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坛以诗歌为主的作家【荣登文坛最高领奖台的“业余作家”】

  文坛“万奖之王”又爆大冷门      每年10月上旬,是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的颁奖时间。各奖项中最热闹又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当属被视为世界文坛“万奖之王”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归属。由于负责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从不提前公布提名者名单,加上该院有投票权的十八名院士向以行事诡秘和决定惊人而闻名,因此,每年的“折桂者”究竟是谁就成了吊足人们胃口的“头条新闻”。
  在2009年的评选结果揭晓之前,照例有不少媒体或研究机构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提前作出预报。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博彩公司也围绕这一主题忙得不亦乐乎。但一如往年,此项“猜谜游戏”的众多玩家们又纷纷以失败告终。
  欧洲中部时间2009年10月8日13时,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面对各国记者用瑞典语、英语和德语宣读了评委会的决定。令所有到场记者感到惊讶的是,最终得主不是此前外界预测的那些“热门”,而是生于罗马尼亚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她将独享一千万瑞典克朗(约合一百四十三点六万美元)奖金,并将于2009年12月10日受邀参加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仪式。
  本来,对于近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言,爆冷门早已不是新闻,但2009年的这一结果却被许多业内人士(包括德国文学界)认为属于“冷门中的冷门”。从德国人的角度来说,他们原本没有理由去质疑――十年前,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众望所归地捧回了诺贝尔奖;五年前,同样操德语的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意外获奖,再加上赫塔・米勒,十年间,德语文学收获了三个诺贝尔奖。但是除了格拉斯那一次毫无悬念及大的争议之外,后两次都令人大跌眼镜,富有批判精神的德国人无法接受名实不副的奖项,即使是诺贝尔奖。
  当然,话说回来,米勒此番文坛折桂,也不能完全说成“滥竽充数”。据报道,自2009年年初以来,瑞典文学院的评审团接到了二百余位作家的提名。米勒能从这么多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说明她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作为小说家、诗人、散文家,米勒迄今为止已先后出版了二十二部著作,其作品也曾获得德国批判文学奖、克莱斯特文学奖、弗兰茨卡夫卡文学奖等好几个文学奖项。只不过与大名鼎鼎的作家君特・格拉斯相比, 米勒只能勉强称做“小有名气”。有专家评论说,米勒更像是德国文学界的“局外人”,在欧洲文学圈子里也只能算得上是“业余作家”,因为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作家,平时还需要打工维生。非但公众对其相当陌生,德国文学圈对她也谈不上熟悉,就连米勒本人之前也从未想过瑞典文学院会把这一奖项颁给她。据报道,米勒在得知自己获奖后连呼意外, 她通过其出版商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说 “我非常吃惊,现在仍然难以置信”。
  值得一提的是,米勒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十二位女性获奖者,也是2009年继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之后再次出现的女性获奖者。
  
  因祸得福,文学新人“一炮走红”
  
  媒体在介绍米勒的身份时,都提到这位女作家是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尽管这一出身曾让米勒遭遇困厄,却也成为其日后成功的基础。
  1953年8月17日,米勒生于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尼特基多夫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所在村庄是罗马尼亚的德语区,其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少数族裔。事实上,这为她日后的写作与融入德国创造了条件。
  米勒的父亲二战期间曾在纳粹德国的党卫军中服役,她的母亲受到这段不光彩的历史牵连,二战后曾被罗马尼亚政府关进劳改营,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给米勒以后的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973年,米勒进入蒂米什瓦拉大学,修读德国社会文化和罗马尼亚文学。1976年大学毕业后,会两种语言的米勒在一家工程公司担任翻译工作。据米勒自己回忆说,1979年,罗马尼亚国家安全部门看上了她的才华,想邀其合作做间谍,但她拒绝了,之后她遭到报复,被公司开除。随后几年里,没有固定职业的米勒陷入困顿之中,只能通过在学校、幼儿园当代课教师,或者做德语家教谋生。为了生存,她嫁给了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
  在公司任职翻译期间,米勒就萌发了当作家的梦想。1982年,米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第一部文学作品――名为《洼地》的短篇小说集,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的艰苦生活,但该作品在出版时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米勒不得不偷偷地将手稿带到国外。1984年,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得以发行,居然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德国读者的热烈追捧及文学界的重视。一夜之间,这位刚满三十岁的年轻女作家成为文坛“新星”。紧接着,米勒又以罗马尼亚语写作了《沉重的探戈》一书。之后的法兰克福书展上,米勒在那里公开发表演讲,反对罗马尼亚的管治方式。她还曾直言不讳地批判东德作家和秘密警察的合作。因此,她的作品被禁止在罗马尼亚出版。1987年,失去工作的米勒与丈夫瓦格纳一起逃到西德。
  在随后的日子里,她获得了德国以及海外诸多项目资助。米勒于1995年荣膺德国写作与诗歌学会成员以及其他一些荣誉。1997年她因为德国笔会吸纳了一些历史不清白的东德成员而愤然退出。
  米勒现居住在柏林,其作品包括小说、诗歌和随笔等。代表作品有《洼地》、《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又译为《呼吸秋千》)、《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
  
