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与建筑技术及建筑产品


  摘 要:本文概括了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为建筑师拓展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建筑师们熟悉和了解建筑技术及建筑产品的发展,也就在这方面把握了时代进步的脉博。
  关键词:建筑师 建筑技术 建筑产品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4(c)-0083-02
  
  作为建筑师,越是了解,熟悉各类建筑技术、建筑产品,就越是能将其准确地运用到建筑工程设计中去。而我们现在面对越来越浮躁的建筑设计工程环境,到处充满了一派赶工期,抓进度的忙乱,造成了设计工作不深入,重理念、轻技术,重构思、轻构造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又涉及到“敏感”问题,使得很多建筑师“远离”了建筑技术,建筑产品,造成了对建筑构成的物质基础的不甚了解。在建筑技术、建筑产品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应怎样去看待建筑技术及建筑产品呢?
  严格地讲,没有一种建筑技术是完美无缺的,只有相对合理的;没有一种建筑产品是最好的,只有应用上最恰当的,在特定条件下,最合适的。这样的认识无疑是辩证的。因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何用好、用活、用准,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效应,减少、降低负面影响,是建筑师应好好把握的。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决定和制约对技术和产品选择的因素很多。其中有社会效益、公共环境、业主利益、规划管理、规范条文、经济指标控制、建筑拟定标准,以及与之结合的技术及产品的适用范围、施工条件、耐用年限等等。比如说石材墙面,先别说整体效果,立面要求,结构限制条件。就从技术上讲,有垒砌墙面和饰面石材墙面之分。石材饰面又可粘贴,可镶掛灌浆,可干掛。这里面的技术要求,适用范围和建造成本完本不相同,甚至可能差异很大。就拿干掛石材墙面的技术来讲,有竖向龙骨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和横向龙骨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之分。干掛掛件接头有滑槽式,也有万向接头,掛件连接方式有针掛,也有槽掛。其中,干掛石材墙面一般来讲成本较高、镶掛次之,粘贴成本最低。从效果上来讲,干掛立面效果最好,而粘贴石材墙面易出现“淌眼泪”——既石材表面受粘贴水泥砂浆的碱性作用,面层个别地方出现碱性浸渍痕迹。镶掛灌浆技术虽也高不开水泥砂浆,但在施工操作上可采取在灌浆高度上的区别及分层灌浆的方法,来避免其石材面层的浸渍痕迹。但镶掛相对于粘贴技术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须有一定的该技术工作经验。在此不难看出,石材墙面的各类施工工艺技术都是有针对性的。在设计上,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不加思考,张冠李戴地应用。又如何针对防水类材料产品来说,一般地讲卷材产品适合用于筏板类的地下防水,涂膜类产品适用于带有基坑的独立式基础。而掺和到砂浆中的防水液,则有与底板、面层结合良好的优点,宜与带有配筋的刚性防水层配合使用。每种防水产品的防水原理不同,加之其它外部原因,如工程有工期要求,而产生不同防水产品对施工面的干燥程度、气候要求不同,每个工作场地中的地下水位高度不同,就会产生对产品材料的性能、厚薄上的选择。设计时在诸多因素面前,存在着建筑材料产品的档次,适用范围与设计要求及具体条件之间的“匹配”问题,不能绝对地说高档次产品材料处处可用,低档次产品材料不好用,就像医生开处方一样,要开出一张好方子,是需要一定的经验及一番思考的。目前,很多建筑师感到工程难做,现场处理量明显比以前增多。技术处理和材料运用往往是分不开的,建筑师们的技术处理经常受到业主制约。如对建材性能、特点不了解,技术处理时讲不出道理,工作将会被动,出了问题还得反反复复跑现场。排开其它一切非技术原因的因素外,如建筑材料熟悉,材料运用的效果,现场处理效果就好点,反之,效果则差些。或者说,在某一方面体现了建筑师的能力。
