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的真实性经不起推敲 鸿门宴

  一、项羽是一位有思想、有谋略的人物,怎么能放弃消灭沛公的最佳时机呢?如若说他怕此时杀掉刘邦恐陷己于不义,就和他后来的杀义帝之举自相矛盾了。此为一疑。      项羽并非真如小学生教科书上所说的,是那么一个头脑简单的人物。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原来的各国贵族趁机迎立新君,国家实际上重新分裂为六国。在秦攻打赵国之际,赵国求援兵,群雄起而救之。楚令尹宋义故意拖延观望,企图坐收渔利。项羽对其不满,向将士们慷慨陈词道:“我们是来齐心协力攻秦的,他宋义却久久停止不前。时值荒灾,百姓贫困,士兵们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宋义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而不去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是想利用秦军的疲惫。那样强大的秦国去攻打刚刚建立的赵国,其结果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势力就更强大。到那时,还能谈得上什么利用秦国的疲惫呢?”
  这段话可是有理有据,很能激起士兵情绪的。在演讲结束后的一个早晨,项羽在参见之时就将宋义斩于军帐之中,而且还找了个其罪当诛的理由――“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所以楚王密令我处死他。”
  为了永绝后患,他还派人去追杀了宋义的儿子。
  巨鹿之战时,他破釜沉舟,激励士气,终于击败秦军。
  这些事例,无不体现出项羽是一位有思想、有谋略的人物,并非是在关键时刻会心慈手软,“有妇人之仁”的人,也绝非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如此之项羽在接到曹无伤的线报后,勃然大怒,怎么能经项伯的嘴巴一张一翕,怒气就烟消云散,放弃消灭沛公的最佳时机呢?如若说他怕此时杀掉刘邦会遭人诟病,恐陷于不义之地,那么这就和他后来的杀义帝之举自相矛盾了。此其一疑。
  
  二、一个小小的参乘,能那么容易就闯入主帅之帐么?足智多谋、极力主张消灭刘邦的亚父范增最起码也得准备着两套备用方案,怎么会这么轻巧地就放弃了呢?按照他的才能,他应该能想到要把刘邦带来的人“安排安排”的,张良怎么会如此之顺利地就把樊哙找来了呢?此为二疑。
  
  再说宴会上的事。
  项庄听从范增的安排,欲借舞剑娱乐之时,击杀沛公于座上。适时,作为不杀刘邦的一方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其身来保护刘邦,一时间筵席上刀光剑影,鸿门宴到达了高潮。由此也得出了一个成语,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在此紧急时刻,张良出帐去搬救兵,将樊哙叫来。樊哙持盾带剑闯帐。在司马迁的笔下,这么几句话,就将樊哙送入了军帐之中――“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
  一侧,一撞,作为项羽的军帐之门就这么不中用,被一个卖狗肉的两下就打开了,玩笑未免开的有些大了。
  项羽再怎么不济,也不能容许一个小小的参乘乱闯吧。主帅之军门,防卫应当是非常森严的。哪里有一个卫兵被撞倒地就算完了的,守卫之人怎么也不会就是一个吧,其他的卫兵看见自己的兄弟倒地,那还不一拥而上,哪里轮得到樊哙又是喝酒又是吃肉,还慷慨一番,把项羽弄得很不好意思――“未有以对”――没有什么话说,还给他赐了座呢?
  再者,足智多谋、极力主张消灭刘邦的亚父范增也不会就只安排一个项庄进去舞舞剑就算完事了,最起码他也得准备着两套备用方案,怎么会这么轻巧地就放弃了呢?按照他的才能,他应该能想到要把刘邦带来的人“安排安排”的,张良怎么会如此之顺利地就把樊哙找来了呢?此为二疑。
  
  三、刘邦借如厕之名溜出来之后,被项羽派去叫刘邦回来的都尉陈平为什么没有了下文?
  
  经过樊哙这么一折腾,宴会紧张气氛得以缓和。刘邦趁机借如厕之名溜了出来。
  在刘邦出来之后,项羽就派都尉陈平出去招呼刘邦抓紧回座,继续喝酒。
  史家写到这里,表述很是模糊不清。只是一句带过,没了下文。
  没有写刘邦是如何应答陈平的。
  陈平自己好像也没有了言语,他也许可能是被樊哙推到粪池里去了,否则怎么会没有音信了呢?
  司马迁把项羽这头扔到了一边,倒是去详细描写刘邦、张良、樊哙几个人在商量逃不逃,如何逃的问题。
  这边陈平没有回军帐,一定是在边上呆着,就能听任他们逃走吗?很是令人生疑。更何况刘邦这招金蝉脱壳又怎能瞒得过范增?虽然项羽在开始之时曾答应项伯,不杀刘邦,但当项庄舞剑之时,他没有阻止项庄,也没有阻止范增。这最起码能说明项羽是处在中间摇摆立场的,对于范增要做什么持的是听之任之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亚父的范增是有机会安排这一切的。然而偏偏没有任何动作和下文了,难道范增喝醉酒晕过去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后面有一节写到他头脑非常清醒地拿剑击破了玉斗,还骂了项羽一句。此为又一令人生疑之处。
  
  四、司马迁这样做,有难言之隐么?
  
  就鸿门宴这一段来看,主要表现了刘邦的善于应变、聪明机灵,能充分发挥其属下的才能,为己所用,预示着其必然要取得胜利;展示了项羽“竖子,不足与谋”的一面。总体来说,有赞美刘邦、丑化项羽之嫌疑。
  其情节从剧本的角度来说,波澜起伏,动人心弦,不过,读后却令人疑窦丛生,相当一部分的情节和细节都经不起推敲。
  在史学家相互矛盾、闪烁其辞的背后难道隐藏着什么不可言说、无法付之于纸面的秘密吗?这是我们不可知的。也许这也正是史家的高明之处,故意弄出这么一段漏洞遍出、令人生疑的文字来,让后世的人们来推测其背后的内容。
  不过,若联想到司马迁所生活的时代,也许就能让人有所理解了。他生活在汉朝,那是刘邦的天下,他食的是刘家的俸禄。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写起人家的历史来总得有点顾忌吧。虽然他很想秉笔直书,但曾遭宫刑险些丢了性命、身心受到巨大伤害的他,下笔时是不能不有所顾虑的。此外,他将最终未成大业的项羽――汉高祖的主要对手列入本纪,与汉高祖平起平坐,本身就已经违规了。无论你怎么喜欢项羽,总也得给刘家的高祖抹点粉吧。于是,他手下的笔就这么歪了一歪,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段旨在褒刘贬项的鸿门宴来。
  当然,这只是本人臆想。至于司马迁本人心意如何,我就不知道了,只有他本人才能说得清楚。可惜的是,他在完成《史记》后就不知所终了,再也没有留下什么文字。又因时间久远,缺乏相关的文字资料,看来只能是悬案一桩了。

推荐访问:鸿门宴 推敲 经不起 鸿门宴的真实性经不起推敲 经不起推敲 时间经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