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创新,,让高中政治课回归自然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功利化表现
  1.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功利化。
  中学政治教学内容的选择,一是依据教材,二是依据大纲。凡是考纲中有的知识点就讲,没有的就忽略,考纲中能级要求高的就重点讲,能级要求低的就略讲。脱离学生实际,几乎不考虑处于青少年的道德需求、人生价值的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知识点的掌握,只要记住考试的知识点就行。对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提高几乎不作培养。
  2.教师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的功利化。
  评价一位教师,考试成绩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对教学效果只看“考试成绩”,忽视教学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3.课堂教学评价的功利化。
  学校为了提高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这些显性的评价占了较大比重,整个评价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
  4.教学研究的功利化。
  日常的教学研究,侧重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把追求成绩的提高作为教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各级教研员将教师的业务指导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并以此为基点举办各种形式的高考培训班、高考研讨会。
  5.教师培训的功利化。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教师培训侧重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高考的指导,以及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写作的培训,对于政治教师迫切需要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国家方针大政的解读、学科发展的趋势等关系学科生存和发展的内容比较少,甚至没有。
  二、教学功利化的成因
  1.高中政治核心价值和社会环境反差拉大,造成教学困难。
  2.高考催生了教师的功利化思想,造成定位偏差。
  3.教师教学水平缺失,造成有心无力。
  三、教学功利化的危害
  1.使高中政治课背离了新课改标准对其的定位。
  2.导致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无用的错解。
  3.造成对学生真诚品德教育力的缺失。
  4.出现学生“所学”不能应对“所做”的问题。
  四、思想政治课功利化的矫正措施
  1.改革高考考试内容,将高考从重知识、能力的考查转向重思想引领,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
  高考永远都是教学的风向标,始终指引中学各学科的教学,政治学科也不例外。这就需要省级主管部门在高考试题中设置一些能够反映学生思想倾向、思想动态的题目。政治教师要研究省级考试命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程度的检测,通过实验、比较、调研、课题研究等方法形成一套可对学生价值观变化起到测试作用的题库,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引领、导向作用。
  2.政治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树立责任意识、社会意识。
  政治教师担负的不仅是知识传授,更多的是德育任务,国家的大政方针需要政治教师去解读、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需要去引领、学生的爱国情怀需要去培养、学生的理想与前途需要帮助指明,一句话:政治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己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懂得感恩,回报社会。为此,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改革对政治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同行、家长说话,给政治教师宽松的教学环境,帮助他们履行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职责。
  3.改革评价体系,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推进政治课教学去功利化进程。
  一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将政治教师从学生考试的均分排名中解放出来,切实担负起德育的重任,让政治课堂成为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的课堂;弱化政治学科在升学考试中的作用,让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要改革课堂教学形式评价体系。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从注重知识与基础技能的传授、重视认知目标的评价,转向重视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在教学内容的评价上不能一味强调“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多少”,强调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高的评价。
  4.相关教育部门要改革教师培训的内容,减少教学的功利化色彩。
  对政治教师的培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培训、课程内容的解读、科研能力提高的现状,培训中应该增加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5.学校德育工作要组织政治教师参与。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政治教师的工作影响学校德育工作,使之更科学、规范。政治教师应该是学校德育领导或工作小组的成员,应该担任班主任,应该是学校德育课题的主要研究者,应该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关注者,这样通过德育工作促进学校工作。

推荐访问:政治课 回归自然 大胆 高中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