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鸟类防卫二三策】

  在自然界,各种野生动物繁衍至今,与它们各自的护幼策略有很大的关系。哺乳动物虽然产仔少,但幼儿在母体内受到良好的保护,幼儿的成活率就很高;大都数鱼类和蛙类的护幼能力差,它们就产大量的卵,即使幼体成活率很低,也能保证种族的延续。
  鸟类也遵循了类似的策略,我在野外就曾观察到几种鸟类营巢育雏时期的护巢行为。
  
  群起攻之
  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在冬季上海的黄浦江经常被看到。该鸟5~7月份在华东沿海岛屿上繁殖,并且把巢筑在悬崖岩石或草丛之间。巢比较简陋,看上去像饭碗一样,每窝有2~4枚蛋。它们往往在地面集群营巢,巢间距最近不到一米。一旦巢区受到干扰,比如有老鹰飞临上空时,成鸟会率先发出凄切粗厉的警告声,此时所有的幼鸟就会停止求食而伏在草丛或岩石旁一动也不动。倾巢而出的成鸟发出“ku-wa, ku-wa, 或ha、ha”喧噪声,迎击来犯之敌,从而在巢区上空形成一个屏障,阻止老鹰冲下捕捉幼鸟。等到老鹰离去,各成鸥才飞回巢位,小鸟又恢复活动。
  如果人进入鸥的巢区,成鸥也绝不会逃离现场,照样集起攻击,尖叫着轮番向人发起攻击。有些成鸟表现得特别凶猛,会啄人的头。在我早年的黑尾鸥研究工作中,就遭遇过成鸥的袭击,而且被啄得头破血流。然而,近年来黑尾鸥的总体数量在下降。根据长期观察,我发现造成幼年黑尾鸥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天敌,而是夏天暴风雨――幼鸟被吹掉在悬崖下后,风雨中的幼鸟因为得不到亲鸟护暖而死亡。人为拣采鸥蛋,也给黑尾鸥带去了深重的灾难。
  灰卷尾Dierurus leucophacus Vieillot,抱窝期间也表现得十分好斗。有年夏天,我在浙江天目山实习,傍晚5:00左右,突然看到三只灰卷尾正在追赶一只老鹰,那只鹰正狼狈而逃。要知道,鹰的身体比灰卷尾要大好几倍,常捕灰卷尾为食。但在繁殖期,灰卷尾的护巢特性变得十分强烈,一旦有别的鸟侵入其巢区,亲鸟就双双飞出,并且快速掠过入侵鸟的身旁,通过喙啄、翅膀煽打等手段予以驱赶。即使面对个头比自己大很多倍的乌鸦、老鹰等强悍对手,灰卷尾依然临危不惧。
  
  孤胆“英雄”
  灰喜鹊 Cyanopica cyana杂食性,小群活动。这种鸟在园林中比较常见,常穿梭于树林间。它的巢筑在中等高度的树上,巢位离地约7~15米左右,多见于松柏林。有年6月份,我去上海植物园参观,站到一棵松树下休息。突然,一只灰喜鹊在我头顶上反复俯冲,“chep, chep, chep”,发出急切的鸣叫。我感到奇怪,抬头一看,原来在一个高约10米的松树叉上,安着一个灰喜鹊的巢――原来我侵犯到了灰喜鹊的巢区领地!这鸟之所以对我喋喋不休,向我俯冲,那是在驱赶我走,从而保护它孩子的生命安全。我赶紧知趣地离开,等到距离松树30米左右,这只灰喜鹊才返回巢中,继续安静地孵起了蛋。我感叹这鸟的勇敢,为了孩子,它居然敢对人发起攻击,而且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转移视线
  有一种鸟,叫做北蝗莺Locustella ochotensis,性情极其隐蔽,当人走到它跟前时才会突然飞起,然后落到不远处的草丛。这种鸟平时栖息于丘陵和平原地带,将巢安在这一地带较硬的草丛中,一般离地1米左右。一次,我在连云港外的车牛山岛观察一窝北蝗莺巢,巢内有二枚蛋,幼鸟尚未出壳。此时,亲鸟回巢了,一看到有人“觊觎”自己的窝,马上落下伏在草丛里,过后就在地上展开双翅,蹒跚跛行,佯装受伤的样子。它这么做,是为了引开我的视线,诱使我离开它的巢。我好奇地跟着它,等到离开巢有7米之远时,它就突然起飞逃走了。我真佩服这小鸟的智慧,它没有什么抵抗力,但为了保护后代,却能使计引开敌人,可谓用心良苦!
  乌鸫 Turdus merula Linne,常见于上海的园林、住宅小区。这是一种留鸟,喜欢把巢营建在乔木枝梢上,距离地面3~5米。巢呈深杯状,以枝条、枯草、松针等组成。就在今年5月份,我看到一只乌鸫在草地上啄到一条小蚯蚓,不过它自己没有吃掉,而是衔着飞。我猜想它要去喂小鸟,于是想知道它要飞向哪里。只见它首先飞向一枝雪松,距食源地30米左右,接着又飞到一株樟树上,约10米左右,突然又朝东边50米外的冬青飞去,接着在地上停息了一下,然后返回大樟树,最后由樟树再飞向水杉,即它巢的所在地。有意思的是,巢明明近在咫尺,乌鸫获得食物后却不直接飞向巢内,而是衔着食物绕了一个100多米的圈子。也许它察觉到我的存在对它的巢是个潜在的威胁,于是设计了这场“反盯梢”情节。
  看来,鸟似乎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馆)

推荐访问:鸟类 防卫 二三 鸟类防卫二三策 论述动物的十种防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