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亲历北方瓷都六百年变迁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18/wsck20131826-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18/wsck20131826-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18/wsck20131826-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18/wsck20131826-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18/wsck20131826-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18/wsck20131826-6-l.jpg
  2013年9月16日至20日,第十六届中国陶瓷博览会将在北方瓷都——唐山举办。此次陶博会共设国际标准展位806个,涵盖318家国内外陶瓷知名企业,除往届知名品牌继续参展外,英国波特美林、匈牙利红加罗、马来西亚佳丽登、法国柏图将首次亮相。截至8月19日,江西景德镇、山东淄博、江苏宜兴、福建德化、湖南醴陵、广东佛山、浙江龙泉等重点瓷区已确定入驻唐山国际会展中心,它们将与中国陶瓷名家大师一道,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陶瓷盛宴。
  自1998年起,唐山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5届中国陶瓷博览会,2012年参会总人数更是达到20余万。从最初的118家参展商到2012年的近300家参展企业,陶博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会上签订的陶瓷贸易合同金额由首届的7.26亿元升至44.3亿元。
  今年展会在以往的基础上,新添了两个展中展——唐山陶瓷历史文化展、中国陶瓷名家名作展和两项评比活动。唐山陶瓷历史文化展作为此次陶博会的亮点,旨在通过实物藏品、图片、文字、声光电等方式,将唐山陶瓷的发展历史做全景化展现,再现唐山作为北方瓷都的历史发展脉络。
  从西缸窑到陶成局
  唐山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唐山地区就已开始生产陶壶、陶具。
  据《永平府志》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在政府号召下,大量移民从山西、山东等地迁往人员稀少的地区——唐山。来自山西介休的田氏和范氏两个家族在今弯道山一带的河沿庄落户后,见当地有大量陶土,又有煤藏可作原料。于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制缸技术,在农作之余,生产缸、盆、罐等日常用品,开启最早在唐山手工作坊制作陶瓷用具的序幕,名“西缸窑”。后来,随着陶瓷生意的逐渐兴盛,他们又陆续成立了“德顺局”、“德顺隆”和“德顺兴”等多家瓷厂。
  另一批自山东移民至弯道山公园以东地区落户的秦氏和常氏家族,则在各自拥有资金和技术条件下,共同合作兴办窑厂,制缸制盆,始名陶成局。因与西缸窑东西相望,那片地区也被人们命名“东缸窑”。至此,唐山窑陶瓷生产的雏形大致形成。
  鸦片战争后,唐山陶瓷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唐山窑众多陶瓷作坊中,陶成局经营最为成功,实力最为雄厚。1877年,清政府开办开平矿务局,因开凿矿井需大量缸砖,陶成局传人秦履安在得到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批准下,全权负责缸砖的生产,这直接为陶成局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到清末民初时,陶成局资本总额、生产规模和用工人数及产品产量,已占唐山整个陶瓷工业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之后唐山创下的“中国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第一件卫生瓷的诞生
  1924年,中国第一件卫生瓷,即卫生洁具用瓷,在唐山启新磁厂诞生。启新磁厂的前身,为唐山启新洋灰公司的分厂,由唐山细棉土厂发展而来。
  1900年,徳国地质专家汉斯·昆德受唐山细棉土厂聘请来到唐山。六年后,在汉斯·昆德的帮助下,开平矿务局会办、实业家周学熙从英国资本家手中收回细棉土厂自办,更名为唐山启新洋灰公司。1921年,洋灰公司老厂闲置,经理李希明决定在洋灰公司北面建一生产陶瓷车间,即后来的启新磁厂。然而初期由于技术不佳、成品低档、销路不畅,陶瓷车间不久停产。
  就在李希明打算停办时,汉斯·昆德以唐山拥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及开滦煤燃料的理由成功说服了李,并建议他添置现代化设备、购买外国原料及釉料、彩料。不久后,陶瓷车间引进德国先进的陶瓷生产机械设备,成为中国第一家使用电力、进口陶瓷机械设备、先进注浆生产工艺和采用近代工业管理方法进行经营管理的陶瓷厂,首开中国陶瓷工业化生产的先河。
  1924年,启新磁厂在借鉴外国生产卫生陶瓷经验的基础上,使用部分国产原料,利用煤烧倒焰窑,生产出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这不仅改变了唐山千百年来手工生产陶瓷的局面,还为唐山卫生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山近代意义上的陶瓷生产应运而生。
  一年后,新的瓷厂正式成立,仍以启新磁厂命名,职员皆由昆德选聘。1927年,启新磁厂开始生产彩色铺地砖和内墙瓷砖,并承办出口业务,成为中国第一家生产彩色瓷砖的陶瓷企业;短短一年间,启新磁厂生产的卫生瓷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启新磁厂的带动下,德盛窑业及东西缸窑各陶瓷厂先后采用机器设备和新技术,唐山日用瓷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唐山骨质瓷:从舶来品到尊贵国礼
  2011年,一则英国皇室为庆祝威廉王子大婚,从唐山订购75000件骨质瓷的新闻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消息一经发布,无数媒体闻讯而至,一探唐山骨质瓷的究竟。
  成型,刷活验坯,素烧,上釉,镶金贴花,彩烤——当英国威廉王子在结婚庆典上看到贴有自己与老婆甜蜜微笑照片的骨瓷盘时,他或许并不知道这件配以金边装饰的圆形瓷盘来自中国唐山,他更不会想到,从一块普通瓷土华丽变身为一件精美骨瓷器件,需要经历这么多道工艺流程。
  骨质瓷英文名称“Bone China”,被誉为瓷器之王,最早产生于英国。1756年,英国人托马斯·弗莱在制造过程中偶然掺入动物骨灰,戏剧性地发明了骨质瓷。因其使用的动物骨灰,多为上等牛骨经过脱脂漂洗和高温煅烧而获得,需经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成型,其中采用许多特殊工艺,因此骨瓷瓷质细腻,釉面光润,有如脂似玉之感,极显雍容华贵。
  动物骨粉的加入使这种瓷器更具硬度和透光度,但骨质含量越大,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因而也造就了早期骨质瓷一品难求的珍贵。这种陶瓷珍品一直被视为贵族用品,特别是漂亮独特的手绘骨质瓷,将人文风情反映在瓷盘彩绘上,深得英国皇室喜爱。因其工艺极为复杂,用料十分考究,烧成范围窄,生产难度大,不是寻常国家可以生产的。迄今为止,只有英国、中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可以。
  上世纪60年代初,建立不久的唐山陶瓷研究所,获知英国成功生产高档骨质瓷消息后,决定开始研制中国的骨质瓷。他们在无任何研制资料参考的情况下,将鲸鱼骨煅烧成灰,加入原料中,作为陶瓷原料使用。经过反复小型实验后,唐山陶瓷研究所终于制作出了中国最早的一件骨瓷产品,但是由于鲸鱼骨太少,不具备生产条件,一度停止了继续研制。

推荐访问:唐山 瓷都 亲历 变迁 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