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滑教练李琰 [李琰:女子速滑的金牌教练]

  前不久落幕的温哥华冬奥会上,由李琰率领的中国速滑女队,一举包揽了女子短道速滑全部金牌。作为主教练,李琰是幕后当之无愧的功臣。这个喜欢挑战命运的“冰上铁娘子”,仅用四年时间,便为中国培养了一支震惊世界的“梦之队”。
  
  冰雪情缘
  
  1968年,李琰出生于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一个普通家庭。跟大多数农村里长大的孩子一样,从小酷爱滑冰的她,骨子里有股永不服输的顽强和倔强。
  黑龙江的冬天酷寒无比,李琰经常顶风冒雪,在露天冰场上疾驰如飞……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她在速滑生涯中,经历了比别人更多的曲折和苦痛, 硬是凭借顽强毅力和刻苦精神,一路从业余队滑入了牡丹江体工队。
  然而,就在李琰向金牌发起冲击时,意外不幸差点断送她的冰坛生涯。在一次全国速滑选拔赛上,奋勇争先的她突然被赶超队员碰倒,一头撞在围墙上……伤口缝合三十多针。所有人都认为,她将因此憾别冰坛。但倔强的李琰,没有被病痛吓倒,伤口刚刚痊愈便重返冰场。她坚强的微笑,令教练和队友动容。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上,李琰不畏强手,战胜众多顶尖高手,一人夺得一金两铜,并且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
  在冰坛崛起之际,李琰也收获了甜美爱情。
  时光回溯到1992年冬奥会,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仪式上,李琰第一次听到唐国梁的名字,知道他曾获得过全国滑雪项目冠军,但名字和他本人尚未对上号。
  而李琰这个名字,对唐国梁来说却是如雷贯耳,他当时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认识一下这位速滑名将。队友们知道了小唐的想法,便跟着瞎起哄:“我说梁子,你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唐国梁满脸通红:“别瞎闹,我没那个想法。”有个队友拿他开心:“我可以帮你的忙,但你怎么谢我啊!”站在一旁的教练怕把玩笑开大了,影响不好,刚欲制止,恰在此时,短道女队正从他们眼前经过,他赶紧对小唐说:“看见没,那个便是李琰!”身材娇小玲珑,容貌端庄秀丽,这一看不要紧,唐国梁内心涌起一股异样感觉。
  在飞机上,李琰身后几个小伙子,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嘻嘻窃笑,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李琰!”李琰下意识回转头,探询的目光落在小唐脸上:“有事吗?”窘态毕现的唐国梁一时不知说啥好,其他队友见状,哄然大笑。莫名其妙的李琰,见小伙子们个个一脸坏笑,其中一个人红头涨脸,神情尴尬,豁然明了,就回敬了一句:“真缺德!”
  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缘分使然,素昧平生的两人就这样在“缺德”声中相识了。唐国梁是大连人,体魄健壮,气宇轩昂,而更打动李琰的是,干练沉稳的他,骨子里却温情善良,况且两人也颇谈得来,情意相投,随着彼此了解增多,两颗心也在逐渐靠近。
  在唐国梁眼里,李琰完美得无可挑剔,说事业吧,人家是奥运冠军,说长相吧,貌美如花,气质优雅,而更吸引自己的是她的智慧头脑和深邃内涵,这种秀外惠中的女孩,可遇不可求,打着灯笼都难找,如果自己能把她追到手,则此生无憾矣!
  当时,国家短道速滑队在北京训练,而唐国梁所在的八一滑雪队则在大连集训,天各一方,聚少离多。为了能见到心上人,唐国梁不惜铤而走险,偷偷跑去北京看李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李琰问他:“你不安心训练,成绩能上来吗?”唐国梁说:“我想你了,看看你就回去!”李琰说:“我有啥好看的,我现在训练忙,没时间陪你!”唐国梁说:“这我知道,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李琰说:“男子汉大丈夫,别说没志气的话,你要是不给我再拿个全国冠军,就别来找我!”话虽这样说,心里却涌起一股甜蜜。
  唐国梁不辞而别,弄得队里找翻了天,他的一个知心好友提供线索,说小唐可能因病而走。脸色铁青的教练厉声问:“啥病?”弟子答:“相思病。”随即其他队员爆发出一片笑声。“他可能去北京鹊桥相会去了。”为此,唐国梁受到严厉批评和处分。李琰获悉情况后,给他打来电话:“该!让你得瑟,看你今后还敢不敢来北京了……”看来,他对自己倒是一片真心,感动暖流在李琰心底荡漾开来……
  
