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并非所有科学突破都是“进步”


  所谓“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其实是在遗体上进行的,仅仅将切断的脊椎、神经、组织和血管重新连接起来了,这算不算手术成功,目前尚且存疑。国内报道采用了“从心脏移植、手部移植,到头部移植”的描述,显得正面而乐观。但一方面是社会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则是广泛争议和担忧。
  事实上,“换头术”早就引发广泛争议,它在国际上名声并不好。原因是“换头”将导致人的灵魂与躯体的冲突,存在伦理困境,而且后果难料。目前科学界、伦理学界主流的观点是,“换头术”不会给人类带来益处。在很多西方国家,类似“换头术”这样的科学研究必须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與批准。但不知不觉间,我国专家已完成世界首例“换头术”,至于它是否经过了相应的评估机制,我们一点都不知情。
  我们需要警惕一种现象:一些剑走偏锋的研究,在国外面临重重的法律、伦理、道德禁区,难以施展,有的被直接叫停,但最后成功选择了中国作为试验场。这些年,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在中国遍地开花,其中很多出自国外建筑设计师之手,他们的理念、创意在本国“太超前”,不被接受,但在中国很好地完成了试验。科研的影响更大,需要必要的评估控制机制,中国不能承担一些所谓前沿研究所带来的风险。
  环顾世界,人类取得的科学进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但并不是所有进展都可以被称为“进步”。这几年,诸多新型毒品的人工合成方法被发明出来,这种“科学突破”显然也不能说是一种进步。世界上早就有了克隆羊、克隆牛,也有科学家想克隆人,但这项研究被世界各国叫停了。干细胞研究,在很多国家受到限制,美国就禁止胚胎干细胞研究。科学本身无善恶,但对科学的利用既可以造福人类,也有可能带来出乎意料的结果。科学其实也是现代风险社会的一个风险源。
  过去我们常说“科学无禁区”,实际上科学是有禁区的。美国学者巴伯在其科学社会学名著《科学与社会秩序》中提出,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无禁区,但对科学实施控制是必要的,责任在社会和政府。控制的方法,无非一是进行立法,二是政府通过控制科研经费的投向来影响科研方向,三是进行伦理审查。
  对于人类来说,未知世界仍然无穷大,现在远非停止科学探索的时候。科学给我们带来无限可能性,但其中也有着巨大不确定性,对科学保持一份敬畏是很有必要的。有两种力量,一是个别科学工作者沽名钓誉,二是资本逐利,有可能对科学探索产生扭曲,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摘自“汉网”)

推荐访问:都是 评论员 突破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