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_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关系刍议

   摘 要: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不搞市场经济,中国无法提高生产力水平;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无法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高校如何开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为此,笔者认为,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这两门课的性质和功能,摆正二者的位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然后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作一些大胆的改进。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担任这两门课的教师,要实行“准入制”。
   关键词: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47-05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高等财经类院校,基本上没有开西方经济学(以下简称西经),而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下简称马经)作为必修课来开。改革开放以后,开始阶段是把马经作为必修课开,西经作为选修课开;1989年后就倒过来,把西经作为必修课开,而把马经作为选修课开;再后来,绝大部分高校从形式上看两门课都作为必修课开,但重西经、轻马经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说白了,就是中国高校一直没有处理好马经和西经的教学关系。
   一、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高校为什么要开设西方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邓小平有一句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这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解的第一要义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世界和中国的实践已经无情地证明,计划经济体制无法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坚守计划经济体制只能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践雄辩地证明了可以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首先应该表现在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体现在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公有化的程度高。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2]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段话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的某个历史阶段,在某些地区和国家,超越某种社会形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但仍然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前苏联和中国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不能超越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即是说,人类社会如果跳过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就不可能进入到产品经济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
   既然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一要义是建立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有赖于市场经济制度的有力支撑,西方经济学正是市场经济制度和运行的理论总结,所以我们在社会主义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是为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和实践人材的需要,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需要。
   (二)市场的魅力决定的
   在世界进入市场经济后,人类社会的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中国过去三十年里,能够从一个积弱积贫的国家崛起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这些变化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有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同一时代不同的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在市场经济或者经济的市场化方面程度不同造成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经历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产品经济的三阶段历程。显然,市场经济属于商品经济。但只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才称得上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则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市场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但只有市场上商品交换的规则成为社会普遍行为规则时,商品经济才进入它的高级形式——市场经济。
   市场为什么会源源不断地流出财富来呢?这个问题,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有过这样的描述:人类的财富究竟是怎么增长的,靠什么,就是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靠发明创造。那么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发明创造靠什么?靠劳动分工,分工越细,技术进步就越快。劳动分工的细化靠市场、特别是市场的规模。经济规模越大,市场的规模就越大,这样分工就细,技术进步就越快,因而财富经济的增长就快。反过来,财富的增长进一步提升了资产的规模。增大了规模,又导致了新的劳动分工,新的技术进步如此等等。这就是经济增长的正循环的情景。我们人类的近两百年,就是一个利用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国过去三十年,也是一个利用全球市场的过程。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我们不能利用全世界的市场,那中国过去三十年根本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就是市场的魅力所在。
   市场经济为什么会激发每个劳动者的最大能量呢?因为市场经济会实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人类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欲望。换言之,人都有自利(自利不等于自私,自私是损害他人和社会,而自利则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情况下追求个人利益)的一面。为了实现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用偷、抢的办法,那只能叫强盗逻辑;如果通过使别人幸福而自己变得幸福,也就是给别人创造价值,然后自己获得收入,追求一个更好的生活,这叫做市场逻辑。这两种逻辑,前者违法,后者符合公序良俗。二战中,日本使用强盗逻辑致富,以惨败告终;二战后,同样是日本,用市场逻辑,很快就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中国香港首富李嘉诚无一不是以市场逻辑成功的。市场魅力就是这样,你要想自己幸福,必须先给别人创造幸福。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也不能强制别人买你的东西,只能让消费者用货币来对你的商品进行投票。这样,你提供的商品必须质优价廉,通过竞争,不断创新,自由交易,实现双赢,从而推动社会前进。正如当代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说,我看到市场经济是一个普惠大众的经济,谁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最大的好处?普通老百姓[3]。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只能实行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制度。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掌握市场经济理论,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发展和繁荣中国经济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
   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计划经济的失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崛起,也无可否认地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虽然二者建立在不同的所有制基础之上,国情也不尽相同,但从市场经济这一点看是相同的,都搞商品经济,都是社会化大生产,都要提高经济效率,因而在对经济现象的描述、经济机制的设计等理论体系方面应该有许多共性。西方的市场经济已经很成熟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创造财富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它充分发挥了人类的想象力,竞争机制导致科技的迅速进步,人类历史上的科技革命都是由资本主义体制导致的,而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导致人类财富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它有三百多年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其设计并被实践证明了的是比较成功的运行机制,积累了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虽然自己也可以从头开始摸索,但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当然应该选择研究和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和成果。这一点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的时候,就认真吸取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思想成果,为我们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典范。改革开放三十三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经济学在帮助我们设计市场机制、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建立税收制度、打破行业垄断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马克思说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形成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4]当前,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在中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如果我们拒绝西方经济理论的借鉴作用,那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在国际贸易中赢得自己应得的经济利益。一句话,那就是放弃改革开放,坚持闭关自守,最后自取灭亡。要消灭私有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先保留私有制;要实现世界大同,必须先承认多元化格局的存在;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先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问世之后,牛顿的经典力学在低于光速的环境中仍然是正确的,但在宏观的宇宙领域和微观的分子领域就不适用了,就要使用天体力学和量子力学来解决问题。但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因为相对论的问世而否定牛顿经典力学的真理性。同样,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在世界没有实现大同之前,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里存在并为之服务的,而且会被那个社会形态确认为有意义的理论。即使将来实现了世界大同,我们也不可否认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的经济理论相对于那个社会形态的正确性,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涓涓细流,才能汇成绝对真理的汪洋大海,相对真理也是真理(任何一个相对真理都是对某个特定对象近视的、不完全的、相对正确的反映)。
