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侨沉浮史:从“支那”到“中华”


  2014年3月,在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签署的2014年第 12号总统决定书中,“支那”一词被正式改称为“中华”。
  风雨飘摇下南洋
  在1958年底,苏加诺出任印尼总统。很快,有损华侨利益的名为“扫除殖民经济残余”的经济政策出台。作为一系列类似政策中的一个,1966年印尼议会通过法令,禁止称中国人为TiongKok或者Tionghoa,要称Cina,也就是所谓“支那”。
  华人向东南亚发展,自唐朝始,沿海居民出海捕鱼,行至东南亚诸岛。至南宋鼓励海外贸易,沿海居民竞相到海外发展。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曾言,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
  这些在海外的中国人,于清末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务院侨务办原副主任、第四届中国侨联主席庄炎林的父亲庄希泉,正是这场革命的实际参与者。
  同仇敌忾御外辱
  抗战期间,以新加坡侨领陈嘉庚为首的海外华侨,再次捐献大批资金、药品支援抗日前线。大批海外华侨以“南洋机工、华侨飞行队”等形式,直接投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海外部计划与英方组织一个“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南洋华侨林谋盛和庄希泉之弟庄惠泉受派参加组训工作。抗战期间,庄希泉胞弟庄朝开的财产被日本侵略军劫掠一空,在贫病中离世;胞弟庄朝荣、堂弟庄朝瑞因参加抗日,受尽日军酷刑;排行十六的胞弟庄朝松在新加坡沦陷后,参加游击抗日,被日军逮捕后,于抗战胜利前夕被绞死。林谋盛奉命潜入马来亚后被捕,于1944年6月被杀。
  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
  及至改革开放大幕开启前后,邓小平多次对东南亚国家领导人承诺,要求华侨遵守当地法律和管理,尽公民的义务。
  与之呼应的是,中国政府对华侨寄予厚望。1977年邓小平指出: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
  1978年,国家外经部办公厅主任庄炎林调任新成立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任副局长、党组副书记。这个机构就是后来的国家旅游局。这次调动是主管侨务的廖承志要求的,希望他解决北京缺乏高档宾馆的问题。
  1984年,邓小平对“海外亲人和朋友”的帮助表示感激,同时也希望他们“今后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劳动。”
  上世纪90年代,相关部门统计,归国华侨达到了一百余万人。及至2003年,据中国侨联的统计数据,国内仍有新老归侨超过100万人。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推荐访问:支那 东南亚 中华 沉浮 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