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文学作品教学的误区:创作文学作品要走出家门

   一个时期以来,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备受重视,而人文性却被忽视,直到最近几年才引起特别关注。现在新编语文教材虽然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数量,但不少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步入了文学作品教学的误区,使人文底蕴严重流失。如何走出文学作品教学的误区呢?
   一.要突出文学作品的生气和灵性,切忌用解题方式鉴赏文学作品
   不少教师由于急功近利,追求考试的高分,使文学作品鉴赏课变成了习题课,把本该是最生动、最形象、最具感染力的文学作品教得枯燥乏味,令人生厌。这种做法对于应试也许有效,但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角度看,从加强文学作品教学的初衷看,那是大错特错了。
   如有位老师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只是把课后练习、基础训练和学生手中两套资料中有关这一课内容的题目和答案念给学生,就算完成了这一美文的教学工作。却不从个体审美体验出发去“拥抱”作品,而把全部精力用在传授答案上,用冰冷的解剖刀把一篇篇美文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悲哀!
   文学作品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感悟。应当突出作品的生气和灵性,即使是训练也应注意训练方法的科学性。训练方式可以以口头表达、书面描述等形式从多方面对作品进行鉴赏评论,引导学生对作品或质疑,或比较,或推想,或假设,而绝不能搞封闭式的标准化形式。如果将标准化试题引入文学鉴赏,那就“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莱特”,学生的个性就会被扼杀,这样文学教育就不是培养个性的摇篮,而是扼杀个性的屠宰场了。
   二.要营造宽松的鉴赏环境,切忌照搬现成资料
   古诗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学作品的魅力正在于它表意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文学作品欣赏应该允许差别的存在,应该考虑学生理解的差异性,不能强求鉴赏结果的一致。鉴于此,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给学生心灵的自由,包容学生的“异端”思想,鼓励他们各抒已见,尊重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利,让他们勇于质疑、勇于探索。
   可我们现在一些鉴赏类选择题的答案,基本上是照搬鉴赏辞典上的原句,这使得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也只能照搬教参或有关鉴赏文章的原话,不敢越雷池半步。
   文学作品教学应该有一种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既然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有自主权、创新权,甚至应该允许他们适度“胡说八道”。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多阅读,不能在学生阅读之前只介绍一家之言,为学生定下阅读的基调。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启发学生对作品进行多样理解,让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自己比较,自己鉴赏,自己吸收,自己消化,最终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三.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切忌架空分析
   文学作品,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历史名著,学生对其往往有时代的隔膜,较难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这也影响了他们阅读鉴赏的兴趣。若我们能将文学作品还原于其产生的时代,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那么,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那些作品内在的思想意蕴。如果文学作品鉴赏课,教师只是大讲特讲,架空分析,追究花样上的翻新和表面上的热闹,那就忽视了文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例如教学古代借景抒情性的散文、诗词等,我们不妨让学生换位思考,把自己幻化到当时作者所处的境地,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去揣摩当时周围的环境和作者的心理状态。就像自己亲身经历了当时的一番风雨,用发自肺腑的情感将诗文用自己的话语诵读出来,其效果肯定非同一般。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配以适当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更为有利的教学情境。比如观看电视录像,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分角色诵读,扮演作品中的各类形象;若有条件,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观摩等。总之,要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深处,踏进优美的文学殿堂,去探求静谧而又神圣的文学之魂。
  
   王均江,教师,现居湖北竹山。

推荐访问:文学作品 误区 走出 如何走出文学作品教学的误区 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文学作品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