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服务与治理功能的政治衡平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zdb/zzdb201801/zzdb20180105-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zdb/zzdb201801/zzdb20180105-2-l.jpg
  摘要:从组织功能历史变迁看,尽管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与基本功能在革命年代、计划经济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与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吸纳党员与对党员教育管理则始终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功能,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功能。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统筹与衡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功能、密切联系群众功能、服务功能与基层治理功能,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吸纳党员与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功能,也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之社会功能,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克服基层党建功能错位、政治功能弱化乃至顧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功能;管理功能;服务功能;治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8)01-0038-010
  对政党而言,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健全稳定的组织体系是现代政党与近代政党的一个显著区别;正是由于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方组织,活跃于庙堂之上的近代朋党与权贵党才实现了向现代政党的转变,才能去广泛联系民众、赢得大众支持、建立大众基础。对共产党而言,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广泛的基层党组织、自上而下形成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共产党与资产阶级政党、大众型政党与精英型政党的一个显著区别。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党的战斗力、党的力量表现在哪里?这首先表现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上,从建党之初我党就致力于“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①。在一定程度上看,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同广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密不可分。然而,无论党的事业还是党的建设,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随着党的历史方位与政治任务发展变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发展变化。在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5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出了新定位,对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我们在中外基层党组织功能比较与基层党组织功能变迁的历史比较中深化认识。

一、政党基层组织的基本功能、类型差异与时代挑战


  从宽泛意义上看,政党是具有一定政治倾向的人按照一定组织原则而组织起来的复杂政治组织,致力于执掌政权或参与执政、进而实现政党价值目标乃政党的基本追求,密切联系民众、赢得广大民众支持则是政党赢得执政地位的前提条件。因此,从一般意义上看,政党具有联系民众、集结民意、利益表达,制定政治目标,进行政治教育、政治动员(政治教化),组织民众进行政治抗争、参与选举,培养政治精英、选拔官员,组织运作政府、监督政府与公共权力,联结国家与社会等多方面的政治功能。大致说,政党功能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向度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联系民众、集结民意、利益表达、政治教育、政治动员、组织民众进行政治抗争等,这主要体现在政党影响与控制社会方面;二是国家与社会中介向度的政治功能,这主要表现在制定政治目标与公共政策、培养政治精英、组织参与政治竞选、监督政府与公共权力等方面;三是国家向度的政治功能,这主要表现在选拔官员、组织运作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等方面。 另外,对政党组织而言,在或多或少具有上述三方面的功能的同时,无疑还具有政党内部的组织管理功能。
  然而,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政党而言,政党观念与政党地位不同,不同类型的政党功能也有所差异;不同类型的政党组织结构不同,政党功能的承载主体、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也有所差异。若视政党为“社会公器”,则会比较强调政党在社会向度上的功能;若视政党为“国家公器”,则会比较强调政党在国家向度上的功能;若视政党为国家与社会之纽带,则会比较强调政党的政治中介功能。另外,执政党与在野党在国家社会中的政治地位与功能明显有所不同,同一个政党在执政前后功能也有所变化。比较而言,执政党承担着选拔官员、组织运作政府等国家向度上的政治功能,侧重强调社会整合与国家建设,同时也面临着脱离社会、脱离民众的危险。而在野党难以控制国家资源、难言履行执政职能,只能把工作重心放在社会上、以争取更大民意与生存发展空间,因而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向度上的政治功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有的在野党为了生存发展需要,也会有意无意地制造“社会冲突”。
  从政党历史发展看,西方政党脱胎于“朋党”之后,“整个西方社会存在着一个从个人代表型的中产阶级政党到代表一定阶层利益的大众型政党、最后到争取尽可能多选民支持的全方位(全能党)政党的发展过程” Otto Kirchheimer,“The Transformation of Western Europeans Party Systems”, in Joseph La Palombara and Myron Weiner,eds: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政党又开始呈现出“全方位党”向卡茨和梅尔所言的“卡特尔党”的转型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自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以来,也存在着从国际性政党到民族性政党、从“革命型”政党到执政党、从体制外政党到体制内政党的发展变化。进一步从政党功能与组织结构看,西方近代权贵党主要围绕王权问题与特权分配进行政治斗争,乃上层精英的非正式结合、自上而下缺乏正式组织,权贵党的功能发挥主要依赖上层政治精英的个人作用。现代大众型政党则围绕阶级利益而进行全面政治对抗与政治革命,政党基层组织在联系民众、进行政治动员、组织政治抗争等方面的作用凸显,甚至可以说,大众型政党在社会向度上的功能主要依赖基层党组织来实现。至于西方战后“全方位党”,正如西方学者梅尔所言,现代大众型政党政治斗争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或反对社会改革、政党竞争的核心是代表能力,政党具有较强的社会代表功能、政治沟通功能,政党基层组织在选举中的功能比较强大。西方“卡特尔党”则视政治斗争为职业、重在管理技能与效能之争,其国家化倾向明显、国家功能增强、社会功能基本丧失,基层组织的功能在弱化、主要是辅助政治选举,广大党员甚至沦为精英选举的“啦啦队”。

推荐访问:治理 政治 功能 管理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