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人格_试论周恩来的崇高人格精神

  摘要: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独特优秀的人生品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他丰富而鲜明的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周恩来把自身修养、民族气质、时代精神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理想人格与共产党人光辉品格的完美结合和集中体现。
  关键词:周恩来 崇高 人格精神
  
  周恩来是一代高德伟人,他的一生不但功勋卓著,彪炳史册,而且人格高尚,世代敬仰,在人民心中树立了永不磨灭的人格丰碑。周恩来的崇高人格高尚人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高远大的理想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执著信念
  
  1、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
  早在青少年时代,周恩来就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希望自己能“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有一次上修身课,学校魏校长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啊?”周恩来出语不同凡响,庄严地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南开求学时期,周恩来的爱国思想更加强烈。他多次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呜呼!处今日神州存亡危急之秋,一发千钧之际,东临同种,忽逞野心。噩耗传来,举国骚然,咸思一战,以为背城借之一举,破釜沉舟之计。一种爱国热诚,似已达于沸点。”在《多难以固邦国论》的作文中,周恩来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声疾呼同学们肩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做挽救民族危亡的中流砥柱:“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弱冠请缨,闻鸡起舞,吾甚望国人之勿负是期也。”1917年9月,周恩来在赴日留学前给同学郭思宁题词:“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之时。”既是给同学题词,也是自勉,鼓励自己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不久他在旅日日记中写道:“盖现在人的,总要有个志向。平常的人,不过是吃饱了,穿足了便以为了事。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在周恩来看来,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以“救国救民,尽力社会”为己任。
  2、坚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不渝信念
  在周恩来看来,只有志向坚定、持之以恒,才能够将理想转变为现实。在留学日本期间,周恩来广泛接触各种新思潮,“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俄国革命的实践和马克思、列宁的理论深深地吸引着周恩来,使他产生新的认识。1920年11月,为了进一步探求革命真理,找出一条正确的前进道路,他远涉重洋,奔赴马克思主义的故乡――欧洲。通过对各种思想和文化进行推求比较以后,最终认定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的学说,认定马克思主义是“能够解决世界乱象”的唯一“救时良方”,也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救世良方”。从而作出了一生最重要的选择: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在给觉悟社社员李锡锦、郑季清的信中写到:“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它宣传奔走。”五十多年来不管革命遭受多大的挫折也从未动摇过周恩来的这种政治信仰。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周恩来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信念一经确立,便坚信不疑,矢志不渝,即“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二、尊重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和诚以待人的交友之道
  
  1、对待父母报恩意识浓厚,尊敬孝顺父母
  周恩来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报恩意识非常浓厚。希望在自己长大之后,报答父母和长辈的养育之恩。他在旅日日记中写道:“佛说报恩为无上,我连恩还未报,又怎么能够成佛呢?俗话说得好:‘人要有志气。’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以安他们的心,也不枉人生一世。”1938年5月,因家乡陷于日寇铁蹄之下,周恩来将父亲接到身边,本想以尽孝道。遗憾的是,这种父子天伦之乐的时间仅过了四年,周恩来的父亲周劭纲突然中风,送医院抢救无效在重庆病逝,父亲去世时,周恩来因病正在医院动手术。周恩来出院闻讯后,在父亲的灵堂前失声恸哭,悲痛之极,竟昏倒在地,令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为了表达对父亲的一片孝心,他甚至不顾医生的劝阻执意出院,坚持拖着未痊愈的病体,为父亲守灵。他从重庆致电毛泽东,告知父亲去世的消息,表达自己的悲痛心情。“主席:归后始知我父已病故三日,悲痛之极,抱恨终天。当于次日安葬。不敬父母。不忠不孝,那算什么共产党员?”在信中,周恩来丧父的悲痛及自认为未尽人子之责的懊悔禁不住溢于言表。周恩来在旅日留学期间,将养母在少女时代写的诗文带在身边,经常焚香拜读:“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了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地要留下来。”
  2、以诚相待的交往之道,结交天下朋友
  大概是从小失去亲人、四处漂泊的缘故,周恩来十分看重友情,喜欢并善于广交朋友:“余性恶静,好交游,每得识一友,辄寤寐不忘。”他认为朋友可以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友为励,益奋吾志”,因而与朋友交往是人生的一件快事。周恩来不仅有“划一个最大圈子”的气慨、胸襟,而且还有善于广交朋友的办法。在交友时,周恩来主张以心交心,贵在知心,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他少小即“善交游”,“挚于友谊,凡朋友公益事,无不尽力”。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之后,则更自觉地把他与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地广交朋友。从国内的各党派到各阶层到国际上各国家政党各阶层,无不尽力结交。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周恩来的朋友是最多的,他既有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又有情深意挚的同志情,还有因感于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从对手变为朋友的。对于友情,新四军军长叶挺对周恩来曾有这样的评价:“周公总是那样的关心人,了解人,帮助人。”“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作为一名领袖与伟人,周恩来与人交往最显著的特点是:待人以诚。这是他在尖锐复杂、风云变幻的革命斗争中能够很好地团结人、教育人、影响人的重要原因,也是其赢得全国人民爱戴的重要因素。
  
