦。但他对学习很专注投入,对新鲜知识充满了渴求,所以,追求知识成为马贤先生艰难生境中最为快乐的生活。1941夏,他俩以优异成绩小学毕业。时值抗战时期,马贤先生任学校宣传队长,经常组织学生上街进行抗战宣传,编话剧、唱歌曲、跳舞蹈,用多种形式揭露日寇的侵华暴行,充分表达一个回民少年的爱国热忱。经校长推荐,他们报考了当时享誉全国乃至西北回族穆斯林地区的平凉伊斯兰师范。
  民国初期,在当时世界大潮的影响下,在中国社会政治巨大变革的冲击下,伴随着现代中华民族觉醒的潮流,新文化运动“科学”、“民主”春风的吹拂,当时,回族社会中穆斯林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以阐扬教理、振兴民族、发展教育、启发民智为主旨的中国穆斯林新文化运动。在继承和发展回族穆斯林优良教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回族现代教育的兴起,成为这场运动中的标志性成果。以成达师范和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等为代表,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受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运动和世界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双重启发,在近代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开始了穆斯林现代主义道路的探索。
  平凉伊斯兰师范的前身是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该校与北平成达师范学校齐名,是近代中国穆斯林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的两所较有代表性的学校。1938年因日寇入侵而西迁到平凉。1941年秋,也就是马贤他们入学不久,学校改名国立陇东师范,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派马汝邻替代达浦生担任校长。马汝邻校长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当时三十出头,讲话清晰,办事干练。老师中也有一些是活跃在回族穆斯林新文化运动前沿的知名人士,如王孟扬、黄承才、马淑静、苏有智等,这些老师大多水平高,方法活,责任心强,深受学生欢迎。尽管国难当头,经费匮乏,校舍简陋,教学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这所学校为当地和冀、豫、鄂等省沦陷区的回民子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凡是考人的学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发愤读书。马贤更是勤奋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被评为“清寒优秀学生”。
  学校虽为四年制简易师范,但课程设置较多,除当时普通师范所有课程如语文、几何、代数、博物、音乐、美术、教育心理、教育统计和公民等外,还有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义课。从课程设置上,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经堂教育,具有了很强的现代教育取向。马贤先生认为,这一点他感受很深。在这里他真正接受了正规的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知识的系统训练。
  学校以通俗易懂的现代教学方法讲授阿拉伯语,系统讲解伊斯兰教义,使他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和幸福。在扩展和提升自己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知识。随着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他先后阅读了马坚翻译的《回教与基督教学术文化》、《回教哲学》、《回教哲学史》、《回教教育史》、《回教真相》,王静斋翻译的《回耶辨真》和林兴智先生的《到埃及去》等书以及当时出版的几种回教刊物,从中得到了从父辈和清真寺阿洪那里未曾闻及的伊斯兰教义教法及伊斯兰世界见闻,从而萌生了毕业后专修阿拉伯语,进而留学阿拉伯国家深入学习伊斯兰知识的念头。他特别珍惜这异常珍贵的学习资源,并加强自己对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知识浓厚的兴趣,勤奋学习,成为班里最优秀的学生。由于陇东师范师生思想进步,积极宣传抗战,利用寒暑假组织宣传队开展救亡活动,在特定的年代培养了一批像马贤先生一样有民族自尊心、较高文化科学知识和远大理想的爱国青年。
  阅读马坚先生译著,马贤感到其在中阿语言和伊斯兰知识方面非凡的造诣,便冒昧写了一封信。令他感动的是,马坚先生不仅亲笔回复,而且此后多次寄来他主编的《清真铎报》,马贤从中了解到国内外穆斯林动态和许多关于伊斯兰文化的新知识,坚定了以马坚先生为榜样,学习伊斯兰文化、献身于伊斯兰事业的决心。
  抗战胜利前夕,马贤结束了在陇东师范的学业,但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去当小学教师,而是在父母的支持和知名青年阿洪虎学良先生的鼓励下,走上了到清真寺学习阿语和伊斯兰知识的道路。1946年6月,马贤来到家乡洼根清真寺,师从苏静修阿洪念经。马贤可不愿虚度光阴,他把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背熟了《古兰经》30卷,读完了“连五本”、《灯光》等阿拉伯语传统词法语法教材,还参读了虎嵩山大阿洪编印的《阿文教科》。当年10月,马贤应远亲马正清先生之邀到他们村清真寺念经进修。该寺开学马买尔阿洪开设有

推荐访问:立身 天命 为学 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