  终成眷属
  
  多年超负荷训练和征战,积劳成疾,使得李琰伤病缠身,为她的运动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权衡再三,她最终选择急流勇退。
  在外面打拼多年的李琰,将唐国梁领回老家宝泉岭。别看唐国梁长得五大三粗的,但粗中有细,相当会“来事儿”,对未来岳父岳母非常孝顺。小伙子憨厚朴实,手脚勤快:担水、劈柴、下厨等,家里活计,都让他给包了,他居然还做得一手好菜,高兴得李琰父母都合不拢嘴。妹妹李琪说:“姐,你眼力不错,挑个这么好的男人给我当姐夫,啥时结婚呢?”李琰掐了一下妹妹:“死丫头,瞎说啥呀,八字还没一撇呢!”一旁母亲搭话道:“国梁这孩子挺好的,妈就把他当女婿了,我可告诉你,除了小唐,你谁都不许嫁!”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感情也日渐深厚,水乳交融,到了谈婚论嫁阶段,是在黑龙江安家落户,还是跟着小唐去大连发展?李琰陷入两难境地。唐国梁说:“还是跟我回大连吧,你不是一直想上学充电吗?正好我们那里有东北财经大学,你上你的学,我训我的练,咱俩还能在一起,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李琰思忖片刻,觉得也不错:“行,就听你的!”
  1995年,两人在大连结为伉俪。婚后,李琰进入东北财大攻读国际金融专业。毕业后,分配至大连税务局做了一名科员。两人生活稳定,爱情甜美,成为令人羡慕的一对眷侣。
  渐渐地,丈夫小唐总觉得妻子神情落寞,似乎有啥心事:“你咋的了,是不是我有啥做得不对的地方?”李琰说:“不是,我总觉得这样安逸的生活,我有些受不了,虽然退役了,可我还是离不开冰上运动……”妻子的推心置腹,令丈夫有些惭愧,原以为给她一个安稳的家,她就幸福无忧了,事实并非如此,在妻子看来,所谓人生幸福,不是物质条件优裕,而是未竟事业的成功。
  1999年,斯洛伐克体育代表团向李琰抛出橄榄枝,邀请她担任短道速滑队教练。唐国梁为她重新找到人生方向而感到高兴。
  满腔热望的李琰走马上任,才发现摆在眼前的困难比想象的要复杂。斯洛伐克速滑队是欧洲弱队,成绩一直不大好,条件简陋不说,特别缺少挑大梁的高水平运动员。李琰全力以赴,与队员们一起摸爬滚打,运动成绩渐渐有了起色。执教不到一年,由她率领的斯洛伐克速滑队便在欧洲锦标赛上拿到全能第六,单项第四的好成绩,实现了当初制定的目标。
  2003年,美国队将正在欧洲执教的李琰“挖”来,并委以重任,请她担任美国短道速滑的主教练。队里顶尖选手阿波罗,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女教练并未放在眼里。李琰看出了他的心高气傲,如果不灭掉他不可一世的威风,那么自己的训练计划就无法实现。唐国梁安慰道:“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心浮气躁,更不能与队员硬碰硬发生冲突,只能通过沟通交流,以心换心,用真情来打动他!”
  丈夫这“招” 果然挺灵。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阿波罗消除了对她的“小觑”,在李琰调教下,运动成绩有了质的飞跃,不但在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而且还培养出像凯缔一样的后起之秀。辉煌成绩背后,很少有人知道,丈夫唐国梁的默默付出。
  夫妻长期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作为“留守丈夫”的唐国梁,担心聚少离多,时间长了会影响夫妻感情。为了能早日跟远在美国的妻子团聚,他一直在坚持学英语,还取得了运动医学专业的本科文凭,积极为赴美做各种准备。
  经过一番努力,唐国梁如愿以偿来到美国。久别重逢,夫妇俩激情相拥,感慨万千,牛郎织女般的分居生活终于告一段落,全新的生活,又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
  为了不分散妻子的精力,唐国梁决定自谋生路,四处寻找打工机会。一个初来乍到两眼摸黑的中国人,想在美国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分得一杯羹谈何容易?看着丈夫每天风雨无阻在外奔波,李琰心疼地说:“跟中国不一样,美国的工作不太容易找到,要不你就待在家里,我来挣钱养活你!”唐国梁说:“不行,我一个大男人,靠老婆养活,成何体统?传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经过一番寻找,终现转机,唐国梁在一家加油站谋得一份差事,虽然薪水不高,但终于有了安身立命的饭碗,不说别的,起码自己觉得踏实。
  每当有美国朋友问李琰:“你丈夫在哪儿工作?”她都坦诚相告:“在加油站。”朋友闻听都会惊讶得张大嘴巴:“怎么会呢,你可是美国速滑队的主教练啊,你们俩的身份地位也太悬殊了吧!”李琰平静地说:“他是个懂得心疼我的好丈夫,这就足够了,其他都不重要!”
  后来,一个偶然机会,唐国梁成为按摩理疗师,夫妇俩工作稳定,薪水优厚,生活得甜蜜幸福。2004年7月,他们的女儿伊莎贝拉呱呱坠地,更给他们温馨的家庭带来了无尽快乐。
  
