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贫困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八条对策包括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农村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初期的全国扫盲运动,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1949年全国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文盲率更是高达95%。经过几次大规模扫盲,至1964年,先后有一亿多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部分义务教育学校还未达标,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有待优化,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还很低,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农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本文主要从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现状分析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力度的缺失和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育贫困地区教育素质教育思考 对策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尤其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但人力资本存量少,劳动力优势无法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上个世纪下半叶,世界经济的发展证明,降值降价最快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增值增价最快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的大幅度升值,在反贫困地区应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重视人力资源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只有把对贫困人口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战略来对待,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教育问题非常重视,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投入上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有目共睹的明显绩效。但由于农村的教育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加,而政府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落后、薄弱。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也有差距。同时在教育方向上单一,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的多方面要求,更不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有用人才。农村的发展对整个中国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在农村,特别是老区贫困地区的教育相对于其他地区更显薄弱,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对于国家整体发展非常重要。农村教育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
  第一,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的重点在农村,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农村。义务教育法自1 986年颁布实施24年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上世纪90年代初,义务教育的普及率为40%左右,到现在,99%的地区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由过去不到6年提高到如今的8.5年;青壮年文盲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10%左右下降到3.58%。20年来中国经济腾飞被誉为“世界工厂”,如果没有义务教育的普及做基础,提供强大的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做后盾,那是不可想象的。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投资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仅提高0.1百分点;如果人口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可提高0.36至0.59个百分点;.如果普及初等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可提高0.35至0.59个百分点。两者的综合作用可提高人均GDP0.7至1.18个百分点。另据一项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指出,1998年与1990年相比,西部地区教育创造的GDP增量达158.50亿元,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8%。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了明显的提高。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目前在城镇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达8800多万人。在大量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占较大比例。2006年末,农村常住人口中劳动力总资源5.3亿,农村住户户籍劳动力中离开本乡镇外出务工人员1.3亿,其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1%。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现状问题随着我国政府和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教育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峻。
  1、农村学历教育存在严重的不足。农村的办学条件差、公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工资收入低、待遇差。在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积累阶段上与城市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别。城镇人力资本积累目前基本上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普及初等教育阶段。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普及状况也不容乐观。虽然官方统计的全国小学教育的普及率已高达95%以上,但由于城乡教育差异明显存在,农村教育实际普及率低于城市,而在范围广阔的农村,小学普及教育又存在地域差异。在贫困农村地区,小学学生流失量较大。连同未入学的适龄儿童计算,全国每年有501万农村儿童或游离于小学校门之外或未能受完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以小学教育年限为6年计,则又意味着6年中全国农村有近3千万适龄儿童会沦为文盲、半文盲状态。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忧虑。农村初中教育普及率不高。农村初中教育的普及水平更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相关。近年来,农村初中教育引人注目的问题仍是流生问题。初中流生问题不仅反映于贫困农村地区,也反映于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初中学生流向各类企业,沦为新时期的”童工”。
  2、农村缺乏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据有关部门抽查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员仅占8.1%。据资料显示,农村每万人中只有大学生0.87人,有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仅为万分之一左右。占国民生产总值30%的乡镇企业却只占人才总量的7.3%,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农民高等学校,农民中专专业学校,农民技术培训学校,远远不能适应全国9亿农村人口的需求。
  3、农民素质低
  (1)农民不适应高科技农业发展。农民只能从事一些很简单的操作。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凭着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经营着自己的那一小块地,不注重吸收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实现科学种田。此外,对农业产业化等先进生产方式存在不信任感。
  (2)农民向大城市转移存在障碍。由于社会现代化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多,从而从土地中游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市的高收入水平,吸引了这部分人员,他们纷纷到大城市打工。但是教育质量如此之差,他们的素质又如此之低,以致不适应高度现代化的大城市生产、生活,大量人员成为无业游民或打道回府,继续当自己的农民。就是留下的也是以出卖体力劳动为主。这虽然也存在城市排外的各种政策性原因,但主要是农民本身素质不高造成的。
  (3)农民向小城镇转移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发展小城镇等县域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但是,如果农民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或者具有一定的素质,就不能适应小城镇的生产、生活,也就不能顺利实现向小城镇转移的目标。
  4、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大。
