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单纤维强力仪校准规范》通过专家审定


  近日,由四川省纤检局组织编写的《电子式单纤维强力仪校准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通过了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专家审定。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纺协函[2009]159号《关于下达2009年纺织行业计量校准规范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精神,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承担JJFXX一2010《电子式单纤维强力仪校准规范》的编制任务。我局联合国家纺织计量站、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组成“规范”编制小组。
  编制小组组织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并对国内外各式电子式单纤维强力仪的结构、原理、使用标准等相关技术要求做了调研。编制小组对多种型号电子单纤维强力仪的校准过程做了多次试验,采集了大量数据。于2010年6月完成了“规范”征求意见稿。2010年7至8月编制小组汇总分析了各专家反馈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作了多次修改,形成“送审稿”。
  在2010年10月26日:Z29B进行的校准规范审定会上,纺织计量技术委员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编制小组提交的“送审稿”校准方法适用可靠,提供的校准数据充分有效,试验数据分析合理,符合《国家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的要求。专家们还对“送审稿”提出了部分意见和建议,并要求编制小组按此建议修改,于11月底之前完善形成“报批稿”,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批准。该“规范”的发布、实施将为电子式单纤维强力仪的量值溯源提供有力的保证。
  
  ★福建省纤检局两项科研项目居全国领先水平
  10月27日下午,由省纤检局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铜氨纤维与莱赛尔纤维定性鉴别方法》 (项目编号:2009QK222)和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项目《纺织品耐光、氯化水复合色牢度测试方法的研究》(项目编号:FJQl2009055)两个项目评审会顺利召开。评审会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评审专家有天津工业大学郭秉臣教授、闽江学院甘应进教授、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丁国强教授、福建省纺织工程学会林家生高工、福州华冠针纺织品有限公司龚时伟高工、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林志武高工、福建省纺织产品质量检验测试站陈洁工程师。
  专家们认为《铜氨纤维与莱赛尔纤维定性鉴别方法》项目成果可应用于铜氨纤维与莱赛尔纤维的定性分析,有效地解决了铜氨纤维与莱赛尔纤维在实际检测中难以区分、无据可依的难题,为下一步制定铜氨纤维与莱赛尔纤维的定性鉴别测试方法标准提供依据: 《纺织品耐光、氯化水复合色牢度测试方法的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下一步制定耐光、氯化水复合色牢度测试方法标准提供了依据。专家组一致同意两个项目通过评审,并认为两个项目研究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建议争取把项目成果转化为标准,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应用。
  
  ★江苏吴江:纺织面料编码国标下月实施
  自2007年成为省标,2008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立项后,经过3年多的完善和调整,由吴江市绸都盛泽电子商务信息有限公司发起并担任第一起草单位的《纺织面料编码(化纤部分)》正式成为国家标准。近日,吴江市绸都盛泽电子商务信息有限公司接到来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通知,该化纤标准将于今年1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填补了长期以来我国化纤纺织品标准的空白。
  化纤纺织品是变化最快、样式最多、结构差异和工艺差异变化极其复杂的一类商品。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纺织面料名称及编码,不同管理目标、不同管理方法的各信息系统对同一物品的命名、编码、代码结构都不相同,阻碍了纺织品信息系统之间信息的快速交换,严重影响了纺织品贸易。
  2006年12月,由该公司牵头的《纺织面料编码(化纤部分)》的调研和框架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在国内多个权威部门和科研院校的支持与指导下,2007年该编码成为省标,2008年4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立项,进入国家标准化项目开发程序,由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电子商务信息有限公司、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共同起草。经过3年多时间不断地完善和调整,该编码顺利通过审查成为国家标准。纺织面料化纤部分编码全部采用数字代码,由名称代码和属性代码组成,共17位数字,遵照科学性、通用性、实用性、扩展性的原则进行编制,适用于纺织面料的生产、销售、物流、电子商务等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推荐访问:校准 审定 强力 纤维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