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写的正是“富二代”】写富二代的书

  美国两个惊天大案的凶手,都与一本书有关,这本书叫《麦田守望者》。写作这本书的作家,1月27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一岁。他的名字叫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1980年12月的一个晚上,当马克・查普曼掏出手枪指向约翰・列侬――这位著名的摇滚乐歌手时,枪上盖着一本《麦田守望者》。查普曼向列侬开了五枪后,不慌不忙地坐在街道边,读起了塞林格的小说。他告诉警察:“这本书是写我的。”查普曼在监狱中发表声明称“我希望有一天你们都能读一读《麦田守望者》,我今后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因为这本非同寻常的书里有许多答案”。
  四个月后,里根总统遇刺。罪案现场,警察在凶手小约翰・欣克利的口袋里,同样发现了一本《麦田守望者》,书已被翻得破烂不堪。当然这并不是一本专门陪伴凶手的书,它同样陪伴过无数卓有成就或循规蹈矩的美国人。从这两个极端案例,可看出它对美国年轻人的影响之深。
  塞林格虽然逝去了,但对于世人仍然是个谜。他的生活经历简单,中学和大学都没读完,二战时应征入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和阿登战役,战后回到纽约重新写作。在陆续发过几个短篇小说后,1950年7月,《麦田守望者》的出版使塞林格一举成名。
  不久,他便买了一块带小山的土地,隐居到新罕布什尔州的乡间。他住在山顶的一座小屋里,四周都是树木,竖着高大的铁丝网,网上装着警报器。他似乎在践行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梦想,“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屋,在里面度完余生”,不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他的书房,是一间只有一扇天窗的水泥斗室,每天早上8点他就带着盒饭入内写作,直到下午5点半才出来,家里任何人不得打扰他。人们想拜访他,要事先递送信件,陌生人被他拒之门外是常事。他极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不接受媒体采访,即使出现在附近小镇上,也几乎不与人说话。几十年里,媒体要找到一张他的照片都很困难。
  他在《麦田守望者》出版后,十多年里只出过三个中篇和一个短篇,1970年后便不再发表作品。《麦田守望者》的成功,让塞林格完全衣食无忧,这本小书至今每年在美国销量仍有二十万册以上。
  《麦田守望者》故事很简单:一个屡被学校开除的少年,以自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在纽约街头游荡了两天的经历。他或在街头流浪,或在小客栈和夜总会中出没,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本性善良,却孤独愤世,在他眼中成人世界是极端虚伪、无法信任的。他唯一的老师是个同性恋者,校长虚伪势利,“假模假式”成为他指称这些成人的专用词。他讨厌沉迷女色和酒精的人,自己却酗酒、抽烟、打架,甚至找妓女。他不想过浑浑噩噩的日子,但又找不到出路。最后,只能以这种自我放逐的方式,逃离了学校与父母。
  在《麦田守望者》之前,美国文学总是将童年理想化,孩提时代永远是快乐而天真的。塞林格的作品,使“成长”染上了一些悲剧的色彩。二战后的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国内财富激增,中产阶级增多,社会异化现象严重。因为冷战,政府对内采用的是政治高压政策,国内矛盾激化,危机四伏,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功利主义气息,民众理想幻灭,出现信仰危机。有人把美国的这个时期称“懦弱年代”。
  小说主人公霍尔顿只有十六岁,很像今天的“富二代”。他出身富裕家庭,但内心矛盾、精神空虚;他渴望找到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但没人能给他指导。他既是叛逆者,也是一个受害者。
  从着装谈吐到思维想法,霍尔顿的出现都是一次颠覆,年轻人认为这本书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塞林格因此成为美国战后一代的代言人。是逃避?还是面对?成为一代代年轻人总要探讨的话题。孩子们期望从社会中获得的是真诚、爱与善良,而道德沦丧与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总是把孩子们带离这些珍贵的价值。可以说,这种成长的无奈与迷茫,至今仍然困惑着年轻人。这本书对我们了解今天的“富二代”,仍具有启示性。
  几十年来,人们只要谈到社会对儿童自然纯真的破坏,就会想到塞林格这位孤独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想到书中的那道“悬崖”。“悬崖”上是孩子们纯真的童年,“悬崖”下则意味着世故的深渊。或许塞林格想永远守住自己的童年,所以他最后选择了逃避那个成人世界。■

推荐访问:塞林格写 塞林格写的正是“富二代” 塞林格写的正是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