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出台:一个重要的政治信号


  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信号。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已经审定通过。这是继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颁布之后的又一个多党合作的纲领性文件。
  
  起草工作紧锣密鼓
  
  新文件从筹备、起草、审议到通过、下发,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2004年初,胡锦涛同志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指出,要认真总结多党合作实践的好经验好做法,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扎扎实实地把我国多党合作事业推向前进。
  从3月起,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各地统战部分别开展调研,共形成调研报告47篇,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34场,研讨30多次,近千人次参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件初稿。
  9月底,根据中央领导听取汇报后所作指示精神,新文件起草领导小组对文件稿作了修改,征求了全国人大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财政部等部门的意见,与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进行了协商,分送有关领导阅改,文件稿前后修改36次,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
  中共中央对这个文件十分重视。2005年1月20日和24日,胡锦涛同志先后组织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文件稿进行了认真讨论。会议决定,将此稿进一步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后下发。
  2月4日,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进一步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
  新文件力求贯穿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两条主线,体现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和加强参政党建设两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建设。
  
  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为什么中共中央在此时出台这个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新文件?《瞭望新闻周刊》专访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甄小英教授。
  甄教授认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既面临来自国外的压力,也面临国内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
  从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看,苏东剧变后,多党制在世界呈扩展势头。西方敌对势力把“西化”分化的重点转向中国,加紧向中国和世界推销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他们总是以西方政党制度为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在这种大背景下,坚持我国这样的一党领导的政党体制必然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挑战。这也对不断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充分发挥和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也对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提出了大量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新问题。比如,从国外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社会民主和政治参与的要求会不断提高。一般认为,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是政治参与要求迅速提高时期。到6000美元时期,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市民社会和政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个时期转向多党制。
  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在今后20年或更长一些时间,会不会出现上述趋势?或者将会出现什么样的趋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内含巨大的政治包容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何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不断开发其潜在优势,以适应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的要求,从而使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能够长期坚持并充满生机活力,这是需要我们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执政党建设规律出发,紧密结合中国迅速变化着的实际,认真研究回答的问题。
  适应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执政的共产党为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进一步确定和强调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制定了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入党的新政策。但是,参政党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社会发展多样化,社会结构复杂化,利益群体多元化,而各参政党的组织发展、成员构成却呈现出一定的趋同化。我国的政党制度要长期坚持并充满生机活力,必须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增强多党合作制度的包容力,不仅为原有阶级阶层,而且为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新的利益群体的政治诉求、利益表达提供畅通的渠道。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多党合作是一种政治民主,是国家政治制度层面上的民主,只有提高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才能减少执行这一制度的随意性,才能使这一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稳定、持久和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198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文件颁布15年来,国际国内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需要在总结15年多党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把多党合作进一步推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完善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执政党起着主导作用。总的讲,这20多年来,执政党建设与时俱进,生机勃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但是,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包括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处在代际转换时期,干部新老交替比较快,有些党员干部对多党合作和统战工作不大了解、不大重视、不大会做。尽管中共中央对多党合作和统战工作非常重视,但是,有些地方“重视的程度,工作落实的情况是层层递减”,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多党合作、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出现了“上热中温下凉”的情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参政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执政党建设相比,参政党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要求的参政党建设理论。有的民主党派成员说,坚持多党合作,既要加强执政党建设,也要加强参政党建设,两者都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合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执政党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问题,现在也需要回答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参政党应该建设成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执政党作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参政党也有一个提高参政能力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摆在各参政党面前,而且从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高度看,也摆在了执政党面前。
  在参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机关建设、后备干部培养、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成员方面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在履

推荐访问:一个重要 出台 信号 意见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