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阎肃]阎肃

  虽然身着戎装,虽然名叫阎肃,但他并非严肃得一本正经,与来访者谈到即将到来的八十寿辰时,他半开玩笑地感慨道:“我终于成了‘80后’了!”   多年来,每逢盛大节日,但凡有个庆祝晚会什么的,那总撰稿或总编剧总是少不了阎肃。为此,同行们称他为“春节晚会专家”,他也笑说自己成了“晚会专业户”了。这个常常为全国电视观众年三十的一道“大菜”而苦心劳作的八十岁老人,其实是一名文职将军,他的头衔是解放军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
  阎肃从戎五十余载,作品可谓“等身”。 半个世纪以来,阎肃下连队、走营房,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像《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长城长》等,不仅在部队,而且在社会上被广为传唱。除了相当一大部分军旅作品之外,阎肃创作的京味歌曲同样佳作甚多,如《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北京的桥》等。作家苏叔阳评价说:“阎肃弄出来的歌词,大白话的居多,但他的大白话里满是学问,俗中见雅,耐人寻味。既不是白开水,又不装腔作势,是一首一首的诗!让人不得不服!”
  带着对这位老艺术家崇敬的心情,笔者叩开了阎肃的家门。已经八十岁的阎肃亲自下楼来迎接,这让我非常感激。在电视上见到的阎肃和蔼可亲,在生活中,我的感觉是他更加平易近人。采访阎肃,与其说是采访,倒不如说是聊天,老人创造了一种特别舒心、宽松的谈话气氛,说到高兴处就放声哈哈大笑,那样亲切自然,那样随心所欲,一副乐天派的样子。阎肃说,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快乐的老爷子”,阎肃说对这个称呼他很是受用。
  
  歌剧《江姐》一举成名,
  毛主席亲切接见
  并加以勉励
  
  说起阎肃的代表作,最著名的当属歌剧《江姐》,这是阎肃三十一岁那年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一部歌剧。此剧于1964年公演后,立即引起了轰动。那一曲“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的《红梅赞》,成了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经典歌曲。提到歌剧《江姐》的创作,这里面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62年,阎肃创作了独幕歌剧《刘四姐》,拿到三百元稿费,他和同事们到北京东来顺吃了一顿涮羊肉。酒过三巡,众人把目光转向阎肃:“咱今儿‘吃’完了‘刘四姐’,明儿呢?”阎肃被同伴一语逗乐了:“我刚看过《红岩》,里面有个‘江姐’,排出来一定很有教育意义。”
  一个月后,他将剧本初稿送给了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刘亚楼当即要求:“精雕细刻,一定要打响!”于是,阎肃怀揣剧本几下四川,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还与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的二十多位亲属和战友谈得声泪俱下。用他们的话说:一个弱女子,如此铮铮铁骨,立在舞台上岂能不感人?!
  经过两年的锤炼,歌剧《江姐》上演了。1964年10月13日晚,毛泽东在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等陪同下,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歌剧《江姐》。毛泽东看得很专注,第二天便接见了剧组的同志们。年底,剧组准备去南方演出,毛泽东再次鼓励:“我看,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去教育人民嘛!”阎肃回忆道:“一位共和国领袖对一出歌剧如此重视,这让我很感动。”
  两个月后,毛泽东想见一见《江姐》的剧作者阎肃。
  那是个静谧的周末之夜,阎肃去红旗越剧团看排练回来,那天他穿着一件旧棉裤,蹬着一双老头鞋,绕过文工团附近正在盖房的工地,踩着一地的浮土,慢悠悠地踱回院子。一进门,他被两名女演员拉进了一辆车内:“哎呀,找你找得我们好苦!”
  “找我干什么呀?”
  “去中南海!”
  阎肃一愣:“那得让我换件衣服!”
  “不用了,已经来不及了!”
  阎肃就这样急匆匆地进了中南海。
  毛泽东笑呵呵地走过来,握住阎肃的手。
  “那手掌真大啊!”阎肃回忆说,“毛主席的大手温暖有力,整个儿包住了我的手……”
  毛泽东的手使劲地晃动着:“你那《江姐》写得不错啊!”
  阎肃听不太懂湖南话,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还一连串地谦虚:“写得不好……写不好……请主席多批评!”
  毛泽东见阎肃听不大懂他的话,也不再说了,他让工作人员取来一套精装的《毛泽东选集》送给阎肃。阎肃向毛主席深深地鞠了一躬……
  
  一曲《敢问路在何方》
  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
  他成为词坛上公认的“大腕”
  