  缔造辉煌
  
  2006年,国家短道速滑队找到李琰,打算请她回国出任速滑队主教练。漂泊海外这么多年,思乡心切的李琰,总想为祖国做点什么,没想到机会说来就来了。她跟丈夫商量回国事宜:“我不想为美国队效力了,想回国干番事业,把我这些年积累的训练经验和方法,都贡献出来。”唐国梁说:“你回国执教,我不反对,你走了,女儿咋办?她才两岁,正需要母爱的时候。”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李琰还真是放心不下,她突然眼圈一红:“说心里话,女儿我真是舍不得……看来,只能辛苦你了。”丈夫说:“我觉得我始终赶不上你的脚步,你在美国执教,我追到这里,这下你又决定回国了,一家人刚团圆没多久,又要两地分居……”
  当李琰向美国队递交辞呈时,受到阿波罗等队员和主管的挽留。对于李琰执意回国执教,主管大惑不解:“你为何非走不可?美国队需要你,只要你能留下来,一切条件待遇,我们都尽量满足!”李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是中国培养了我!”
  原以为自己对中国短道速滑了如指掌,然而事与愿违,令李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腔报国热血,却遭遇了阵阵寒流。头一个跟她“叫板”的,便是冰坛大腕王�。
  李琰在国外执教六七年,刚回来时,言语中时常夹带几句英语,不但王�看不惯,就连其他队员听着也别扭。大家都在观望,心里不免打起问号:“她到底能带给我什么,她那套所谓的西方最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是否适合我?”沉默总是大多数,唯有“愣头青”王�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新教练当面提出抗议。
  面对手下队员的不信任目光和抵触情绪,李琰心知肚明,她没有像男教练那样,以教练的绝对权威压制队员们绝对服从,况且又不是自己第一次带新队伍,因此她始终觉得,新教练和老队员之间要有个磨合过程。
  其间发生的一件事,令李琰和王�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为了补充新鲜血液,李琰决定选拔更多的年轻队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一心扑在新队员培养上,而对王�这样的大腕,关注程度势必会有所减少。主教练的日益冷落,令心浮气傲的王�心里失衡:“你带出过奥运会冠军,我也是奥运会冠军,我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但我并没有得到最好的重视……”李琰说:“我不是你一个人的教练,每个队员我都要照顾到,你不能怕其他队员比你强。其他队员强了,对你也是促进。”两人一时间剑拔弩张,势同水火。
  那段时间,李琰觉得自己特别艰难,事业不顺,孩子缺少母爱,丈夫远在国外,想找个倾诉对象都没有。一次,唐国梁从电话里,隐约感到妻子情绪有些低落:“咋的了,是训练太累,身体不舒服吗?”听着丈夫关心的话语,李琰鼻腔一酸,不由潸然泪下:“回来后我才知道,一切比我想象的还要艰难……”她就将事情经过跟丈夫讲了。唐国梁安慰妻子:“问题出现了,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最好能跟王�好好沟通交流一下,找出她抵触情绪的根源,对自己要有信心,对队员要有耐心,要换位思考,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丈夫的话,为她暗淡的心境投进一缕阳光。
