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恐怖分子拉登 拉登与恐怖分子的终极武器

  拉登有那个玩意儿吗   邮购是商业社会发展起来的最直接的销售方式,尽管有时候邮购的物品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11月18日,《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在网上搜索到差不多50条“9・11”事件以后的玩笑文章标题:“嗨,本,需要核弹吗?我给你邮购一颗吧。”其实,在“9・11”以前,这样的文章一直存在,有些人甚至还详细描述了核弹的种类、威力和价格。
  这听起来像是个笑话,但这种笑话也有不那么可笑的时候。在“9・11”以前,一条在不那么正式的渠道传播的新闻是:美国洛杉矶的一个名叫吉姆的核工程师看到杂志上有一条邮购广告:出售原子弹,价格两万美元。所有人都会把它当成一个超级玩笑,但吉姆把钱寄去了,不久,他收到了寄来的提货单,货物名称是原子弹。吉姆觉得这个玩笑开大了,但他把搬回家的箱子打开以后,核专家的知识告诉他这真的是一颗原子弹。匆忙赶来的反核专家和警察运走了吉姆买来的那个玩意儿。接下来,所有人对此事守口如瓶。
  这条新闻存在不少疑点。不过,在报纸和杂志上登广告卖核材料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2000年8月,据英国《卫报》报道,一直致力于核武器开发研制的巴基斯坦为了赚取更多外汇,不仅在报纸杂志刊登整版广告推销核材料,而且还声称将来巴基斯坦的销售将不只限于在白沙瓦市的一些偏避街道上搞地下活动,而将大张旗鼓地进行。当然,巴基斯坦并非没有意识到核材料扩散的严重性,该国政府曾明确规定,购买者必须能够证明其购买核材料完全用于和平目的,而且不将其再转卖给第三方。
  巴基斯坦政府当时甚至希望这种“透明化程度很高”的做法至少能够赢得一些赞许,巴基斯坦信息部部长对《卫报》说:“这是我们致力于在核问题上实现透明化的一大反映,我们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出现任何暗中进行的核交易,这也是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合法的核公民的举措之一。”
  虽然有时候并非都这么公开,但真实的交易一直存在。1984年,在意大利警方截获的一个做军火生意的掮客的文件中,就有卖给第三世界国家的三枚原子弹、1000公斤铀和34公斤钚的记录。
  既然一切都这么简单,那么,拉登是否拥有核弹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对于这个问题,知道答案的人从没有在公开场合确认这件事,不知道答案的人则一直在猜测。过去10年里,无论是发达国家政府报告还是情报专家,都一直警告说本・拉登从没有放弃制造原子弹的意图。尽管正式报告的数量不多,但类似报告不断出现。《耶路撒冷报告》杂志在199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宣称本・拉登拥有几个手提箱式原子武器,《纽约时报》在1998年的文章中也报道说一名本・拉登的助手曾在德国因被控企图购买高纯度的铀而被捕。《时代》杂志在1998年年末采访本・拉登时,曾问他打算把原子武器用在何种用途,拉登回答说:“购买武器来捍卫伊斯兰教教义是宗教上的义务。如果我能获得这些武器,我会感谢真主使我有能力履行这项义务。”
  英国《泰晤士报》2001年11月14日的报道更加深了人们的疑虑,该报说他们的记者在基地组织驻喀布尔的一个总部里发现了核装置和其他致命性炸弹的详细设计图。这些文件用阿拉伯语、德语、乌尔都语和英语写成,上面列出了关于导弹、炸弹和核武器的具体设计方案。
  不过,设计方案除了说明拉登对核弹的兴趣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现代社会,搞出来这样的设计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技术。正如尼克松所言:“防止核战争浩劫的可靠途径是销毁一切核武器。但是,完全的核裁军只是一场无法实现的梦想。原因很简单:核武器的道理简单。政府、恐怖分子以至大学本科生都了解制造核武器的物理原理。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都能够获得制造核武器的原料。”