  1983年《西游记》投入拍摄时,导演杨洁并没有想到让阎肃写这个剧的主题歌词。音乐编辑王文华约来主题歌,让杨洁审查。杨洁看后觉得不大够劲儿,决定另找人写。王文华有些为难了,情急之中,不知是谁给他引见了阎肃的夫人――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医生李文辉。
  阎肃当时写作正忙,可人家毕竟是通过老伴走的“后门”,他答应了。他看过样片之后就开始琢磨:他们师徒四人,作为大师兄的孙悟空牵马走前,师父唐僧在他身后,沙和尚挑着担子,善于倒打一耙的猪八戒跟在后头,于是,“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这些好似天然生成的优美文句便从他心底涌出。但刻意求新的阎肃仍觉得缺乏深度。
  “当时逼得我满屋子转,居然将地毯踩出条白印来。”阎肃苦恼地说。他猛然想起鲁迅先生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名句,于是大脑里瞬间蹦出“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点睛之笔”!有了这句,全“盘”皆活。
  主题歌写好后拿到杨洁那里,这位电视艺术家一看大加赞赏。作曲家许镜清赋予了优美的旋律。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传遍了千家万户,成为那时最为流行的歌曲。
  从此,阎肃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许许多多被人们传唱的歌词,包括曾经风靡一时的京腔京韵京曲。这些歌唱醉了听众,唱红了歌星,他也成了词坛上公认的“大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阎肃生于河北保定,十岁时随父母远走巴山蜀水,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并于1948年考入重庆大学。在重庆大学,阎肃做了一件足以改变他一生的大事,可以说,这件事也改变了他整个家庭及全家人的命运。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外围组织。
  1952年,阎肃随部队开进了朝鲜,成了一名“最可爱的人”。
  因阎肃文化水平比较高,在部队被分配做宣传工作。白天,他到部队战斗的第一线,了解各连队的英雄事迹;到了傍晚,就现编现写现唱,表演给战士们听。
  从朝鲜战场回来,阎肃原来所在的青年文工团改名为西南军区文工团。阎肃这时的工作仍体现着“一专,三会,八能”。在当演员的同时,又当舞台监督,还管拉大幕,还要管催场。阎肃说:“当时最麻烦的是还兼管着台上的几盏‘气灯’,那时是用‘气灯’,里边烧的是石棉丝,特别容易断,弄不好,一碰断全场就‘黑’了,所以老得小心拖着它,可费劲了。”
  1955年,随着当时几个大军区撤销,原西南军区文工团一分为二,阎肃随歌舞团大部调入空军空政文工团。
  在空政文工团他先做演员,后当队长,最后又干上了创作员。几十年来,他以惊人的毅力,过人的聪明,阅读了大量中外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特别是熟读唐诗宋词,这为他以后创作大手笔的佳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半个世纪以来,他下连队、走营房,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像《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长城长》等,不仅在部队,而且在社会上被广为传唱。这些歌气魄大、感情浓、叱咤风云、壮怀激烈,充满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子弟兵的厚爱。除了相当一大部分军旅作品之外,阎肃创作的京味歌曲同样佳作甚多,如《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等。这些歌词,写得纤巧准确,行云流水,写得帅、美、俏,情醇似佳酿,令人陶醉。作家苏叔阳评价说:“阎肃弄出来的歌词,大白话的居多,但他的大白话里满是学问,俗中见雅,耐人寻味。既不是白开水,又不装腔作势,是一首一首的诗!让人不得不服!”阎肃认为,好歌不是凭空而造的,它源自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同时也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京剧等姊妹艺术之中。
  阎肃写歌声名显赫,同时还创作过好几出颇有影响的京剧现代戏,如京剧《红色娘子军》,其中的两句唱词如今他还念念不忘:“五指山为什么不把五指握成拳,打死南霸天!”此外,阎肃还创作过现代京剧《红岩》(后又易名《山城旭日》)、《敌后武工队》等。他说:“这些戏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是搞不好的。不过,其中也有一句半句的好唱段……”说到这儿,他竟把《红岩》中的两句戏词唱了出来:“这杯中红红的不是酒,是千家血泪万家仇!”虽然这词来自关汉卿《单刀会》中关羽的念白:“周仓!这不是水,是二十年前流不尽的英雄血!”但活用得这么地道,不着痕迹,可见阎肃精研熟记中国古典词曲之一斑。
  阎肃的读书范围可说是包罗万象,像中外戏剧、文学名著,他更是刻苦阅读。他经常说:不要把自己封闭,读书要杂一点。他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袁枚的《随园诗话》。说起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作品,他说是鲁迅的《呐喊》、《野草》和《朝花夕拾》。外国的作家像高尔基、普希金、托尔斯泰、果戈理等的作品,他也都非常喜欢。
  他还喜欢老舍和曹禺的作品,他觉得自己对北京的熟悉感来自曹禺。他还喜欢沈从文的作品:“读了沈从文的书就像到了湘西一样。好的作家能把故乡的感觉写出来。”阎肃认为多读书就会有好处,开卷有益。
   阎肃有着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每天认真看大量报纸,他常说自己的知识面那么广,那么杂,就是因为看报,而且是认真地看。
  当许多人问阎肃为何能创作出这么多好的歌词、有这么多好的点子时,他的回答是:“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在创作上没有别的窍门,只有以上这八个字。”
  
  “晚会专业户”年三十回不了家
  
  现在,阎肃依然很忙,忙着每年的春节晚会,这是献给全国人民大年三十的一道大菜,而且这道菜越来越难做,越来越难出新了。除了春节晚会,还有公安部晚会、总政全国双拥晚会……他说:“别人叫我‘晚会专家’,实际上我是‘晚会专业户’。多少年了,我都没有在年三十和家人团聚。”
  一次,北京电视台的《五彩缤纷》栏目给彭丽媛拍了一个专题,彭丽媛给他打电话:“阎老师,您一定要来!歌剧《党的女儿》是您写的,我们一直合作得很好。”
  阎肃说,他有一怕。那就是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读者来信,都是满心希望、满怀热情的求教求援信,寄来歌词、磁带,让他找人谱曲,找人演唱,找人发表,或者以他的名义发表,阎肃说:“我实在是没精力帮这些朋友们。”想想也是,阎肃生于1930年5月,是我军屈指可数的几位文艺“将星”之一,而且是最年长的一位“老国宝”。
  “身体好,能干活,要听话。”这是阎肃总结的受大家“待见、高抬”的原因,他还要继续靠这“三大法宝”发挥热量。
  如今,身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的阎肃已是八十岁的老人了,但仍然在他喜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地做着一个老兵的工作,并以他的才华、幽默给全国人民带来欢乐和喜悦。
  (责任编辑/陈 思)

推荐访问:走近 走近阎肃 阎肃 阎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