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趣的议论文素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257-01          地球是人类之家。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都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人类之间的交往、旅行、商业活动、信息传递,以及国际关系都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进行的,因此,地理知识是人们经常的和必要的知识。但是由于人们对地理学科不了解,在中学教学中,把地理一直视为副科,不受青睐。加上高考又不纳入考试,更冲击了地理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这给中学地理教学增加了更大的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做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1 注重抛砖引玉�   这里所说的“砖”即是指一课之始的引言。引言虽不是正文,但却关系到学生对新内容的兴趣。是否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出来,这同教师所讲的引言关系甚大。因此要想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应下一番功夫,精心设计好引言,精心设计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唤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如,讲到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移动的问题时,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在南美洲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厄瓜多尔,它的首都基多有一座两丈多高的赤道纪念碑。碑顶的地球仪上有一道从东西两方一直连到地下的赤道线。有一年春天,一个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看到石碑的附近有一口井,阳光可以直射到很深的井底,而且井边没有一点影子,他立即将此奇景拍下来。照片冲洗出来后他发现自己在匆忙中忘了记下拍照的日期。同学们你们能帮他推算出他是在何日何时拍的这张照片吗?为什么?”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议论,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被吸引过来了。�   2 使难懂的内容简单化�   也就是说,在如何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讲述一些较复杂的原理这一课题上,进行探索。�   如,讲述关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时,应这样处理:夏天的早晨,太阳照着大地,那时我们到河边去游泳,觉得河岸上的沙滩已经被阳光照得很暖,但是河水很凉。到了晚上,太阳早已落山,我们再到河里去游泳,就觉得空气已较凉爽,河岸上的沙石也变凉了,但是河水还保持着温暖,为什么河水在早晨经岸上的沙石凉,在晚上比岸上的沙石暖呢?那是水的受热和散热都比沙石来得慢的缘故。�   这样处理,对于解决地理学基本学原理与学生可能接受性之间的矛盾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3 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地理科学具有强烈的空间性,而我们人力所能及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有许我的事物是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这就需要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如,在讲太阳高度角对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时。先这样来打个比方:“同样大小的两个面团,一团做成了馒头,另一团做烙成了一张薄饼,从表面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待学生答后接着问:“然后取出同样单位面积大小的一块,请你品尝,你吃到的馒头多呢?还是烙饼多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觉得很有趣,而且很快就答出来了。然后再引出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角这一正文,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4 使理论性的知识实践化�   地理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解决、解释实际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抓住机会,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如,在讲天气一节时,如果正遇冷锋形成降水,就让同学们注意降雨前后的天气变化、收集天气预报资料、观察天气特点。�   再如,讲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让同学们搜集目前人类影响气候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   5 恰当引用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富于想象、充满激情、语言精炼优美、朗朗上口,恰到好处地运用,不仅能点缀课文,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从趣味中获得知识,加深印象。�   如,在讲授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以利用著名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诗句:“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浅显易懂,清楚地说明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这一地理现象。�   又如,讲授我国有色金属的主要产地时,可以编成这样的歌谣:“钨产南岭与大余,锡矿山嶂盛产锑。铜仁汞,个旧锡,修文淄博皆有铝。云东川,赣德兴,两地铜矿皆有名。锡铁山,水口山,两个山地产铅锌。”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总之,地理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感情作为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爱地理课,爱地理知识,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推荐访问:兴趣 老师 是最好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谁说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