  已经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早在1960年,美国政府进行实验,就请过三个刚从物理系毕业的学生,让他们用从公众渠道获取的资料研制一颗原子弹。结果,经过两年半努力,他们成功提出了可行性制造方案。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相关资讯流入公众渠道,设计出新的核武器制造方案容易多了。目前,一个夸张的说法是,如果你熟悉互联网和资料检索的话,设计原子弹的知识储备有高中水平也就够了。
  设计不成问题,核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无论如何,可以确信的一点是,如果本・拉登获得了足够造原子弹的材料,造出一颗原子弹并不难。困难之处就在于获得足够的材料。情况表明,拉登也确实没有闲着。去年,由于爆炸案被起诉的前基地成员阿法德勒作供时指出,萨利姆1993年协助拉登购买核武器。据透露,阿法德勒曾与一名苏丹前高官会面,商讨以150万美元购买高浓缩铀的问题。阿法德勒表示,他被带到一个地方,检查一个怀疑载了浓缩铀的一米高、并有南非标记的金属罐,然后他带同有关交易文件会见萨利姆,并由萨利姆批准这份文件。
  另外,自从1993年以来,有消息称拉登集中向前苏联的地下军火商购买核武器,他的支持者曾与车臣游击队开会,计划以3000万美元和两吨鸦片换取20枚核弹头,然后把核弹头改造成小型“手提箱核武器”。以色列情报人士向美国《时代》杂志透露,拉登支付了200万美元给一名哈萨克男子,该男子承诺两年内向拉登提供一个手提箱式的炸弹。
  在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中,惟一值得欣慰的好消息是:设计制造原子弹的方案和走私核材料是一回事,而要把它造出来则完全是另外一件事。而且,在令人色变的这些买卖中,有些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对于一种传说中能让萨达姆或者卡扎菲在一夜之间拥有原子弹并且制造工艺也要比目前西方所使用的简单得多的化学材料,美国能源部一篇标题为《红汞: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文章是这样描写的:“这是拿些假冒的材料,起个深奥莫测的名字,然后再夸张其词吹嘘一通,迎合某些人的需要而编织成的一场拙劣的骗局。”
  “基地”组织能否制造核武器?
  史蒂夫・菲特在《核查核裁军》一文中设想,在实现彻底裁军之后,如果某个国家决定撕毁裁军协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制成核武器?根据伊拉克的经验,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没有多少或完全没有现存核基础设施的条件下,生产裂变材料并制成一枚可用核弹头,需要5年或更长时间。
  从“9・11”事件来看,恐怖分子更善于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设施,发达国家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可用于核武器计划的现有民用核设施。如果某个发达国家拥有核电站或大型反应堆,或者有现成的浓缩铀厂可用,则生产大量裂变材料所需的时间只要一到两个月。在获得核裂变材料后,可以马上转入生产核武器。
  然而相对于通过不法途径获得核武器,生产制造核武器就困难得多。1942年,美裔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在芝加哥首次实现了链式反应,为研制原子弹提供了实验根据。原子弹的结构设计原理是使处于次临界状态的裂变核材料在瞬间达到超临界状态,并适时提供若干中子引发链式反应。这种超临界状态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将2~3块处于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通过爆炸产生的高压力迅速合拢,形成超临界状态,根据这种原理设计的原子弹通常称为“枪式”原子弹。另一种也是通过爆炸方式产生高温高压,压缩处于次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使其密度迅速升高,从而达到超临界状态,采用这种原理制造的原子弹又称为“内爆法”原子弹。由于采用“内爆法”生产的原子弹在完成核爆炸的过程中,起爆控制器、雷管、高速炸药和核装药需要同时起爆或动作,安装设计精度要求很高,所以必须经过核实验。对恐怖组织来说,进行核试验根本不可能,因此不需要实验就可以使用的“枪式”原子弹是其制造和生产核装置的惟一可行方式。