  恰逢机遇,多种因素助她成功
  
  人们常说“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对作家米勒来说,被其视为创作源泉的生活则必须加上“时限”――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即米勒在罗马尼亚度过的岁月。虽然米勒二十多年前就离开了她的祖国,然而她三十四岁之前的生活经历却成为其写作生涯中巨大的财富和源泉。米勒曾说:“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生活便是在罗马尼亚极权统治下的那段经历。德国的生活非常简单,而就在几百公里外,便是我那些过去的记忆。”
  米勒的作品较多着墨于政治现实和社会底层的现状,描绘罗马尼亚下层人民的凄惨生活。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决定中说,米勒“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用“一无所有”来形容米勒小说中所描述的人物的境遇,不仅指在物质上被剥夺了财产的人群,更要命的是这些人还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和权利。
  在宣布评奖结果的记者会上,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在解释授奖理由时曾说,米勒用多元化的语言,通过文学作品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成长环境及后来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感悟,用凝练和率直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
  专业人士评论说,米勒的成功在整个德国文学史上可以认为是极为特别的个案。她之所以能够在德国文坛获得声誉,一个重要原因是她的跨文化背景。所谓“跨文化”就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学习经历的作家所创作的作品,最重要的是有不同政治体制下的生活经历。她本是西欧后裔,却出生在东欧;经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这种经历让她可以更好地展现东西方之间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和融合。以米勒的第一部作品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文学界正流行着一股浪潮――外来者的文学,而米勒的作品也属于此。她生活在罗马尼亚,经历、视角和生活在德国本土的作家不一样,更加多元,于是她的作品就成了当时德国文坛的新宠。如今,“跨文化”写作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一种潮流,米勒受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青睐也就不奇怪了。
  米勒获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其作品很关注政治体系。尽管离开罗马尼亚已经二十多年,然而压迫与流亡、放逐与极权却仍然成为其小说和诗歌的主命题。米勒曾这样说:“当我离开的时候,我打包了自己的过去,并且意识到极权统治在德国仍旧是一个尖锐的话题。”从各项标准看,米勒确实非常符合近年诺奖的评审倾向:移民作家、对极权的反抗,作品产生过争议等。诺奖评奖委员会也表示,对米勒写作时“少数民族语言运用的独到性”以及“字里行间的道义感”甚为推崇。
  当然,米勒的才华也是助她折桂的重要因素。她的文笔灵动、诗意,这从其作品《黑色的大轴》中可见一斑,小说开头写道:“井不是窗也不是镜子。向井里望久了,常常会望进去。那时,外公的脸就会从井底升起,停在我的脸旁。他的双唇间是水。”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恩格隆德曾称赞说:“她善于用短句,缓缓地铺陈出宏大的历史场景……我认为她的作品总隐藏有一股难以置信的力量,她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即使你只读了一半,你也会立刻知道这是赫塔・米勒的作品。” 由于米勒文学上的功力,以及直接用德语写作,使诺奖评委们看起来不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都对米勒有利,所以她最终获奖也算顺理成章。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指出,在德国主流文学界眼中,米勒写作的主题――专制社会中的人性,早就是老掉牙的内容了。即使米勒获奖,也无法掩盖其作品的小众特点――她的头脑,还生活在那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时代,她的文学世界里,依然充满了无家可归的迷茫和绝望。
  
  争议蜂起,一石激起文坛千层浪
  
  当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刚揭晓时,大部分人想说的第一句话是:“赫塔・米勒是谁?”因为即使在西方,米勒也算不上一个有影响力的作家。她的书只有四本翻译成英文,其中两本还是随笔。德新社评论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赫塔・米勒的文学造诣足以获得诺贝尔奖”。
  尽管瑞典文学院方面对米勒获奖表示“应无可争议”,但从各方反应看,许多人都对此结果表示诧异,连评审小组内部也有指责之声传出。现年五十二岁的恩格隆德是文学奖评审小组中最年轻的成员,2009年6月接替恩达尔出任常任秘书一职。作为评选人之一的恩格隆德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这种“以欧洲为中心”倾向亦有微词,他曾公开表示说:“在大多数语种里,都有作家应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不认为我们寻找欧洲人得奖是个问题,但我们的确有这个倾向。欧洲人比较容易对欧洲或以欧洲传统为基础所写的文学有深刻体会。这才是诺贝尔文学奖真正的问题所在。”
  德国作家托马斯・布鲁瑟西曾以半是调侃半是嘲讽的语气写道,近年瑞典文学院评奖的思路很有特点:那些广受大众欢迎的作品是不可能获奖的,那些最知名作家也是不可能获奖的,发掘那些并不为人所熟知的“伟大作家”,似乎才是评委们最想做的事。诺贝尔文学奖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文化沙文主义的游戏――只有那些符合评委胃口的作家才能获奖,其他的都被排除在外,这种做法已经严重影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
  对中国公众来说,赫塔・米勒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字。不单是一般读者不知道,国内德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对她也知之甚少。若不是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位幸运的、在罗马尼亚出生的德国女作家恐怕还要到很久以后才会为中国人所知晓。■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