  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下的城乡教育差距令人惊心,城乡教育的差距体现在软硬件设施以及整个教育水平的全方位差距。经费方面城乡教育投资不公平。有关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用在农村的只有23%。而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中,70%在农村。教育投入的不均衡,导致教育质量的巨大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又会引发受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5、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仍然很低,贫困地区尤为明显。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低2.87年;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47.62%,文盲人。口8.74%;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水平的比例不足1个百分点,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
  6、贫困农村儿童失学问题不容乐观。
  2006年末,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3-15岁儿童失学率为7.1%,重点村为7.9%。重点县有27.4%儿童失学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32.4%儿童是因为自己不愿意上学。
  7、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依旧短缺。
  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一方面表现在以校舍和设备为代表的“教育硬件”,不足。很多贫困地区学校还缺少图书室、实验室、音乐美术室、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和场地等等。有的学校即使有远程教育设备,但使用难、维修难;有的学校资金短缺、无法承担高额的上网费用,致使大量的电脑设备难以充分使用。另一方面,师资力量匮乏。目前扎根我国农村任教的主要人员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公办教师、代课!教师、少部分的中师和师专毕业生,农村教师的平均学历明显低于城市教。师,知识结构也相对老化。
  8、教育质量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很薄弱,很多教育内容与农村实际状况相差太大,涉及农业技术知识的内容很少,造成很多农村学生毕业以后升学不成,种田不会的局面。据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0.4%,仅及城市居民比例3.19%的1/8。据抽样调查,农业劳动力中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16.4%;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合计占被调查人数的7.3%。
  第二,解决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研究发现,孟加拉、印度、摩洛哥、巴基斯坦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8个国家在内的12个国家,最贫困的40%家庭中年龄在15-19岁的孩子有一半以上没有上过一天学。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贫困指数密切相关,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往往更易于受到收入波动的影响,而且也不易于通过信贷或其他收入来源而应对风险。国家统计局对我国扶贫重点县的统计结果表明。贫困指数随着学历的提高而下降,所以,我国应对贫困地区教育问题深入思考并有相应的解决对策。
  1、努力改变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带来教育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就把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的“三大差别”列为发展目标。近两年,又把“三农”问题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村人口基本保持在8亿多水平上,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1%。在这个庞大的人口群中,其中的中小学生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农村的教育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从受教育的情况来看,农村人口中低学历的比例远远高于城镇人口中的低学历比例。农村人口上重点大学的人数也在逐年减少,仅以清华、北大、北京师范大学为例:2002年农村学生考上清华的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大为16.3%,减少2.5个百分点;北师大的为223%,减少5.7个百分点。但考上非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在逐年增加。因为重点大学一年的学费要2~3万元,一般大学的也要一万多元。这对农民来说,不借债是无力承担起这笔学费的。现在虽然有“希望工程”、贷款上学等助学措施,但数量有限,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一上学难题。小学、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收费国家是严格控制的,也有相关法律保障。但对幼儿园和高中等非义务教育收费相对就比较高。特别是重点高中,分数线定得比较高,分数不够,就要收取”择校费”。2002年,我国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率为58.33%,有40%多的初中生不能进入高中学习,其中除一部分进了各类职业学校外,大部分流入了社会,其中农村孩子占多数,这对社会也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随着社会对高学历的要求,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成为我国最重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这个差距在逐年拉大。相反,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一般都在非农业部门就了业,很少的回了农村,有的甚至举家外迁。这样,由于教育的落后和知识的缺乏,穷的地方越来越穷,形成了恶性循环。全国现在还有7560万农村贫困人口,这对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是极其不利的。
  2、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学校的布局极需调整。
  由于农村分布面广、学生多,过去基本上是一村一所小学,一个乡一所中学。经过历年来对教育的各种名目的“验收”、“评估”,对学校的硬件建设都有严格的指标和要求。农村过去实行的是县、乡、村三级管理,各级政府都对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成了农村中“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近几年来,农村人口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是学龄儿童高峰期已过,上中小学的学生相对减少;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把孩子带出去上学了;三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纷纷外出创业,卓有成就,举家进城,在城里建房上户;四是外出务工的女孩子在外结婚,带出了一批人。这样,原有的好多学校就被闲置起来,现在只能几个村合办一所小学,两个乡合办一所中学。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口高潮、教育高潮的兴起,相应地出现了教师高潮。一方面大量招收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大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专业训练,对现代的科技知识和现代教育思想接受相对迟缓,都是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一些代课教师更是心顾两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加上农村小学场地、设备的限制,音、体、美、计算机等科目形同虚设,更谈不上现代化的教学和素质教育了,而农村学校的布局需加强和调整。
  3、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农村小学教育健康快步发展,更新意识是关键。从上到下,从地方行政领领导,到具体学校校长教师,到家长学生,都要先从思想上过关,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基础,这应该成为小学教育的重心。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比如:现在我们教育上每年都要进行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就很好地起到了这个作用,多给校长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机会以开阔视野更新理念。二是学校通过办家长协会或教育听证会等方式,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沟通,以形成教育共识,合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广泛实行教师聘用制,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基本稳定。要鼓励现有的农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历提高培训考试,提高学历层次。健全学校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活动、互帮互学活动。在提高教师文化业务素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师德建设,在广大农村教师中开展热爱农村教育、热爱农村学校、热爱农村学生的教育活动,开展提高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以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师德素养。
