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稳中求进把改善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2013年是全面深入貫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总体部署,以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统领,牢牢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建设,把改善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稳中求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力争超过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为目标,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按照市委“项目攻坚年”部署,坚持以县(市)区为主体,以产业项目为重点,深入实施定向定位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确保新引进项目(含续投项目)投资到位额增长20%以上。重点推进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超过230个。围绕壮大县域经济总量上项目。以项目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全市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达到2012年的3倍,力争到“十二五”末,基础较差的县实现GDP 100亿元以上,基础较好的县实现GDP 300亿元以上。依托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延伸产业链条生成项目。完善相关政策,发展“异地经济”,实现优势共享。完善机制推进项目,保证项目无障碍建设。
  二、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实现工业经济速度、效益同步提升
  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确保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好中有快。支持大企业做大做强。以信息化为引领,通过提高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扩大市场份额、赢得更大效益。继续加强与央企总部联系,为大企业争取更多支持。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控。促进中小企业总量扩张。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富民、就业的重要渠道,认真落实好国家、省和我市关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产业配套工程,鼓励、支持我市优势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尽快打造引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巩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成果。
  三、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支撑,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坚持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基础,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加快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有效聚集整合农业农村各种资源和要素,促进农业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分工分业,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夯实基础。加快组织化步伐。加强入社农民和理事会成员培训,促进合作社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促进畜牧业提档升级。提高产业化和科技化水平。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深松整地力度,强化基本农田和土壤地力保护。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加快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新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30万亩。大力发展杂粮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打造全国杂粮产业基地。抓好“菜篮子”工程,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四、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为着眼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切实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统筹发展全市商贸物流业。扩大对外贸易,优化出口结构,提高非公经济出口比重,深化对俄边贸合作。发展壮大旅游业。以文化为魂,强化特色文化与旅游项目的融合,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全面提升。加快旅游名镇建设。促进会展经济繁荣活跃。
  五、以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镇)体系建设
  坚持“三化”建设既定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突出抓好以“一城三线”为重点的中心城区建设,统筹推进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筑现代新型城市(镇)体系,提高城镇化率。突出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注重统筹协调。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热潮。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形成大建设、快改造、严监管的工作局面,推动城乡面貌大改观。一是全力推进新城建设。二是优化住房结构。
  六、以开源节流为重点,突出抓好财税金融工作
  坚持发展骨干财源,培育新兴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和金融支撑,努力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在财税方面,重点在“生财”上下工夫,同时做好“聚财、用财、理财”文章。围绕产业抓财源,进一步完善“异地经济”财税分成体制,加快建设一批税收贡献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和新型纳税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税行为,确保各项税收应收尽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我市开发建设。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保证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支出需求,保证民生领域投入逐年提高。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督审查,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保值增值工作。在金融方面,着力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和支撑力度,促进金融与地方经济共赢发展。做大做强城市融投资平台,提升融资能力。大力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实现融资主体多元化。

推荐访问:落脚点 解放思想 出发点 城乡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