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解放战争时期土改中“斗地主”步骤


  摘 要: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而“斗地主”成为土地改革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划成分”、“诉苦”、“清算”等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再分配。由此,中国共产党也取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斗地主;方法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107 — 03
  前言
  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土地问题一直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每每到王朝中晚期,土地兼并兴起,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内部开明知识分子会实行各种围绕着土地问题而展开的变法。但是,由于自身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这些变法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被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固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瓦解。“我国农村生活,衰败已达极点。无论从哪方面看——社会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都是一点生气也没有。简直可以说是死了一半或是一大半。”〔1〕农村经济日益衰败,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问题,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都拿出了自己的土地方案。太平天国起义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源于农民小生产者狭隘的眼界,这样的政策只不过是空想而已。随之而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土地政策,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也不能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这样中国社会土地问题的解决便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肩上。中国共产党人从旧中国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看到了事关中国革命成败的土地问题。正如毛泽东所言:“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后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中国国情和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由于由于“右”倾错误的影响未能很好的发动农民群众,更没能注意到农民迫切渴求土地的心愿,这成为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土地革命时期,党的领导人开始走入农村,各个根据地制定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并喊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抗日战争时期,出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提出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这一度保证了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事业的胜利。而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出台了彻底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其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其效果也尤为明显。彼时,在土地改革中,中共领导广大贫、雇农以“斗地主”的形式对地主土地进行再分配。这种方式彻底的打破了传统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关系,使得中共真正的获取了最广大农民的民心。可以说,“斗地主“是中共取得天下的法宝所在。此文拟回答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如何领导的农民“斗地主”。
  一、确定斗争对象:划成分
  土地改革政策的背景是:不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以及与此扭结的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借贷关系,是导致贫富差异,阶级差别和农民生活困苦的根本源头。土地改革的目的在于打破这种不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最终实现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首要做的就是要通过“斗地主”打倒一切剥削者,确立一种农民当家做主的全新制度与秩序。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写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决定对某地进行土地改革后,中共会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进行。为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划分阶级成分。这一点是土地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有些致关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划分成分的标准是什么?哪些是革命者?哪些是假革命者?哪些是中间者?哪些是需要打倒的?
  毋庸置疑,土地改革的头等大事是“划阶级成分”。划阶级成分简单地说来,就是依據土地占有、是否剥削、是否参加劳动等三个方面将农村社会归于主要的两大对立阶级,即地主和农民。在这其中,农民又可分为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阶层。具体来说,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是这样划分农村阶级的:“农村中的主要阶级成份一般可划分如下: (一)占有多量土地,自己不劳动,专靠剥削农民地租,或兼放高利贷不劳而获的,就是地主。(二)占有多量的土地、耕畜、农具,自己参加主要劳动,同时剥削农民的雇佣劳动的,就是富农。中国的旧式富农,带着浓厚的封建性,多兼放高利贷和出租一部分土地。他们一方面自己劳动,接近于农民,另方面又有封建的或半封建的剥削,接近于地主。(三)占有土地、耕畜、农具,自己劳动,不剥削其他农民,或只有轻微剥削的,就是中农。(四)占有少量土地、农具等,自己劳动,同时又出卖一部分劳动力的,就是贫农。(五)不占有土地、耕畜、农具,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就是雇农。”〔3〕
  虽然有了划分成分的三大标准,但由于相关规定的滞后性,各个地方的人口土地情况不同,各地的办法也大多抽象、模糊,使得划分阶级的具体标准在各地有所不同。起初划成分的典型方式把农民与地主在阶级上分割出来。标准是土地占有情况和生活境况。到土地改革激烈的1948年时,由于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已经没有“地富”可斗,这个时候划分阶级成分的标准有了新的变化。不仅要看土地占有,而且还把政治表现纳入考核之中,而且越到后期后者所起的作用越大。在此方针下,甚至出现了往上查三代的过激做法,看父亲、祖父是否有过剥削行为。中共及时发现了错误,所以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在农民各个阶层之中,贫雇农是土改的急先锋,最为革命;中农处于中立地位,是需要去团结;富农和地主是剥削者,是要被斗争的对象。划分成分以“自报”为主,即户主自己汇报自己家的收入和土地多寡。同时辅以“公议”的方式。这种形式等于是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了阳光之下,没有人敢于,也没有人能够瞒报、隐报自身情况,也能够迅速合理的划出农村的阶级成分。
  二、引发斗争意识:诉苦
  事实上,在长期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下,农民对政治具有天生的恐惧和麻木的心理,并形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在封建统治下人人当“顺民”。传统上的农民与地主的关系也不像是某些革命者所描述的那样紧张。农民不仅没有看到自己所受的剥削,反而认为这种剥削是天然的、理所当然的。“对剥削制度的维护,乡间的农民常认为,除非遇到天灾人祸,否则好人是不该抗租的”。〔4〕美国人韩丁1948年在观察张庄土改时发现“全村很少有人,甚至根本无人对现存的制度提出疑问”。〔5〕可见,农民对传统制度的认可已经深入骨髓,若是没有力量去引导农民,他们可能还会继续“忍”下去。中共将这样的思想看做是“糊涂思想”,并认为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如何使农民不犯“糊涂思想”,如何解放农民的思想,如何使农民突破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如何把农民培养成为革命的突击部队,这是中国革命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摆在每个共产党人面前的拦路虎。而适应革命需要的的“斗地主”这一独特的方式成为中共夺取全国胜利的一把金钥匙。

推荐访问:解放战争 土改 斗地主 步骤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