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西京故事》]西京故事演员表

  《西京故事》于2011年7月初为庆祝建党90周年晋京演出,1年来,先后在北京交通大学、长安大戏院演出6场,26所高校、60多位部级以上领导观看,好评如潮。值此演出周年之际,本刊特邀专家点评,以飨读者。
  人可以穷,可以被别人瞧不起,但是自己绝对不可以看不起自己。有多少人只是生活在自己那狭隘的自我空间里,强烈的自尊、自负或自卑让自己抬不起头来;有多少次与自我内心争斗后,只能给自己带来遍体鳞伤。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被誉为“陕西文化一张响亮的名片”的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于2011年推出的大型秦腔现代剧。这部秦腔大戏通过前民办教师、乡村干部罗天福夫妇从农村到西京城打饼度日,以供养在城市上大学的一双儿女,并引领他们自强不息、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真实地再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酸甜苦辣,展示了城乡文化在社会变革期的碰撞和交融,传递出对民族根基的坚守,对理想道德的呼唤,对靠诚实劳动安身立命的普通劳动者真挚、深沉的人文关怀。
  该剧具体讲述的是一个租住着数十位农民工的西京大杂院中,又迎来了一家四口“西京寻梦”人。一家之长罗天福,因一双儿女先后考上重点大学,而领着妻子一道,用打“千层饼”的手艺,支撑起了儿子甲成、女儿甲秀在西京城的“求学大业”。他们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然而儿子罗甲成却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日渐迷失,直至把一家人拖向精神几近崩塌的边缘。与此同时,这个大杂院的房主西门锁与妻子阳乔、儿子金锁,也在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中,演绎着另一番“有了钱也过不好的”日子。
  该剧编剧陈彦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他两度荣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两度荣获“文华剧作奖”,多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西京故事》与其作品《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两部现代戏以同“为普通人立传”的主旨而称为“陈彦现代戏三部曲”。 导演查明哲,现任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国内著名话剧、戏剧导演。 主演李东桥,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有《千古一帝》、《蔡伦》、《太尉杨震》、《西京故事》及传统戏《黄鹤楼》等。
  仲呈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文艺评论家):这个戏第一接地气,它是跟普通民众生活相连的,是真正的民生、民情。第二接人气,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是一出说人话、说真话、求真理、抒真情的好戏。第三接天气,体现了全体创作者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审美理想,真正传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格。它既保留了中华民族以戏曲方式审美地把握世界的优秀传统,又容纳了新时代多种艺术的有用的东西,实现了秦腔之美和其他姊妹艺术之美的美美与共,唱出了一出天下大同的颂歌。
  娄勤俭(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西京故事》把秦腔和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事情结合起来,唱出了时代的主弦律,唱出了时代的烙印,唱出了心底的反思和心灵的碰撞,唱出了民族的根和不弯的脊梁,唱出了受过的创伤和自愈的力量,唱出了社会管理正在符合人民的期望。它鼓励着年轻人,也激励大家快乐地生活,积极奋进,积极向上,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胡悦(陕西省委宣传部原部长):这是一台非常好的戏,是精品力作,看完让人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深受教育。《西京故事》关注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关注了弱势群体,表现了普通人的琐事,但在平凡中体现了伟大,在生活琐事中体现了真理、坚持、人格和尊严。李东桥扮演的父亲,传达了父爱如山的真情,这个父亲像山那么挺拔、坚强和不屈,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是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楷模。希望宣传战线的各位同志广为宣传,让这个戏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
  陈忠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西京故事》是最直接地观照当下我们社会生活的一部最鲜活最直逼人心灵的戏,它几乎是和生活同步发展的一个戏,即使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都能切近地甚至直接地感受到李东桥演的那个罗老汉的精神历程,心理感受包括快乐或者痛苦,甚至几乎到崩溃的边缘。把当代戏曲的人物写到能让人有这样最直接的感受,这就是一个成功。李东桥演得很好,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的秦腔的魅力。
  贾平凹(陕西省文联主席、作家):看过陈彦的几部大戏,《西京故事》最为感人。这部戏给人的思考比较多,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是如何对待底层百姓。陈彦的情感倾向是非常明确的,这就是作家的良知,良知不泯,一切希望就不会破灭。这个戏思考的问题很多,农民工问题、城市问题、教育问题、文化根基问题等等,能看到陈彦在创作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这个戏编得好,导得好,演得也好,是陕西文艺创作上的一个重要收获。我建议把这个成果向社会推荐,向年轻一代推荐。能有如此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作品应该珍惜。
  肖云儒(陕西省文联副主席、文艺评论家):陈彦执著地写底层,执著地写民众的道德光彩,写大爱。《西京故事》写的是农民工进城之后的人格建构问题,这是这个戏最深层的东西。由于它具有了这样的意蕴,所以直奔心灵,打开心灵,把历史变迁转化为了人格建构。陈彦的作品用文学、思想的坐标来介入生活,关注民族的民间的大美,把这种大美提炼出来让它闪光,在这种提炼大美的过程中必然要反思很多现象。陈彦的每一个戏里面都有跟一号人物构成矛盾、构成差异的人物,饱含着陈彦对当代生活的反思和忧虑,因此比较厚重。

推荐访问:西京 名家 点评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