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校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育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总课题组

  [摘要]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东钱湖211创意园区艺术学院校区依托创意园区平台,整合该学院原有的十多个工作室资源,将学院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校企活动进行组合,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是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
  [关键词]企业校区模式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龙安梅(1968-),女,湖北加鱼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潘沁(1967-),男,浙江温州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执行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浙江宁波31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服务型集团化公司公司制办学模式改革研究”的子课题“艺术设计专业服务型‘工作室制’办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JA094018)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22-02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企业校区,是指政府提供部分资金,依托企业管理和资源等平台,学校提供专职教师,建构兼有创业就业实战和人才培养两种功能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工作室制”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社会媒体、行业企业、院校、学生等充分的肯定。学院领导不断完善“工作室制”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继而探索出一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校区,并且创建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东钱湖211创意园区校区(以下简称“东钱湖211创意园区艺术学院校区”)。东钱湖211创意园区艺术学院校区是由宁波市政府在政策上倾斜和租金上优惠,由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和兼职教师,学院提供专、兼职教师在园区进行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生产实践活动,并由艺术学院和企业按公司运行机制共同管理的实习实训基地。
  一、企业校区创建背景
  1.纵观校企合作的问题,企业校区应时而生。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比较普遍的是学校“一头热”现象严重、校企合作可持续性缺乏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典范“工作室制”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要提高企业与学院合作的热情与愿望,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在东钱湖211创意园区创建初期,宁波市政府给予高度关注,在政策、税收、租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艺术学院抓住这一契机,租用园区部分场地,创建了“东钱湖211创意园区艺术学院校区”。
  2.探寻学生管理的层面,企业校区应运而生。宁波城市学院艺术学院近几年开展“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显示了学院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但“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也还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学生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种松散型模式导致学生的管理难度非常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减少甚至没有,安全问题也成为学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等等。因此,要突破“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瓶颈,必须有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产生。
  3.落实提高教育质量的层面,企业校区呼之而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校企合作中往往出现合作的表面化、低水平化、浅层次、松散型等问题。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室的实训实习中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眼高手低的现象十分严重,直接放弃专业实习实训的也不在少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一批素质好、知识实、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既是校企改革的关键,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企业校区模式呼之而出。
  东钱湖211创意园区艺术学院校区依托创意园区平台,整合艺术学院原有的十多个工作室资源,将学院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校企活动进行组合,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企业校区的创建必须是以校企合作双方共赢为基础,必须以政府的政策、经费支持为保障,校企双方以协议缔约形式为支撑。政、企、校三方共同建设的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是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
  二、企业校区创建的实践经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深化校企合作,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探索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办学机制。”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多年来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寻求校企合作新模式,创建的东钱湖211创意园区艺术学院校区是对校企深度合作的一次提升。
  1.企业校区的创建推动职业教育与环境互动发展的模式形成。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推动力量,高职院校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上得到前进的动力。校企合作发展中的诸多要素必须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企业校区是一种政、企、校三方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是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三大功能的具体体现,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机联动。企业校区的构建是职业教育与环境互动发展的又一模式,多种力量在互动中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校区的创建有助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形成与深化。以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目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企业校区中以准员工、徒弟的身份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的形成有机结合;学生在企业校区中直接参与企业的各种设计活动,并将设计作品转换成社会成果;通过反复的专业学习、设计实践、作品转换等实习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种零距离的工学结合模式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从而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和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企业校区的建立对促进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企业校区的创建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东钱湖211创意园区艺术学院校区中进驻了宁波地区14个知名设计公司。这些公司都有着广阔的行业背景,给学校带来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在行业、企业的参与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就更强了,这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增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了人才就业的质量。同时,企业中的兼职教师促进专职教师实践知识的提高,而专职教师的理论知识又弥补了兼职教师的不足,专、兼职教师的互相促进,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扩大了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
  4.企业校区的创建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东钱湖211创意园区艺术学院校区的创建展现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特有的综合办学优势。优势往往培育了特色,特色往往又蕴含着优势。区位优势是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从广义角度看,这种优势还包括学校所处的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资源优势包括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其中,社会资源包括学校的主管部门、隶属关系、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社会声誉、社区关系等,自然资源包括学校占地面积、实验场地等。彰显学科优势则要明确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艺术设计专业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也是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并且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校区创办彰显了学院的专业优势,增强了专业特色。
  5.企业校区促进校企双赢。企业校区是艺术设计专业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校企全方位的合作,加长了合作的链条,扩大了合作面,使双方的接触点更多。校企双方在合作中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学院“量身定做”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共同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共同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对于学校而言,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而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得到补充,场地租赁费用给予优惠,同时还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校区创建的启示
  1.企业校区的创建要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东钱湖211创意园区艺术学院校区中各企业均为学院工作室所在的公司,学院与之签约,在工作场地的租金方面得到宁波市政府、宁波市东钱湖镇政府、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原工作室的租金均有减免,各个合作的设计公司均有较强的合作意愿。而企业校区创建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学院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吻合:企业通过企业校区的产学研合作,获得院校的智力支持,可以减少企业储备人才、培养人才的成本;学生进入企业校区,给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学生的活力与朝气、设计理念和企业文化相互融合,提升了企业文化;企业利用学院的优质师资培训在岗职工,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并通过冠名工作室,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企业校区的创建要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东钱湖211创意园区艺术学院校区校方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契机,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寻求企业的合作,合理分担办学成本,打破学院“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僵局。在企业校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学院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切实履行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根据企业的需求,聘请企业导师参与专业建设,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根据企业需求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管理体制、课程方案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改革,有力地促进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3.企业校区的创建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构建企业校区应该考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艺术设计专业独特的产学研深度合作使得企业校区能顺利发展,但是如果换作其他专业、其他企业进驻园区,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影响企业效益,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经费资助都爱莫能助,企业校区就将成为一句空谈。因此,要在深入调研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及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从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明确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点,探索和实践适合本专业的企业校区构建模式,达到校企双方的共赢,保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必须要树立教育服务型高校的理念,强调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服务结构,提高高职的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探索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办学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校企共同体”: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10(30).
  [2]叶鉴铭,徐建华,丁学恭.校企共同体:校企一体化机制创新与实践[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吕静锋.企业校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视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0).
  [4]龙安梅.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5]钟伟.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01-09.

推荐访问:校区 实践 模式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