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长期保存_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影响因素多层次分析

  摘要: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必须首先明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影响因素。本文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各种影响因素归纳为直接、间接、深层次三个层次,然后对每个层次的具体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资源 长期保存 影响因素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数字资源,其中原生数字资源占居绝对多数。如何实现海量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维护其真实、完整、可用,则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发布的《数字遗产保护宪章》认为“世界上的数字遗产面临着消失和失传的危险”。
  现在,我们已经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影响文明传承、关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时又关涉多种复杂社会关系。要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必须首先明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影响因素。
  一、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直接影响因素
  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 认为,“长期”是指在考虑到了技术更新影响的情况下,包括支持新的媒体和数据格式或者是变化的用户团体,而能保持的一段足够长的时间。根据CCSDS对于“长期”的理解我们可以轻易发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直接影响因素是技术问题。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直接挑战来自于载体损伤和技术老化。载体损伤是指数字信息的载体比模拟信息的载体,如纸张,更容易损坏,同时一旦受损就会导致数字信息的丢失。技术老化是指当一种软件技术或者解码技术被抛弃,或者硬件的驱动停产,由这些技术创造的数字信息就有不能读取的危险。由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检索技术和数字再现技术可能几年就过时了,尤其是更大容量、更快速度、更低价格的存取设备出现时,过去的版本很快就被替代。
  针对这两种情况,目前常用的技术方法有更新、迁移、复制、模拟、元数据封装等。“迁移”是比较有前途的选择,但迁移技术至今未被有效开发,并不能完全解决数据丢失现象。
  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间接影响因素
  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密切相关的是资金、标准和法律三个因素。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问题,由于缺少持续的资金投入以及已经建立的标准和法律体系而不断加剧。
  1.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数字资源的生命周期至今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耐久”的基础不存在,只能对数字资源不间断的进行迁移。在这种情况下,保存的费用必然会很大。
  数字保存机构,甚至整个社会对数字保存的资金投入不足,无论是投入到实际长期保存中的资金,还是投入到长期保存科学研究、方案研究和技术研发中的资金,均微乎其微,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2.标准化水平低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涉及范围广、行业多,各系统之间的“交换”必不可少。系统之间的互操作非常依赖于管理与技术的标准化,但在数字保存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标准层出不穷,无法统一,适用的高层级标准少且落后,相当一部分国家甚至没有这方面的国家标准,使数字保存工作者无所适从。
  标准化对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至关重要。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在系统层次、业务层次、数据层次上都需要一系列标准才能具备有效性,如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数据(文件)格式、数据转换、数据编码、数据标识、元数据等等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标准才能保证其有效性。但完整有效的标准体系还没有制定出来,少数标准制定出来了,却很少被普遍采用。
  3.法律基础薄弱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涉及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许多关系都需要由法律、法规调整,许多利益相关方面需要由法律保障。但是,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长期缺乏。没有谁回答基本问题,立法进度、立法质量均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导致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均无所遵行。
  数字时代,立法倾向于加大对版权人权利的保护,缩小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这十分不利于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至今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明确赋予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法定地位,其合法效力难以准确界定。
  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深层次影响因素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关涉广泛,不是几个机构、几个行业能解决的,当然也不能以为只针对技术、资金、标准、法律这四个因素采取措施,就能够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探寻造成数字资源流失的根本性原因,从源头下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社会意识落后
  社会各方面对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普遍存在着认识片面的现象,人们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忽视解决问题的难度,不清楚保证数字信息真实、完整、安全、有效的长期保存是一个国际性难题,甚至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数字信息的广泛应用缺乏心理准备,以至于对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更是一无所知。
  政府相关部门意识差,没有意识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关涉文明传承,关涉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认为数字保存是数字创制者或者保存机构自身的事情;出版商、发行人的资产意识差,不认为他们的数字产品是核心资产,不清楚怎样实现数字信息的保值、增值,缺乏长远打算,“即使它们认识到数字信息长期存取的重要意义也未必愿意承担这方面的责任”①;数字资源保存机构风险意识差,不清楚数字信息流失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依旧采取保存传统文献的措施,等等。
  保存意识落后的结果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活动普遍不被社会各方面重视,虽然面临着数字信息可能随时消失的危险却浑然不觉,没有采取基本的应对措施,更缺乏主动应对。
  2.缺乏国家战略
  针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家层面的有效机制体制大都还没有建立,没有统一管理,缺乏统一规划设计,数字资源保存也从未列入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如何建立国家数字资源归档体系,各数字资源保存机构对于数字保存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各企事业单位产生的、目前正在利用的数字资源由谁进行长期保存,如何对相关机构进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监督与审计,在发现问题后如何处理等许多关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根本性问题,长时间没有人过问,也就更得不到解决。
  数字信息长期保存需要处于信息生命周期上各个相关主体的长期的合作与努力。但目前的情况是,由于缺乏国家统一的规划与支持,导致数字保存的各相关方面不明其责,更不能有效履行相应的职责。   3.政策环境差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行动,需要国家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目前我国还没有政策表明国家在这方面的意志和价值观;没有政策引导社会去正视长期保存问题,导致数字保存意识落后;没有政策环境使长期保存行为和结果受到鼓励,数字资源保存机构及企事业单位都缺乏保存积极性;没有政策使符合长期保存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受到社会肯定,导致了相关社会力量(特别是相关技术研发企业)在付出的同时不能享受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获得实际的利益少,难以形成利益驱动机制。没有适当的政策环境,就难以调动各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就不能形成全社会范围内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良好合作局面。
  4.缺乏合作机制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作为涉及面如此广的复杂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政府、机构、个人、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合作。数字保存的理论与实践不能依靠某一机构,甚至某一类型机构来完成。多方合作有利于实现技术上合作攻关、资源保存上合理分工、经费支持上最佳分配②,保证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构完成既定目标。
  但是,大多数国家既没有协调机构,也没有协同合作的机制,数字资源保存机构各自为政,其他相关主体漠不关心,难以形成有机配合,出现数字资源保存一片散沙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数字资源保存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实现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涉及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私人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各相关主体的责任与利益,需要应对来自技术、法律、标准、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在资金、人员等方面做出持续不断的巨大的投入;关系到由数字资源的所有权、留存权与使用权的变化而引起的各方利益的变化,既要维护各方的合理利益,又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重新进行分配;涉及国家战略的制定,需要建立有利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各种机制。解决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的任务表面看似简单,其实是复杂而艰巨的,我们必须为它付出艰辛努力。
  *本文为北京市档案局项目(项目编号:201205)与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项目(项目编号:sk201004x)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翟慧杰.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责任主体及其合作模式[J].档案,2008(1),57~60
  ②宛 玲.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22~26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北京中邮苑宾馆有限公司

推荐访问:多层次 保存 因素 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