  建筑物的建造是物质的,是由各类建筑材料,建筑产品(含建筑设备)物质构成的,建筑材料产品的种类繁多,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其产品也日新月异,建筑师的视野,知识上的更新,新信息的补充都成为了工作上直接的需要。对新信息充分的掌握。这会使建筑师在设计领域得心应手,组织协调各专业更灵活,更具能力。在这方面,国外建筑师及港、澳、台地区的建筑师的能力显得较强。而我们过去由于长期的设计经济模式以及双轨制的两条腿走路的模式遗留下来的条块分割,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对相关、相邻专业知之甚少。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与台方一家事务所合作时,在一次方案进入初设阶段的技术会上。我方去了包含各个工种8名工程技术人员,而对方只有1人。以1人应付我们8人反而显得条理清楚,整体感强。而我们自己的各专业在会上都时时出现专业间“碰撞”。国外一些建筑师对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的了解就象我们了解家用电器一样。其实,建筑师在某方面的知识掌握只是科普类的。只要求对大面的了解,即省时,省人又便于宏观协调。有的东西只有到了某设计阶段,需专业深入时,才具体划分到各专业去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现在我们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多年),中国建筑师仍然存在着继续与世界先进领域进行接轨的问题。
  建筑技术、产品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设计的要求,从而也进一步关系到建筑质量标准。这理应是建筑师应负的职责之一。建筑师对此提出看法,从而进行思考、比较有利于将建筑质量状况与建筑设计掛勾,固定建筑师的责任。建筑单位应把建筑标准、要求及准备负担的经济能力统盘告之建筑师,由建筑师综合规划管理,建设环境状况,规范要求,技术特点后进行取舍,并及时与建筑单位勾通。而目前的现实状况却出现了甲方的建设管理部门对此干预较多,而设计人员为了“避嫌”有意放手,未对建筑选型及技术要求提出较具体详细的要求。建设标准、技术要求与建筑质量本身就有关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筑师如不对建筑产品的选择负责,就极易产生建筑工程质量与模糊设计要求之间的空档。到真正出现问题时,各方(可能是实际控制方)又都是“外行”,定会将责任推到建筑师“内行”上。因而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不能放弃和被剥夺建筑师应有的权利,否则不仅失去了应有的权利,还将承担不应该承担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对人民的利益会造成损害。
  建筑市场上的无序竞争和建设行为缺泛有效管理所产生的腐败,对建筑本身和建筑新产品的研发、创新都带来不可估量的阻碍。一个建筑项目不论其投资及规模大小,它总是供人使用的,怎么讲也算得上百年大计。注册建筑师制已明确地成为建筑师对建筑要砌底承担终身责任的制度。不论从职业道德还是从法律层面,都要求建筑师对建筑产品的选择,对建筑技术的运用上排出私利,反复比较、深思熟虑。建筑技术、建筑产品构成建筑的方方面面。前几年,有个华裔美国建筑师(杨森的儿子)要回故乡来参观。在他回美国前,给我们举行了一个座谈会。他谈到他的回国之行中,看了不少建筑,但却很少看到很光鲜、耀眼的建筑。他认为不是国内的建筑设计水平不行,而国内的建筑材料产品不行,无法与美国的建筑材料产品相比。当然,生产这些材料的技术及构造方式也相对落后。他不止一次地谈到,由于没有较好的建筑材料产品,没有先进的构造技术,使得建筑表现不太干净、纯洁,处理手法显得哆嗦,建筑构成中增加了不少需抑制缺陷的条线、饰块等。
  从某种角度讲,建筑设计是一个应用学科。而材料产品产业则是一个新兴、飞速发展的行业。短短几十年,建材的发展是建筑师们有目共睹的。随之而来的各项技术也在反过来推动建筑设计。如果说第一代设计大师勒·柯比西埃的作品是钢筋混凝土运用的成功典范。那么,密土·凡·得罗的作品则开创了玻璃与钢的时代风格,不论说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创时代,这都与大师们灵活驾驭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能力不可分割。目前,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表现手段,为实现过去一些难以实现的功能要求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可以说,建筑技术和建筑产品的进步不仅完善了建筑本身,反过来,对于建筑设计也是一个激发,有人说,只要经济状况允许,什么样的建筑都能设计出来。但准确地讲,只要有物质条件(当然包括建筑材料产品)和技术条件作基础,的确几乎什么样的要求都可以办到。
  也可以说,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为建筑师拓展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建筑师们熟悉和了解建筑技术及建筑产品的发展,也就在这方面把握了时代进步的脉博。

推荐访问:建筑 建筑师 产品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