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事业的国际交流


  我国慈善事业在国内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走出国门,加强同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交流。我们愈来愈意识到,世界上许多民族的慈善理念同各自的文化密不可分,而他们的文化中深层部分往往是这些民族的宗教思想,比如美国,直截了当地称自己的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而贯穿于他们慈善事业中的慈善理念,则多源自他们的宗教经典,有着他们的传统宗教文化的底蕴。因此,我们要在慈善事业方面增进同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很自然地需要从慈善事业角度,乃至更广的角度同他们进行宗教对话,以便找到一条有效的相互合作的路。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和熟悉各民族的文化经典和宗教经典,而非依靠道听途说,从而对他们的慈善理念和慈善事业的活动方式等有一种不带偏见和更准确客观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慈善事业广泛的、健康的国际交流的前提。我们努力以“和而不同”的态度,求同存异,树立以“仁慈”、“博爱”为基础的平等相待意识,不断推进慈善事业国际交流的进程。
  在我国,不少人对宗教有着很大的误解,比如,以为儒释道是三家宗教。其实,我们查中文大辞典就知道,“宗”是重要的、主要的、尊崇的意思;“教”是教育。在我国,本土意义上的“宗教”是指重要的教育、主要的教育、值得尊崇的教育。儒释道就是我国传统上的这样的教育,都是无神论。有神论的“宗教”一词是舶来品,各个宗教都是信仰各自的一个“真神”。因为马克思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于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止宗教活动和迫害宗教信徒。我国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路线以后,纠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极左做法,重新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学术界也围绕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论断进行了讨论,认为,不应将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为其主要观点,也不应理解为对宗教的绝对否定,并指出,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已有不少宗教人士曾用“鸦片”比喻宗教。当时欧洲人民把鸦片视为镇痛治疗良药。这同经过“鸦片战争”的中国人对鸦片的厌恶态度是不同的。愈来愈多的学者摆脱了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片面和教条的理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术界进而通过学术讨论,对“宗教是文化”达成共识。一个民族的宗教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自此,我国人民愈来愈多地能够对外国人信仰的他们民族的宗教有了普遍的理解和尊重;与其同时,也把我国的儒释道看作是孔孟的教育、佛陀的教育、老庄的教育。比如,我国的香港等地信仰佛陀的民间团体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等而不称佛教协会;称修学佛家净土法门的民间团体为“净宗学会”,等等,明确地表达了佛教的教育职能和非宗教的特点。我国现今除了非宗教的儒释道的民间教育团体外,也有信仰基督教等的民间宗教团体。我国现行宪法第36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36条第二款又进一步具体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均“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第三款还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害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世界各国大多在宪法上规定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或信仰自由(信仰是更广泛的概念,包括宗教信仰)。但同样也规定,非正常的宗教信仰不受保护,如借宗教之名进行反国家、反社会的活动。
  我们读阅各民族的宗教经典,会感到,每一个民族的宗教都有一个价值系统。各宗教的经典明确地为人类规定了普遍的道德慈善价值。比如基督教的新教(基督教是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公元1世纪,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东部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部自称公教,即天主教。16世纪时,西部教会分裂,脱离天主教会的一些新教派称为“新教”。)的圣经中的《加拉太书》中圣保罗向加拉太人说:“至于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博爱、喜乐、和平、忍耐、仁慈、善良、忠信、温柔、节制。这些事是没有法律加以禁止的。”天主教圣经中的《哥罗森书》讲:“你们该如天主所拣选的、所爱的圣者,有怜悯的心肠、仁慈、谦卑、良善和含忍。”印度教的经典《商枳略奥义书》规定:“不害、不盗、贞行、仁慈、平正、容忍、坚定、节食与清洁,此持戒十。”印度教的《舍得奥义书》规定:“不害、真实语、不盗、不荒淫、身外无长物、无瞋、敬师尊、纯洁、知止足、正直端心行。”印度教的《摄句义法论》规定:“信法、不伤害、仁慈、诚实、摆脱不正当的占有欲、不淫、净化动机、不瞋。”
  各民族宗教不仅对其价值系统作了概括性表述,而且有许多关于慈善理念以及伦理、道德、因果等具体、丰富的教诫,启发信教者和不信教者在生活上做有道德的人、有博爱情怀的人、深信因果善恶报应的人、有高尚情操的人,从而大家互爱互助、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使地球成为所有民族共同的快乐家园。我们是从事慈善工作的,让我们先领略一下各民族宗教关于慈善理念的教诫。这里引述的可能挂一漏万。天主教圣经的《若望福音》讲:“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你们,你也该照样彼此相爱。”“假如有人说,我爱天主,但他们却恼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谎的。因为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自己看不见的天主。”“应与喜乐的人一同喜乐,与哭泣的人一同哭泣。”《格林多前书》讲,“我若没有爱,我什么也不算。”“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之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责任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永存不朽,而先知之恩终必消失,语言之恩终必停止,知识之恩总必消逝,现今存在的有信、望、爱这三样,而其中最大的是爱。”《若望一书》讲,“我们爱,不可只用言语,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动和事实。”新教圣经的《马太福音》讲,“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路加福音》讲,“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爱邻舍如同自己,你的信救了你。”《约翰福音》讲,“‘神爱世人’,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断定是非。”《罗马书》讲,“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不要以恶报恶。”《以弗所书》讲,“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约翰一书》讲,“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使徒行传》讲,“施比受更为有福。”印度教的《毗湿奴往世书》讲,“审慎者,常于行、思、言三处精进,而利泽众生。”《摩诃波罗多》讲,“如果全人类中无人行宽恕之道,那末人类就无和平可言。”“那仅丧失财富的人,不因丧失而痛苦,但那失去善行的就是真是丧失了。”“行善惟在今日。”《摩奴法典》讲,“应该不断专志于诵读吠陀,忍受一切,亲切,凝神,常予而不取,对一切物类表示同情。”《簿伽梵歌》讲,“行布施,出乎真心,不期回报,且要适人、适时、适地。此之谓纯净布施。”《泰迪黎奥义书》讲,“以敬而布施,以乐而布施,以惭而布施。”《摩诃那罗衍拿奥义书》讲,“世间一切众生,依赐予者而生活,以布施而怨敌乃除,以布施而仇雠为友。” 锡克教(于15世纪在北印度创立)的《卡比尔的歌》讲,“我心中珍惜超过一切的乃是爱,它使我在尘世享有永恒的生命。”巴哈伊教(于1844年由侯赛因·阿里在波斯创立,他自称“巴哈安拉”)的《巴哈安拉作品集粹》讲,“与人性的尊严相匹配的美德,乃是能以容忍、美德、慈悲、同情和友爱,来对待地球上所有的民族和众人。”“慈善的言语是吸引人心的磁石,是精神的食粮,它使文更加有意义,是智慧与理解之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最好的劝导,愿你们遵守它。”“要做穷人的宝库,要做富人的劝诫者,要回答困苦人的哭泣。”巴哈伊教的《隐人经》讲,“朋友啊,在你的心园里,除了爱之玫瑰,不要栽种别的。紧握着挚爱与祈望的夜莺,不要放松。珍视正义者的友情,避免与邪恶者的一切交往。”

推荐访问:国际交流 慈善事业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