  通过几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王�的思想疙瘩很快解开了,两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做通了王�的工作,理顺了与队员的关系,李琰化解了“信任危机”。
  每年李琰有一个月假期,赴美与家人团聚,四年过去了,她为当初狠心离开女儿付出了代价。由于长期不在一起生活,五岁多的女儿,跟她之间变得有些陌生。那还是在孩子三岁时,一次,李琰风尘仆仆飞到美国,见女儿正跟小伙伴玩耍。惊喜不已的她,跑过去将女儿紧紧抱在怀里:“想妈妈了吗?”面对陌生女人对自己如此亲热,伊莎贝拉显然有些不知所措,稚嫩眼神满是疑惑:“阿姨,你是谁?”孩子的一句话,问得李琰泪水盈睫:“女儿,我是妈妈呀!”这时,丈夫走过来,伊莎贝拉对爸爸说:“爸爸,这个阿姨让我叫她妈妈!”唐国梁眼圈一红:“好孩子,她就是你日夜想念的妈妈呀!”一家人紧紧搂在一起,相拥而泣。
  可能因为常年都是唐国梁接送女儿去幼儿园,老师甚至一度以为伊莎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一次,我想孩子睡不着,给女儿打电话,问她:‘妈妈马上要回去看你了,高不高兴啊?’女儿漫不经心回答:‘我不在乎。’”这让李琰心酸落泪,她觉得这个世界上,自己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女儿。
  有一次,李琰给女儿打越洋电话的情景,让王�撞见了。事后,她半开玩笑地对教练说:“我一辈子都会记住那个母爱的声音,它跟你平日里说话语调,实在太不一样了……”
  后来,唐国梁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女儿,就把孩子送回大连老家,让母亲照看。这样李琰一家人分居三地:丈夫继续留在美国工作;她长期驻守北京首都体育馆,一间简易的房间,办公住宿两用;公公婆婆带着女儿住在东北。每隔几个月,爷爷奶奶会带着女儿来看望妈妈。“每次见到女儿,我都觉得又长大了,小孩子长得快,不常见,所以每次见面都感觉又大了,又大了。”李琰经常带队出国,根本无暇照顾女儿:“其实我也不要求很多,如果一天训练结束后,能看到她,就太幸福了,可是……”李琰说:“我肯定会错过女儿的成长阶段,但我会在假期好好陪她,也会经常跟她通电话,女儿特别乖,特别可爱。我相信,将来她知道了妈妈在这段时间所做的事儿――带领中国队在2010年冬奥会上夺金,她会为我骄傲的。”
  李琰素以训练严格著称,队员们背地里都叫她“后妈”,她说:“我这个‘后妈’没白当,在帮她们训练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对她们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们学会了感恩,知道了其他人的帮助有多重要。”■
  (责任编辑/谭玉先)

推荐访问:速滑 金牌 教练 李琰:女子速滑的金牌教练 速滑教练李琰 速滑教练李琰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