   综上所述,无论从加快中国经济建设的角度,还是从丰富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应该包括市场经济理论),中国大学的财经类专业,必须开设西方经济学这门课。
   (四)西方经济学的内涵决定的
   西方经济学曾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过分强调了它的阶级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哪个学者敢光明正大地研究资产阶级的经济学,所以将这名字称为西方经济学。它研究的问题都是人类普遍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它的结论是建立在完整的发达的市场经济下的结论,因为知名学者大都在西方,所以称西方经济学。但是不能认为西方经济学只研究西方经济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验总结的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办法。”[4]因此,除了对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方面的考虑以外,我们还必须对西方经济学中含有的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加以借鉴和吸收。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1] 邓小平这段话,不仅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实际上宣布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搞市场经济。就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手段这一点而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验总结的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为什么要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在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中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对一个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完全正确的、非常必要的,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毋庸讳言,近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在中国高校呈现出一种被逐步淡化、边缘化、萎缩以至被取消的趋势。在中国的许多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课时越开越少,有些学校干脆取消这门课,只开西方经济学。甚至一些经济界的人士都主张把西方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中国高校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核心必修课来开,其理由是: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政治经济学是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已经认识了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用上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也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中前进的。马克思的光辉巨著——《资本论》正是运用其哲学原理,以严密的逻辑、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逐步走向灭亡,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党和国家才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载入《党章》和《宪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高校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核心必修课来开,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是为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必须为社会主义制度所替代服务的,而现在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且是要发展市场经济,因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管用了,要用西方经济学取而代之了。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永远是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们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我们研究和考察任何经济问题都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从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5]。
   (二)西方经济理论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不行的
   “西方经济学”其实不是一个科学的名称,按照时下人们约定俗成的理解,指的是西方国家各个时期的主流经济学,当前特指美国各派的经济学说及其教材。说得直白一点,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从本质上说是美国政府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金融理论和政策造成的(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一个核心思想: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相信不受干扰的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新自由主义有四大主张:主张实行“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国家干预的最小化。在金融问题上奉行的是所谓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各种资产价格是对该资产所代表的各种信息的完全反映,金融市场不可能产生泡沫。在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上,提倡自由贸易和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因此,一些学者把新自由主义也称为“完全不干预主义”。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美国获得了支配地位,当时的里根、后来的布什、克林顿、小布什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一种经济理论,当它还是以一种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存在的时候,不管其正确与否,它对社会的影响总是不大的。而一旦被决策者所接受,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时,那它对社会的影响就大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次金融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支配下,美国政府既大大减少了对市场、尤其是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废除了大萧条后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允许商业银行涉足证券市场等;又允许私人金融机构涉足以前只有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才能经营的业务。让金融资本拥有太多、太大的特权,甚至可以脱离物质资料而独立循环(俗称体外循环),靠自身的流转实现“增值”(完全违背马克思关于资本只能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增值的原理),当然只能形成泡沫经济。此次源自美国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演变成为一场战后最大的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和西方自由经济理论的实质,使我们对资本的本质以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功能有了充分的认识,更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提醒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能搞市场崇拜、不能以西方的自由经济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金融危机也使我们对资本主义西方经济理论的历史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坚定了我们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决心。西方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不可能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来规范经济活动。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坚持按劳分配,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坚持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率先致富;坚持政府宏观调控,鼓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金融危机以来,一直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欧洲曾经是资本主义的一块“风水宝地”,发端于2010年眼下愈演愈烈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发展成为全面的财政金融危机,使人们对高就业、高福利的欧洲模式倍加怀疑。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大危机,发达国家的普遍恐慌和“中国模式”的从容应对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样是市场经济,由于建立的基础不同,运作的结果如此迥然不同,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有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地方。
   可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由于它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它不能解决公平问题,不能消除经常性的经济危机,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穷,创造了经济上的大起大落。所以,为了保卫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高校必须开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课。
   三、开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中要处理好两门课的关系,摆正好两门课的位子
