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临床辨治]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048-01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导致患者心悸,甚至晕厥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并见,严重者可有心胸闷痛、喘促、肢肿少尿、晕厥。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早在《金匮要略》中已有用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记载。心悸的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常因情志变化、精神紧张、劳倦、失眠等因素诱发,脉象表现可数可迟,或有结代等异常脉象。临床上笔者在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时,首先将其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心律失常两种。
  1 快速型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心失所养,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基本方:生黄芪、党参、生地、麦冬、玉竹、五味子、丹参、珍珠母、生龙齿。口渴者,加天花粉、石斛;心烦易怒者,加黄连、山栀;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便秘者,加生首乌、望江南。
  典型病案:朱某,女,69岁,2007年1月4日初诊。
  心悸、胸闷5年,加重3月。
  既往有冠心病、房颤史,平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麝香保心丸,近3月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夜寐艰涩,善恐易惊。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结小数。
  辨证分析:心气不足,运血乏力,心血瘀阻,痹阻心脉,时感心悸、胸闷;心阴亏虚,血不养心,入夜艰寐,善恐易惊;气虚清阳不升,清空失养,头晕时作。治拟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佐以活血化瘀通络。拟方:黄芪15g,党参15g,生地15g,麦冬15g,玉竹15g,葛根30g,赤芍15g,水蛭6g,白龙齿30g,枣仁9g,夜交藤30g,郁金15g,天麻9g,丹参15g,川芎12g,钩藤15g,白芷12g。
  二诊(2007.1.18):头晕减轻,心悸时作,情怀不遇,舌质红,苔薄白,脉结小数,宗前法。原方减葛根,加合欢皮15 守方随证加减服用6月,心悸、胸闷、头晕、善恐易惊消失,眠安。
  2 缓慢型心律失常
  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以阳气虚衰,宗气不足,胸阳失旷,阴寒内盛,瘀血痹阻心脉所致,治疗宜振奋胸阳,温经散寒,化瘀通痹。基本方:制附子、细辛、生麻黄、桂枝、生黄芪、党参、降香、路路通、丹参、红花、白术。胸闷痛者,加元胡、薤白;头晕耳鸣者,加白芷、藁本、川芎。
  典型病案:张某,男,59岁,2009年8月11日初诊。
  胸闷心悸2年,伴夜寐欠安。
  时感胸闷心悸,早搏时发,目眶唇色晦暗,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再寐,神疲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暗,苔白腻,脉缓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早。曾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慢心律、心律平)效不显,遂自行停药,求中医诊治。
  辨证分析:元阳亏损,宗气不足,胸阳失旷,神疲乏力,胸闷心悸,早搏时发;心神失养,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再寐;脾失健运,不思饮食。治拟益气补元,温经通阳,养心安神,活血利脉,佐以健脾化湿。拟方:生黄芪24 党参15 炙甘草12 制附片9 细辛3 生麻黄9 桂枝12 降香9 枣仁9 夜交藤30 合欢皮15 丹参12 葛根30 红花9 苍白术各15 白豆蔻6后下 14帖
  二诊(2011.8.25):服药后睡眠较前改善,食纳增,胸闷心悸减轻,早搏仍发。舌质暗,苔薄腻,脉缓结。上方加苦参12、茶树根15以纠正心律失常。守上方治疗1年,胸闷心悸消失,早搏未发,纳平眠安,口唇及目眶色暗明显减轻,心电图未见异常。
  不论快速型心律失常还是缓慢型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均与气虚有关。《灵枢.决气》云:“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医权初编》亦云:“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均指出了阳气的重要性。阳气虚衰,心气的推动、温煦作用减弱,由虚致实,寒凝、痰瘀痹阻,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治疗时应执简驭繁,抓住疾病的本质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卫生局编.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5
  [2] 丁斗,董晓君.气元论在胸痹心痛证治中的病因病机规律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169-170

推荐访问:心律失常 临床 心律失常的临床辨治 心律失常发作时怎么办 心律失常的基本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