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生命]生命漫长也短暂是什么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父爱”。   故事的主人公叫杨成贵,解放军第8医院原副院长。   杨成贵有3名亲生子女,但他却是13个孩子的父亲。   而13个儿女中有9个先后上了大学,3个考取了研究生。
  如今,有6名子女和杨成贵一样选择在西藏默默奉献,让如歌的生命在雪域高原鲜艳绽放。
  
  八一前夕,我在西藏日喀则全军海拔最高的陆军第8医院见到了59岁的杨成贵。他刚从珠峰脚下的边防连队巡诊归来。眼前的他满头青丝中夹杂着些许白发,干瘦的脸上挂着两朵“高原红”,清澈透明的眼神透着坚毅。
  已经从副院长位置上退下来8年的杨成贵没有选择回内地颐养天年,而是以一名普通医者的身份,继续行走在雪域高原。他说,已经过惯了西藏的生活,能为边防官兵服务是他最大的快乐,就算退休了,医院返聘的话也愿意留下来继续干!
  孩子们有了新的生日
  1972年,已当兵5年的杨成贵被推荐到军医大学学习。4年后,他被分配到解放军第160医院(现解放军第91医院)。
  1980年冬的一个早晨,杨成贵在医院门口,听到一名婴儿沙哑的哭声。寻声而去,他看到一名在襁褓中奄奄一息的男婴,检查发现才满月的婴儿患有中耳炎,且已化脓穿孔。杨成贵没有迟疑,当天就将婴儿抱回家。孩子的病一天天好起来,可他的亲生父母始终没有出现。驻地也没有孤儿救助机构可以送,杨成贵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收留下来,并取名杨桃。
  杨成贵先后从医院抱回10名患有各种生理疾病或还在襁褓中的弃婴,家里有了5女8男,他成了13个孩子的父亲。他先是全力给孩子治病,后将他们抚养长大,一晃就是30多年。细心的杨成贵在一个小本上记下了每个孩子当时抱养的情形,为每个孩子取了名字,并把抱回的这一天作为他们新的生日。多少年来,杨成贵对13个儿女一视同仁。
  “准军事化”的家庭管理
  杨成贵的严厉是出了名的。孩子们上幼儿园时,就接受严格的“军训”,会齐步走,会自己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上小学、中学时,起床、洗漱、睡觉、做作业、课外活动一律听营区的军号声行动。无论谁犯了错,都要给“处分”登记。父亲的这些“准军事化”管理方式,尽管有些生硬死板,甚至过于严格,却让子女们都养成了跟父亲一样的品格和美德:勤奋节俭、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敢于担当。
  当然,在孩子面前,杨成贵也有柔情的一面。高尔基说过:“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儿女们一直记得父亲温暖的大手、谆谆的教诲,懂事的他们也用优异成绩回报这份伟大的父爱,交上了一份份漂亮的答卷:几年间,9人先后考取了大学,3人还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全都参加了工作,其中4人在部队。左邻右舍都说:“老杨家门口的灯笼愈挂愈红了!”可儿女们深知,这一切来得多么不易,渗透着父亲杨成贵的多少心血啊!
  团圆年里的幸福泪
  山为地之极,兵乃人之杰。1999年,年近半百的杨成贵又作出了一个出乎人意料的决定,主动申请进藏,来到全军海拔最高的西藏日喀则陆军第8医院,发挥自己在骨科、外科、心理学科方面的专长,为高原边防军人充当“健康卫士”,这一干就是12年。
  到西藏工作后,杨成贵和儿女们天各一方,只能靠写信、打电话架起儿女与父亲之间爱的彩虹……这么多年,就算工作再忙,杨成贵没有忘记对子女们的教育,既叮嘱他们学好文化,又教他们做人的道理。逢寒暑假,儿女们就会到西藏相聚,那是最幸福的时刻。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生长着一种沙棘草,抗严寒,抗缺氧,生命力顽强。杨成贵也把自己比作生长在雪域高原上的一棵沙棘草,并对即将参加工作的子女们说:“你们要有到艰苦的地方去接受锻炼的志向,我先去,你们后面跟着来啊!”
  在父亲潜移默化的感召下,先后有6名子女大学毕业或从部队转业复员后选择在西藏工作,今年参加高考的儿子杨磊也执意报考军校,到西藏追随父亲的脚步。
  然而,儿女们最担心的是父亲的身体,毕竟杨成贵年岁已高,又在海拔近4000米的雪域高原。我们打开杨成贵的工作本看到,他每周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除了在医院坐诊专家门诊和定期到边防巡诊外,每周六要到驻地孤儿福利院、扎什伦布寺巡诊,每周日下午还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室义务坐诊。
  今年春节,13个子女从四面八方赶回郑州的家里团聚。在部队40多年,尤其是杨成贵到西藏工作后,全家人就没有一起过过团圆年。更为难得的是:正月十四日是杨成贵59岁生日。那天家里很热闹。席间,在长子杨强的提议下,13个儿女一起来到爸爸面前敬酒:“感谢父亲和母亲一起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成才立世的根本,祝爸爸生日快乐!”这一天,平时滴酒不沾的杨成贵破例将孩子们敬的酒一饮而尽,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推荐访问:如歌 生命 如歌的生命 生命如歌话剧 生命如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