  4、强化法律责任,建构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费制”的实施,规范了学校收费,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同时也限制了学校收入渠道,使政府投入成了农村教育税费投入的主渠道。为此应通过强化教育投入法律责任,建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强化政府责任,重点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改变当前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比例过低、作用过微的状况。此外,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要向农村倾斜,可适当调整非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及富裕地区的投入比例,用于增加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二是调整农村偏僻地区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健全政府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制度。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以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建立和完善新的投入机制以确保农村教育工作正常运行。进一步加大各级县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严格执行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以使县级政府真正承担起应尽的义务。要遵照《教育法》中“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规定,由县级政府实行教育经费单独预算,建立专项教育转移支付,加强农村教师工资的管理,逐步完善各项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工资的按月足额发放。重新核定各乡镇中小学运转所必需公用经费的最低支出水平,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教育成本核算制度,确定合理的师生比例和班额标准,确定合理的行政管理和教学消耗的比例,确保农村学校日常运转所需公用经费。积极实行教育经费公示制度,农村中小学经费的筹措、分配、使用情况必须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人大和纪检部门必须加强监督检查,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向人大报告教育经费使用情况。与此同时,要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化解农村学校的债务,积极向上争取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发展的建设资金,以确保农村中小学的“安全”运作。
  5、坚持公平原则,不断缩小农村教学的差距
  必须坚持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原则,依靠国家的政策大力扶持农村小学。一是在充分考虑自然村距离和生源多少的基础上,分析学生上学的安全和经济等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规划设置学校网点,力争方便家长和学生。二是应尽快取消办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实现县城以下城乡教师、生源、物力财力投放的公平性、平衡性,以利调动乡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积极性。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的机会是改变贫困地区.贫困面貌的关键,只有把对贫困人口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战略来对待,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1)、统筹城乡资源,提高贫困地区师资力量。要采取特殊政策吸引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优秀教师到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任教。要鼓励城市、县镇公办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援教,并作为晋升高级职务、参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逐步形成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探索建立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保证农村学校补充到高素质的新教师,形成良性循环。
  (2)、调整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的结构,向贫困地区中小学倾斜。我国高等教育缝赘占总经费的比重过大,、而中小。学比侧过小,尤其是贫困地区中小学经费少之又少。没有在制度上保证贫圜地区获得满足其基础教育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经费。因此,要大力增加中小学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确保贫困户子女有机会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加技能,从而为他们长大后摆脱贫困打下基础。
  (3)、要建立健全资助贫困生就学的制度。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接受义务教育的学业。农村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各级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开展多种关爱活动;同时强化济困助学服务,充分发挥企业家、民间扶贫基金会、慈善协会的优势与作用,加大对农村儿童的帮扶力度。
  (4)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是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的投资。发展教育不仅比国家直接投资安排贫困农户就业使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更快,更经济,而且使劳动转移就业范围更广阔。这就要求建立与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结构,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即让大部分完成一定阶段学业的孩子能够转入职业中学或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掌握其就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外出务工的需要。
  针对人口转型期与产业转型期农村教育的新职能,大力发展村职业教育有关研究人员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者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者占0.13%,而没有经过职业技术培训者竟高达76.4%。这些数字充分说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在此情况下,应对农村职业教育规划作出明确要求。努力建设县乡两级职业技术教育网络,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后的继续教育问题得以解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的提高。从全局上看,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大量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条件,是尽快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可缺失的重要战略举措。
  重视区域经济优势与农民教育的整合,发展富有区域特色的农民教育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多各地多以乡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形成各自的农村经济产业区域,各地区要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产业特点发展富有区域特色的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保证。
  (5)重视农村学前教育价值,农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学前教育在农村长期以来因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未能得到重视和发展致使相当数量的乡、村两级农村教育中学前教育名存实亡。农村教育有许多落后的问题,但真正最落后的莫过于学前教育问题。我们都在喊”要从娃娃抓起”,但对于农村娃娃这一未来国民主体却从未有人提出过要“从娃娃抓起”。而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教育正是娃娃们身心发展、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初期阶段和群体环境教育的第一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农村娃娃的将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不可舍弃、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不抓娃娃的农村教育只能永远是先天不足的教育。在现有条件下,应当由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标准和实施细责,由乡、村两级政府负责投入,由教育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建设一个覆盖乡镇、村的农村学前教育网络并使其健康发展
  我国人口目前仍大量集中在农村,因而城市化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因此,现阶段的乡镇仍将是现在和今后几十年农村更为现实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而据2000年普查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达54%以上,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民仅为0.4%。由此,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仍是任重道远。解决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与人文知识普及是长期和高投入的工作,只有重视和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地区的高质量教育问题,人口素质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也为我国政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石!
  参考文献:
  [1]《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温家宝,刊于《人民日报》2011年9月9日02版
  [2]《贫困地区为什么办不出好教育》记者樊未晨刊于《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8日http://www.省略
  [3]《贫困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罗小兰(著)2008年6月出版,I S B N:9787802480537

推荐访问:贫困地区 对策 农村教育 解决贫困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贫困地区农村青年创业问题思考 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