   不管在教学人数还是在教学课时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如何处置,两门课的关系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是主流,西方经济学是补充、是借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资本主义这个特定物质生产条件出发,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才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最完整、最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当然我们讲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是就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必须占据指导地位而言的。这里所讲的“指导”,是指对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评价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不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去代替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必须既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又不局限于要求学生坚持某一个具体的观点或结论,主要是要求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新的实践。
   在如何对待西方经济学问题上,中国研究西方经济学的权威学者陈岱孙教授有一些中肯的论述,这里引用两段以表明笔者的观点:“作为一个整个理论体系,现代西方经济学不能成为我们研究制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但不等于说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没有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利用的地方……当然,相反的,由于某些方面有可借鉴利用之处,便盲目地全盘接受,或者食洋不化,对于给纵然有用的技术手段采取生搬硬套的办法更是有害的”[6];“西方经济学无论如何,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的产物。中国的实际在种种方面和西方实际大不相同。要借鉴、利用西方经济学一些理论分析解决中国今日面临的经济问题,我们不但要排除其在本国实践上已证明为谬误者,即使对在其本土已证明有成功经验者,我们也得详察其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7]
   (二)有关教学内容方面应注意的地方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广泛而松散的名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可以理解为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者对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运行方式所作的理论概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西方经济学就是当代西方的市场经济学。其基本理论包括三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现在本科使用的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任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它坚持了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洋为中用,并且每章都加了评议,应该说还是比较好的。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在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方面还必须上升到一个新水平,才利于为青年学生所接受。
   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西方经济学双重性质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既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面,有因为它的阶级性、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造成的局限性,又因为它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因而又有在特定条件下的实用性。我们在社会主义大学课堂里同时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有双重意义:一是通过比较可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信念;二是通过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的成分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从笔者了解的一些高校的情况看,两门课的权重比例有不合理(从课程种类、授课时数和学分的设置看)的地方;教学内容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太单薄,西方经济学太厚重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只讲教学内容,不加评议的情况,更严重的是讲西方经济学时只注重讲它的实用性,忽视了它的阶级性和局限性。比方说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宏观经济学中把工会视为垄断劳动力的势力,并把它视为物价居高不下、形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等。这些东西我们可以不讲授,就是讲授也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评议和批判。
   为此,笔者觉得,要适当压缩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微观经济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应侧重多介绍一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并注意用马克思主义进行评议。
   (三)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
   现在的情况是,财经类院校,教西方经济学的老师倒不缺,缺的是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老师。由于一段时间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使得教政治经济学的老师严重缺乏。有些年轻老师,讲起西方经济学来气宇轩昂、头头是道,一讲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则理不直、气不壮。原来是早几年,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不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自己读书期间,许多学校根本没有开这门课,所以这些老师底气不足。这种底气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面缺乏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分析、评议和批判的能力;二是缺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功底。有些教西方经济学的老师自己也这么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是讲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理论。而现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公有制。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中国已经完成。现在的任务是健全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已经过时了,指导中国当前经济改革和经济生活的理论,主要靠西方经济理论了。于是他们在课堂上片面地把西方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中正统的经济理论加以宣讲,致使学生误把西方经济学当做中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性理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确实是关系到由什么人来接班的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一线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修养,就显得特别突出。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挥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好像培训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那样,对现在正在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一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修养,提高他们对西方经济理论进行分析批判和鉴别的能力。如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样,实行准入制。凡是从事上述两门课教学工作的,都必须通过正常培训拿到上岗证后才能上讲台。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3] http://money.省略/11/0526/15/7507OMDF00254ML2.html,2011-05-26.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10.
  [5] 尹伯成.关于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几点认识[J].福建论坛,2006,(2):65.
  [6] 陈岱孙.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N].人民日报,1983-11-16(5).
  [7] 陈岱孙.对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J].经济学动态,1995,(11):3.
  
  Marx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Discussion
  
  YI Hui-huang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Guangzhou 510830,China)
  Abstract:China’s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manifest that without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the productivity would not have been improved;without adhering to the socialism,polarization could not be eliminated and the goal of common prosperity could not be achieved. The opening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lates to the education of successors and constructors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fate and future of our country. Thus,this paper is of the view that,firstly,it is necessary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se two subjects to well position tem and handle their relation;secondly,the teaching contents,procedures and methods should be reformed bravely;last but not least,a “admission system”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the teachers of these two subjects.
  Key words:market economy;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western economics;teaching relation
  [责任编辑 魏 杰]

推荐访问:刍议 西方经济学 关系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