  三、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高尚情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忍辱负重
  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周恩来。在党和共和国的历史上,在中国革命的复杂环境中,处在党内斗争漩涡中的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总是忍辱负重。正是由于周恩来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才一次又一次消弭了党内的磨擦和分裂危机,挽救了国家和民族。立党为公、相忍为党,这是周恩来毕生所恪守的信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一片混乱,党的事业和广大人民生活再次陷人沉重灾难之中。在这种复杂而艰险的环境下, 周恩来长期处于极其艰难的领导地位。但周恩来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尽可能地挽救危局。他既要维持经济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保障广大人民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的稳定;又要审时度势、殚精竭虑地保护大批老干部和文化、科技工作者。当时他的处境是艰难的,如同“在荆棘中潜行,在泥泞中苦战”但他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人苦海谁入苦海”的悲壮而英勇的气概,毅然投身到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去。这是周恩来在非常时期为党作出的特殊贡献。
  2、甘当人民的公仆,默默地无私奉献
  翻开周恩来的著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无不闪烁在各个篇章的字里行间。他深情地说:“假如是对人民,我们要如对孺子一样为他们做牛的。要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爱,有所为。” 他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他明确指出:“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他要求干部“以人民的疾苦为忧。”在周恩来看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宗旨和天职,因为中国共产党站在“为绝大多数人民的最高利益着想的人民立场”“我们的国家机关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是决心为人民服务的”。
  长征途中,周恩来亲自为战士挑脚上的泡,将自己省下的仅剩的半碗青稞面分给战士泡水喝,为病重的战士让担架等都传为佳话。在解放战争中,他亲自抬担架,飞机遇险时他毅然将自己的降落伞让给无伞的叶挺女儿小扬眉。在文化大革命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是周恩来对党和人民事业赤胆忠心、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周恩来晚年患重病期间,他以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以超人的精力和毅力,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持着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运转。他说“我为革命工作的日子不多了,要抓紧时间多做点工作。我们要像蚕一样,把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贡献给人民。”周恩来正是以他的这种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赤胆忠心和献身精神所形成的巨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树立起了周恩来精神的风范,而这些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周恩来的崇高人格内涵不仅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说,中华民族所有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所有的高尚情操在他身上都有完美的体现,周恩来是受世人敬仰和学习的楷模。周恩来人格所具有的魅力,正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和需要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2]苏叔阳:大地的儿子一周恩来的故事[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第20页.
  [3]周恩来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第46页.
  [4]周恩来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
  [5]周恩来致中共中央书记处并报毛泽东的电报,1942年7月17日.
  [6]不尽的思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2页.
  [7] 沈丹英,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8]周思来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

推荐访问:周恩来 崇高 试论 试论周恩来的崇高人格精神 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 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