  “枪式”原子弹设计简单,起爆可靠。美国投向日本的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就是这种类型的原子弹。尽管这种原子弹受装药上的限制,当量不可能很大,核装药的利用效率也很低,但对于恐怖组织来说,如果能将一个此类小型核装置在城市中爆炸,已经足以达到惊人的杀伤和恐吓效果。
  微型核武器:大国的发明
  根据美国能源部和国防部于1997年末公布的材料,美国在60年代曾研制过一种重量很轻的核装置。美国能源部解密办公室的罗杰・赫瑟证实,从1963年到1989年以来,这种重量仅60磅的小型核武器一直是美国核武库的一部分。这至少从理论上证明,恐怖分子所期望的东西是存在的。
  然而,叫嚣要使用这类武器的不仅仅只有恐怖分子。科恩长期以来都是有区别地使用小型战术核武器的拥护者,他至今还坚持认为,如果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使用小型中子弹,美国将很快获得胜利,在海湾战争中科恩又提出同样的观点。然而无论是约翰逊政府还是老布什政府都否决了他的建议。美国人科恩是小型中子弹的发明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派往位于洛斯・阿拉莫斯的曼哈顿计划部工作,战后他在兰德公司当核武器分析家,并于1958年提出中子弹的技术和军事概念。科恩认为,小型核武器已经存在并将在世界范围内扩散,除非美国立刻采取行动,否则下一次主要冲突的胜负将由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小型核武器的部队来决定。科恩在一篇题为《即将来临的中子弹的威胁》一文中指出,美俄科学家利用新技术研制成的纯聚变弹可以做得很小。换句话说,能够获得这种武器的将有可能不止美国一家。
  在老布什时代,美国国会通过立法禁止试验、发展或贮存小型核武器,克林顿政府仍遵守这一法律。一年前,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研究所(LANL)和俄罗斯阿尔扎马斯在双方设施上联合进行了约16次这种实验并获得了成功:热核燃烧过程与中子弹发生的过程极为相似,燃烧氘氚混合气体产生中子。这种装置不像美国研制的中子武器那样需要有传统的“有效触发器”,不需要钚和其他可裂变材料。新型纯聚变装置可以做得很小,甚至最后会成为能用公文包提走的炸弹,从而成为恐怖分子反抗美国政府的理想武器。由于核不扩散条约(NPT)没有要求监控和禁止氚的生产,而制成一颗新型中子弹大约仅需要一克氚,因此,这种由美国和俄罗斯发明的新型中子弹也许有一天成为恐怖分子获取的首选目标。
  纯聚变武器与新的核扩散危险
  微型中子弹是恐怖杀人武器小型化的终点吗?根据一份新报告《对于热核原子反应的危险寻求:为纯聚变武器而进行的爆炸聚合研究的潜力》,如果美、法、俄继续推进某些实验室核试验计划,如LLNL的“国家点火装置”(NIF)将会导致纯聚变武器的发展,从而构成极为严峻的新核扩散危险。
  阿琼・马基雅依博士是设在马里兰州的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也是本报告的作者之一。他说:“纯聚变武器是核武器的设计者长期以来的一个梦想。从前的热核武器需要钚或高浓缩铀来启爆氢弹部分,但纯聚变武器将不需要任何一种裂变材料。当前核扩散的最大障碍是获取高浓缩铀或钚。与此相比较,聚变武器中使用的氢同位素氘和氚要相对容易获得。另外,对这种核原料的核查也将更困难。更重要的是,由于聚变武器尺寸小、无放射性,它们极有可能更容易被下决心使用。”
  过去十年内等离子体物理和各种制造技术的重大进展,为纯聚变武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一旦“点火装置”在实验室获得证实,纯聚变武器的研制将变得难以遏制。更糟糕的是,由于纯聚变所用的材料目前属于较低的控制范围,许多相关的文献不保密,因此更加容易被恐怖组织所利用。《等离子物理学》杂志1995年11月号刊登了约翰・兰迪题为《间接驱动实现惯性约束聚变和点火与增益靶物理学基础》的文章,详细阐述了点火物理学、脉冲成形和内爆动力学等相关高技术,直至“国家点火装置”(NIF)和点火靶等问题,并且类似的文章在网上可以轻易查询到全文。恐怖分子也许并不是最有能力制造恐怖的,离开了介于正与邪之间的现代科学技术,他们也许只是会嚎叫的狼群。在对恐怖主义的军事打击下,本・拉登和“基地”组织也许被看作是恐怖的总和,而在他们的蒸发过程中,新的恐怖也许正以正义的名义隐蔽地滋生。

推荐访问:恐怖分子 拉登 终极 拉登与恐怖分子的终极武器 拉登911恐怖事件 拉登恐怖分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