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者御寒有妙招_御寒怕冷吃什么药

  全身怕冷型   此型以年老体弱者和20~40岁女性多见。患者全身怕冷,常打哆嗦,喜欢开暖气、烤火或以电热器取暖,喜欢趁热吃东西,穿很多衣服,与他人形成鲜明对比。出门常低头弯腰,睡觉常蜷缩一团,且有喜夏厌冬倾向(表现为夏天精神好,出汗较一般人少;冬天精神不振);体温正常。
  本型患者可以口服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制剂和治疗原发病。前者可选用金施尔康、善存等(任选1种,每天1片)。本型患者常有贫血(以缺铁性贫血多见),如确诊可口服维血冲剂(每次1~2包,每天3次),并补充维生素C(每次200毫克,每天3次);严重者可到医院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者可口服叶酸(每次4毫克,每天3次),肌注维生素B12;患肠虫症者口服驱虫药如肠虫清400毫克或左旋咪唑160毫克,均睡前服。
  
  手足发凉型
  此型以青少年和在办公室静坐工作者多见。以静坐时明显,并随静坐时间延长而加重,伴潮湿多汗,即使戴手套、穿棉鞋也不起作用,足部发凉常上延及膝。喜用热水浸泡手足,但因躯体不怕冷,故不喜开暖气或烤火等,若由室外进入暖室内即感热不可耐。
  本型患者可选择手足药疗和使用扩张血管药等。手足药疗可用生姜煎水(生姜100克打烂加水500毫升煎20分钟后)浸泡手足,早、午、晚各1次,以刺激手足穴位,增强御寒功能;伴有手足多汗症者可用明矾水(明矾30克打碎,加水500毫升煎30分钟)浸泡手足,以减少汗腺分泌汗液;伴有雷诺氏病(手足发凉阵发性红白或青紫交替)者可口服谷维素(每次20毫克,每天3次)、山莨菪碱(每次25毫克,每天3次)和维生素E(每次100毫克,每天3次)等。
  
  易患感冒型
  此型以平素体质虚弱和患有慢性病者多见。患者在怕冷基础上易患感冒,特点为全身怕冷或为手足发凉,或两种症状兼有;怕冷-感冒交替发作,即使积极治疗也不见效,迁延不愈,但每于春暖花开后自然好转,次年冬季再度发作。到医院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抗感冒治疗可使感冒缓解或痊愈,但不能解除怕冷症状。
  本型患者可选择口服中药和接种流感、支气管疫苗。因本型在中医学多属肾阳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胖、脉沉弱或伴阳痿、不孕、心悸、气喘等,故可口服中成药肾气丸(每次1丸,每天1次)或金匮肾气丸(用法同肾气丸),或用煎剂。易感冒实际上是机体受寒冷刺激抵抗力减弱所致,故建议接种流感和支气管疫苗,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血压偏低型
  此型以消瘦老人和18~45岁女性多见。在血压偏低、全身供血不足、皮肤温度降低而怕冷的基础上,寒冷刺激使患者上述症状加重(血压多小于90/60毫米汞柱);此外还有疲惫、四肢无力以及脑供血不足所致头晕、头痛、黑朦或晕厥等症状,易误诊为感冒、鼻炎、发热、脑动脉硬化、神经性头痛等。
  本型主要是使用a-受体激动剂,如口服盐酸麻黄碱(每次25毫克,每天3次)等,必要时到医院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如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要积极治疗。此型患者还可用中药治疗,如成药补中益气丸,每次服1丸(10克),每天1~2次,以温开水送服,10天为1疗程,连服3~7疗程;或口服参茸丸,每次1丸,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1疗程,连服3疗程。也可以试用以下3个方子――
  方1 桂枝、白术、茯苓各12克,党参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服3~7疗程。
  方2 炮附子(打碎先煎)、炙甘草各6克,茯苓、干姜、白芍各12克,水煎服,每天1剂,7天为1疗程,连服3~7疗程。
  方3 党参、北芪各30克,白术15克,升麻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7天为1疗程,连服3疗程。
  《家庭医药》提醒:用药有风险,为安全起见,用前请咨询专业医师。
  

推荐访问:御寒 妙招 怕冷 怕冷者御寒有妙招 御寒怕冷 御寒怕冷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