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者在家乡进行田野工作的利与弊


  【摘 要】中国的民族学自产生之初就以国内各民族及其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研究本土民族和文化,成为中国民族学的一大特色。民族学者在自己的家乡进行田野工作,在语言、人脉关系、对调查环境的熟悉程度等方面具备先天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又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为了让民族学者在调查和研究中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对这种优势及负面效应做一个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民族学者田野工作优势负面效应
  一、我国民族学的本土研究特色
  中国的民族学属于舶来品,20世纪以后从西方传来,但是与西方民族学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民族学自产生之初就以国内各民族及其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中国的民族学一开始就具有本土研究倾向。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及林耀华先生的《金翼》等作品是早期本土民族学研究的典范之作,这些作品均在作者于自己的家乡进行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这些作品正因为其“本土”研究之特性,在国际民族学界获得了认可和赞许。本土研究,成为中国民族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色,众多本土民族学者随之诞生。这些民族学者既包括汉族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研究者,由于研究的便利及情感因素,很多民族学者选择自己的家乡作为田野点进行调查和研究工作。
  二、民族学者在家乡进行田野工作的优势
  (一)语言的便利
  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很难与被调查者进行深入交流,没有深入交流就无法获得可靠的调查资料。而对在家乡进行田野工作的民族学者来说,语言是天生的优势,可通过熟悉的语言,可以轻松地走进被调查者的生活,容易拉近与被调查者之间的距离,能够避免很多由于不懂当地语言而会面临的种种困难,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并达到调查目的。
  (二)能够建立较稳固的人脉关系,减少进入成本
  语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主要沟通手段,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意义上讲,它也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就不能形成一个民族共有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也不可能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而没有这些共同点,当然也不能称其为民族。正因为共同的语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同民族的人之间的交往会比较顺利,容易建立起稳固的关系。笔者身为少数民族,这种感受是极为真切的。当他们面对同民族的民族学者时,由于彼此之间具有共同的语言和民族心理素质,愿意与民族学家做相互信赖的朋友。这为民族学者在当地建立稳固的人脉关系,减少进入成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能够将自观与他观很好地结合起来
  自观和他观是民族学者在进行田野工作时,需要平衡的一对重要关系,这个关系平衡的好坏,可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科学性。所谓自观是指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他观是指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自观方法和他观方法是互补的,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在调查中运用好这两种方法,才会得出真实而深刻的见解,才会分析出表层现象后面的深层结构,才会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出来。
  (四)熟悉调查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民族学者在进入调查地区前,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首先应熟悉所去地区的地理情况,包括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物产、交通等。研究异民族的民族学者如果是第一次进入该地区,就应该通过查阅地方志等文献或向多个知情人询问的方式熟悉这些情况,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在家乡做调查的民族学者来说,一般对上述情况会比较熟悉,因此能节省出时间,将时间投入到其他更需要注入精力的环节中去。另外,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比如历史上有过什么样的重大事件、有什么重要的文物古迹、当地有什么特殊习惯、生活上有哪方面的禁忌、居住和饮食习惯如何等等,对在当地生长的民族学者而言,应该是早已了解的。对调查地区环境的熟悉,为民族学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三、“优势”可能会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语言的便利,使民族学者容易被自己的文化所蒙蔽
  上面提到过,语言的便利是民族学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保证调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但另一方面,对语言的熟悉,容易使民族学者过度依赖于这种便利性,而不注重观察和感悟。在田野工作中,民族学者不仅要用访谈等以口头交流的方式获取资料,也要以民族学者特有的敏感和洞察力去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与活动,在观察中得到感悟和体会,而这种感悟和体会有时会比被调查者的口头叙述更加真实。综合运用好这几种手段才能获得全面而可靠的调查资料。
  (二)过多的顾虑会阻碍调查的深入进行
  当一个民族学者进入异民族地区做调查时,对他来说,当地的一切事物、一切人和人际关系都是陌生的。对当地情形的“无知”会促使他对所有现象感兴趣,“求知欲”便会油然而生。因此会对被调查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们的行为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当碰到疑点时,由于不熟悉而可对有些对当地人来说敏感的事态也能大胆提问,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引起被调查者的反感,但有时也会从当地人的口中获取重要收获,有助于把握问题的关键,看清问题的本质。而对当地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家族关系极为熟悉的民族学者来说,会多出很多顾虑,有些问题是不便去询问的,因此容易有意或无意地回避那些敏感性话题,这无疑会影响调查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三)易带有过度的主观性和情感性
  由于民族学者对自己家乡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开始田野工作之前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会有一些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且容易过分依赖于这种认识和判断,而不愿意通过专业性的调查去检验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如果只将调查看成是一种形式、一个简单的过程,这样会导致调查结果缺乏客观性。对人类学事业的情感是大前提,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才能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态度投身于这项事业中。另外只有对被调查者充满感情,立志要为他们做点实事儿,才会被他们所接受,获得他们的信任。每一个民族学者对自己生长的家乡的人和事充满感情,而过度的情感性往往会使民族学者无法认识和把握问题的客观真相,只有将情感因素控制在适度的范围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四)过分披露易犯下伦理道德的错误
  相对而言,被调查者对出身于当地的民族学者易表现得“宽容”,于是当被询问一些情况时,他们的表达会很自然,没有太多隐藏,尽量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如实地告知给调查者。如果民族学者在分析和整理调查资料以及撰写调查报告时,不以尊重和保护被调查者的利益和隐私为出发点,不对调查内容进行适当筛选而把收集到的所有材料完全披露出去的话,其结果容易伤害被调查者的利益和名誉,犯下伦理道德错误。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学者在自己的家乡进行田野工作,既有“利”,也有“弊”。笔者认为,要想克服和消除上述负面效应,首先民族学者在进入田野之前应该事先充分了解这些可能存在的弊端,为尽量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做出各种努力。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对民族学学科而言,应该早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很好地指导中国民族学者在本土从事田野工作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只有在这种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中国的民族学者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推动我国民族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彭文斌/问,[美]斯蒂文·郝瑞/答.田野、同行与中国人类学西南研究——访美国著名民族学家斯蒂文·郝瑞教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0).
  [4]唐红丽.人类学与民族学重在体现中国特色[EB/OL].
  [5]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怎样做社会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石毅.本土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研究,2002(3).

推荐访问:田野工作 学者 家乡 民族 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