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网络文学发展之我见】网络文学之我见

  摘 要:本文论述了当下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促进网络文学发展需要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文学;人文精神;网络批评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18-01
  从90年代初映入人们眼帘,时至今日,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十余年。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显然网络文学借由网络这个强大的平台,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果。
  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文学的创作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人人可参与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写作欲与阅读欲,真正地把读者与作者的关系紧密连接起来;此外,网络文学虽仍以语言媒介为主体,但其同其他艺术形式和电脑网络技术结合,如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网络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使网络文学的艺术形象呈现立体叠合,为读者的艺术欣赏和再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然而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也饱受诟病,学者们尤其注重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做一番比较,得出此劣彼优的结论。很多论者都认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是一种异化、弱化,认为网络文学是“快餐文学”,难登大雅之堂,使文学不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英化的色彩,坚持网络文学不再刻意坚守对现世的救赎阵地,而仅仅通过其以削平深度、淡化意义的方式完成了对大众趣味的献媚。
  首先,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需要坚挺的人文精神。“如果我们认为女性看肥皂剧其实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我们其实很难再去抵制流行文化建构了一套性别认同的霸权体。”事实上,这一矛盾不仅仅是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者所独有的困境,而且可以说是大众文化研究者所面临的普遍困境。网络文学的研究者同样面临这样的窘境。那些对网络文学持猛然抨击态度的研究者与平批评着自身往往站在大众文化外部,但这本身说明他们对自己批评的对象缺乏了解与体认,而那些承认网络文学等大众消费快感的理论家与批评家却又常常会缺失应有的批判的力度。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作为一名文学研究者理应对网络文学有内部的体认,而非重在外部猛烈炮轰。在明确这一基本立场之后,我们又必须正视网络文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使其健康发展。陈思和先生曾经将文学的“共鸣状”比喻为一面巨大的镜子,而无数的碎片和粉末正是90年代乃至今天的文学创作的本相。而做为其中之一的网络文学,在其出现至今十余年来,其创作标准的缺失,文学性的丧失殆尽,导致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的作品大量涌现,使得网络文学在当前消费语境下与其他商品一样成为市场经济中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随波逐流的一分子。笔者认为,网络文学在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应该在倡导应有的人文精神价值方面有所建树对此欧阳友权先生曾这样指出网络文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媒介和载体变了,文学的创作手段和传播方式变了,甚至文本的构成形态和作品的功能模式也变了,但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现象的价值命意没有变,文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艺术方式没有变,文学寄寓人文精神、承载人道情怀、表征人性希冀的价值本体没有变也不会变。人类把文学送进网络,不是要在此演绎工具理性,而是在一个新的场域里寻求‘诗意地栖居’方式。”
  其次,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呼唤着网络批评家。文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文艺批评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对于网络文学而言则尤为如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曾就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时特别指出要“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培养高素质,文艺评论队伍,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在大众文学兴起的背景之下,网络文学更是借助于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的联姻而充分地实行而传播途径的开放化和产品的丰富、多元化。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我们过去比较注重强调对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给予‘满足’的方面,却相对忽略或弱化了用先进的文化艺术精神价值对大众文化消费加以‘引领’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艺术生产就容易走向对大众消费需求的迁就和迎合,容易导致放弃应有的精神价值的坚守,容易滑向低级趣味。”这样的问题也反映在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批评家的作用。
  尚佛尔曾经说过一句话:“有些现代人写的书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作者的神经质状态与其读者的神经质状态合了拍。精神方面的消沉绝望,即所谓‘怠惰’,在中世纪时期它曾被称为七条大罪中的一种,在后世反而成为产生文学的一个主要来源。”想要让人们更多地关注网络文学,仅仅是通过各种炒作、戏仿等之类的方式吸引大众的眼球是不能够持久的。倘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终有一天网络文学还是会日薄西山,走向穷途末路。笔者以为,真正的能够经得住时光磨洗的还是那些具有深刻的内在品质并且能够给人们带来温暖,引发人们心灵触动从而带来精神思考的作品。网络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发展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本文受江西师范大学创新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荷]祖伦著.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曹晋,曹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98页.

推荐访问:我见 网络文学 社会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