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法国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庄严、最完美、最富丽堂皇的杰作,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竣工于1250年,它的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建筑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庄严和谐。被雨果喻为“石头的交响乐”。
  哥特式建筑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称这种建筑为高直式。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状好像一个十字,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前面的十字长翼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供信徒做礼拜用。教堂的顶部采用一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而空透。教堂的正面放一对钟塔。因此教堂的造型既空灵轻巧,又符合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建筑美的法则,具有很强的美感。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它之前的12世纪晚期和13世纪早期,教堂建筑大多数笨重宏阔,沉重的拱顶、粗矮的柱子、厚实的墙壁、阴暗的光线、巨大的空间,使一切世俗琐碎事物显得微不足道。那种沉重严峻的罗马式风格建筑强大有力,表现出一种“战斗的基督教”的姿态,仿佛为信徒提供了对抗邪恶的庇护所。而巴黎圣母院冲破了旧的束缚,它除了形式上采用尖状券形之外,在结构上还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尖拱的肋料拱顶和飞升的扶壁,这种结构使拱顶变轻了,空间升高了,光线充足了,为信徒提供了另一个不同的世界:这里门廊和窗户的布局是那么明晰、轻快,走廊的花饰窗格是那么轻巧、优雅,建筑墙壁一反过去的冰冷可畏,彩色玻璃像红宝石、绿宝石一样闪耀着光辉,那些立柱、拱券金光闪烁,这一切似乎是在宣告着天国已降临人间,展示出“胜利的基督教”的姿态。站在殿内,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让人产生一种与建筑本身一起向上的升腾感,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了信徒“与上帝对话”的地方。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流行于欧洲各地,现存的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不下两百个,但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最为著名。
  巴黎圣母院正门内为长130米、宽50米、高35米的长方形大厅,在进行盛大的弥撒时,里面可容纳一万人。教堂内的祭台中央有天使、圣女围绕殉难耶稣的大理石雕塑,侧祭台有29个。教堂回廊、墙壁、门窗布满以《圣经》为内容的雕塑与绘画,这些雕刻和绘画栩栩如生,给人的印象既雄伟壮丽,又生动活泼,既雍容华贵,又玲珑剔透。
  巴黎圣母院正面从下而上可分三层。在底层正面三座尖拱形的大门上有一排石雕立像,共28个,刻的是圣母的祖先、犹太的历代国王,被称为美王之廊。在这排雕像上层的正中央立着圣母像,她怀抱着年幼的耶稣,圣母像背后衬着直径近10米的圆窗子,恰似圣母的光环。这种窗子叫做“玫瑰窗”,是哥特式建筑的特色之一。
  底层的三个大门,左门为“圣母门”,其雕刻之精美、格调之雄浑居三门之冠;右门为“圣安娜门”,中柱雕有5世纪巴黎主教圣马塞尔像,拱肩上是圣母和两位天使,两旁是莫里斯·德·苏里主教和路易七世国王雕像;中门为“最后审判门”,中柱上的耶稣在“世界末日”宣判每个人的命运,一边是“灵魂得救者”升入天堂,一边是被推入地狱的罪人。
  几个世纪以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纪念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重大事件和举行典礼仪式的重要场所。在法国人心目中,巴黎圣母院是一块圣地,每逢星期日,成千上万的民众都要来这里做弥撒、听音乐。教堂里演奏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庄重的宗教音乐,吸引了许多游人和宗教信徒。它那精美华丽的建筑雕饰,玲珑剔透的塔尖与钟楼,五光十色的彩色镶嵌玻璃以及墙面各部位的千姿百态的雕像,使古往今来的游人都叹为观止。
  
  
  小贴士
  玫瑰窗的宏伟以及灿烂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最佳见证。巴黎圣母院直径21米的北面玫瑰窗几乎完全保存了13世纪的玻璃,刻画着围绕在圣母身边的圣经人物。面对塞纳河的南面玫瑰窗有13米高,在1737年历经重大修复。它刻画了被圣者、信徒以及天使所包围的耶稣基督。夏维利埃(Jacques Le Chevallier)在1965年重新为19世纪的透明玻璃注入原始的中古色彩,以浓郁的红蓝色调为玫瑰窗披上新装。

推荐访问:巴黎 法国 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