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的十八大:中国工业黄金十年巡礼


  编者按: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波澜壮阔、极不平凡的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黄金十年”,也是工业坚持科学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关键十年。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2012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对落实新型工业化总体部署提出了“六个着力推进”的要求。中央决策部署为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中国工业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工业持续较快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本刊推出重要报道:中国工业黄金十年巡礼,向广大读者展示中国工业黄金十年成就。
  石化和化学工业: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石化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石化和化学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11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7万家,从业人员670万人,实现产值11.28万亿元,年均增长约25.0%,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2%;实现利润8070.1亿元,年均增长约23.5%,约占同期全国工业利润总额的15%;进出口总额6071.5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4.4%。2011年,全行业产值、利润和进出口总额分别是2002年的约7.4倍、6.7倍和7.1倍。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油化工生产和消费大国。主要产品总量保持较快增长,成品油、乙烯、合成树脂、无机原料、化肥、农药等重要大宗商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2011年,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原油产量2.04亿吨,原油加工量4.48亿吨,成品油产量2.67亿吨,分别是2002年的1.22倍、2.04倍和2.08倍。主要化学品产量达4.18亿吨,同比增长12.9%。
  化工行业质量效益不断增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行业利润不断向下游集中,化学工业利润年均增速约为35.9%,超过全行业平均增速12.4个百分点。化学工业占全行业的利润比重持续上升,由2002年的21.4%提高到2011年的51.2%。
  2011年,化学工业产值为6.62万亿元,利润为4134.1亿元,进出口总额3239.96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8.05倍、15.8倍和5.2倍。基础化工原料、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的产值为1.69万亿元、1.66万亿元和1.10万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9.5倍、13.2倍和7.3倍;利润为956.9亿元、1260.9亿元和582.2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27.1倍、23.8倍和32.2倍。三大合成材料的保障能力、产品差别化率和档次进一步提高。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等,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制定了电石、氯碱、纯碱、氟化氢、黄磷、磷铵等行业的准入条件,并实行准入公告管理。《石油和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也明确了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支持优势、龙头企业做强做大,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为石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
  产品结构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我国车用汽油质量全面达到国Ⅲ标准;两碱产品和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烧碱中离子膜法比重已达86.5%,纯碱中能耗较低的联碱占比47.6%,重质纯碱比重达50%以上;轮胎子午化率达80%以上;化肥中,磷、钾肥比重稳步上升,高浓度化肥比重达80%以上,高毒高残留农药比重下降到5%左右。有机硅、有机氟、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开发步伐加快,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增加,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资源密集型出口结构得到改善。
  产业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2010年千万吨级炼厂已达20个,占国内总能力的49.6%;形成6家百万吨级乙烯生产企业,现有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54万吨/年。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24家百万吨级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大中型化肥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聚氯乙烯、纯碱、染料、轮胎行业前十大企业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52%、60%、80%、70%。
  组织结构多元化发展。已基本形成大中小企业并存、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大型石化化工企业集团国际化步伐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2011年行业非公经济总产值5.65万亿元,占比首次过半,达到50.11%;公有控股经济产值5.35万亿元,占比47.38%;其他经济占比2.51%。
  基地化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已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油化工集聚区及22个炼化一体化基地。沿海地区依托市场和国内外资源,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建设了一批以高端产品为特色的化工产业园区。上海、南京、宁波、惠州、茂名、泉州、独山子等化工园区和基地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依托煤、盐、化学矿等资源,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化工产业基地,包括蒙西、宁东等大型煤化工及煤电化一体化基地、环渤海湾碱业、云贵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钾肥等一批大型生产基地。

推荐访问:巡礼 喜迎 中国 黄金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