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公共外交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2年4月1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公共外交”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北京外国语大学、察哈尔学会、上海市公共外交协会、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文汇报》、《解放日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就中国公共外交的新机遇、新使命、新途径及上海参与公共外交的实践和思考等问题展开交流和研讨。
  
  一、中国公共外交的新机遇和新使命
  
  未来十年,世界将进入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期,国际体系的变革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未来十年仍将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改革攻坚期、经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进一步推动软实力建设、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塑造国家形象指明了方向。与会学者认为,首先,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大发展的及时提出,既为中国公共外交明确了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也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次,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公共外交意识普遍提升,社会各界积极广泛参与,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更加关注国际和外交,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三,人文外交成为国家外交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文化大发展、国际影响力提升,也为外交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就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新使命而言,有学者分析了中国的软实力现状,认为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面临的舆论环境也更加复杂,各种“威胁论”、“崩溃论”、“拐点论”层出不穷。因此,公共外交应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加在各种国际场合中的话语权,帮助中国抓住未来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已经成功抓住了21世纪前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并在经济实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各种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西方国家把中国视作国际体系的搭便车者,认为中国没有承担与国力相应的国际责任。这就尤其需要中国通过公共外交的途径,化解疑虑,增加互信,深化合作,为进一步的发展赢得未来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学者认为,开展公共外交可帮助中国将经济实力充分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和文化吸引力,巩固并提升已经取得的国际地位。中国虽然经济成就突出,但是经济实力远没有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尤其是周边一些国家甚至把中国的经济力量看成是威胁,并进而产生遏制中国的企图。公共外交可以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特点,让中国的存在成为惠及地区和世界的力量,丰富世界的政治生态,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就公共外交的文化层面而言,有学者认为,开展公共外交应注重增进文化交流,推动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塑造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由政府形象和个人形象组成,以往由于政府在文化传播中强势主导形成了政府形象大于个人形象,而且政府形象过于单调统一的局面。公共外交可以在文化交流中博采众长,通过各种沟通与对话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文化体系,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和良好的个人形象,进而丰富我国的国家形象。
  
  二、中国公共外交的新途径
  
  鉴于新形势下中国公共外交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使命,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公共外交,专家学者围绕这一议题提出许多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于中国公共外交的主体,有学者提出,应实现多元化。虽然政府在国家公共外交战略中应该担任主导和策划布局的作用,但是公共外交的实施主体一定是多元化的。除了政府各部门外,企业、民间组织、文化团体、一些特殊的群体乃至个人等都应该有意识地加入到公共外交的网络中。
  与会学者认为,就开展公共外交的渠道而言,从目前来看,互派留学生、开设孔子学院、派出文化演出团体等仍是传统的主要的公共外交方式。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中国公共外交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在完善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形式。比如结交一批类似于斯诺、基辛格这样具有影响力的新朋友、企业间开展高峰论坛、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外交功能、打造一批文化品牌,等等。就新媒体而言,学者既有从微观的案例如“微博革命”、“微博外交”入手,也有从宏观的网络公共外交角度提出如何抢占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特别是联系到中国公共外交的机遇和挑战。有学者认为,新媒体中的微博正成为一个公共领域,成为人们表达意见的场所。鉴于其社会影响力,微博所形成的舆情场须引起重视,尽管目前尚在定型期,但它影响舆论的方式也十分复杂多变,同时具有一定的困境。关于使用微博开展公共外交而言,有学者认为,目前既可以看到诸如“外交小灵通”这样比较成功的案例,也存在对微博舆情场管理上的难度。
  对于中国公共外交的内容,有学者认为,公共外交的属性决定了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延展性,但是也必须要遵循三个原则,即真实性、共鸣性、独特性。真实性也就是要求传达的信息应尽量真实,不文过饰非。有学者提出,即便“中国模式”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可通过公共外交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世界推介中国的哲学、发展文化和价值观。独特性就是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于其他文化体系的独特因子,并将其介绍给世界,既能说明我们自己,也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还有学者提出,中国公共外交要善于“讲故事”,公共外交中所讲的故事要能打动人心,能够引发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人产生共鸣,产生认同感。
  
  
  三、上海参与公共外交的实践和思考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的外事工作一直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次研讨会还就上海参与公共外交的实践和思考进行了交流。总体而言,上海市通过各种平台、机构参与了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与会代表介绍了上海市公共外交协会在上海市政协领导下,在上海市外事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协助下,努力把不自觉的公共外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有的代表介绍了上海市通过举办高峰论坛推进民间外交的思考,意在形成口碑效应,对民间外交进行整体规划,政府有关机构则可在此过程中对民间机构诸如企业等进行引导、干预和扶持。有的代表提出,侨务工作也应成为公共外交的一部分,我们可通过与5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的沟通交流,开展“留根工程”,成为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有力支持。有的学者就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认为这样的大型活动是开展公共外交的良机。此外,还有学者提出,除了在海外推介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外向型”举措以外,来华留学生群体可成为“内向型”公共外交的对象。他们本身就是为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强烈愿望而来到中国,上海各高校可通过留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有意识地影响他们对中国的印象。
  总而言之,公共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外交在全球化时代实现转型的重要抓手。此次研讨会上,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政府官员通过战略、经济、外交等多个视角及多个案例分析,就中国公共外交的任务、目标、指导原则、机制建设等方面加深了交流和理解。

推荐访问:中国 大发展 研讨会 综述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