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行为”】 儿童对父母的依赖

  “依赖性行为”,是指儿童对父母要求过多的帮助、感情和关注,并与年龄不符合的一种不良行为;也指发生于婴幼儿期在行为、情感、活动方面独立性不足,过分依赖父母或教育者的行为。
  正常情况下,婴儿首先与母亲在情感上发生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对建立儿童早期的安全感十分重要,是其情绪正常分化的前提条件,也是逐步适应社会环境所必需的过程。国内资料表明,过度依赖的状况在儿童群体中占到21%左右,女孩多见,甚至可持续到成年期。
  教育不当及不良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导致儿童过度依赖的主要原因。过度依赖的产生主要是父母的过度照料、过度关注、过多的关爱、保护,无条件地满足一切要求所致。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儿童生活起居给与过度的关注与照料,所有活动和生活均由父母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
  过度关照和照料的父母本身可能存在养育焦虑,生怕孩子生病或出什么事情,往往忐忑不宁地关注着孩子,一有风吹草动便显得紧张不安。父母的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潜移默化地投射到孩子身上,最终孩子逐渐受其影响变得敏感和依赖。另外,情感或心理忽略也可导致儿童过度依赖。当婴幼儿正常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恰当地满足,或父母养育情感投入不足(如无时间关照或母亲情感抑郁),或简单粗暴地拒绝儿童等,使儿童心理由依赖到独立的发展受到影响,结果是儿童产生过度寻求依赖的行为,或表现过分纠缠父母。
  1~3岁是儿童产生过度依赖的高发年龄段,这个时期的父母若对儿童的依赖过于冷漠、苛刻或忽略,则易形成所谓早期情感剥夺,继而使儿童产生过度依赖行为。儿童受到挫折和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和正确的指导,就会产生自卑、缺乏自信,而依赖成人帮助,如此恶性循环也会产生过分依赖。
  儿童的依赖性行为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依赖和心理上的依赖,过分寻求与关系亲密的成人身体接触,儿童常表现为喜欢与父母身体接触,经常让父母抱着,或紧紧依偎在母亲身旁,一刻也不愿意分离,不肯自己去玩或找小朋友一起玩。短暂的分离也会哭闹不止。要求父母经常看着他,照料他,去幼儿园或学校时纠缠父母而不愿离开。平时凡事必须由父母代替包办,做事一定要大人陪伴,同他交谈,关注他的活动,睡觉时需要父母陪伴。年龄稍大也不能独立完成该做或能做的事情。这类儿童长到青春期后可能性格内向怯懦,行为拘谨而缺乏自信,做事不计后果。
  因此,对儿童的依赖行为从幼儿时期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如从很小就要鼓励孩子自己选择吃的、穿的、玩的东西,培养独立意识。及时、积极地对儿童的过度依赖行为进行纠正。父母除了满足儿童必要的情感需求外,还应给予他们充分独立探究周边事物的机会。时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受、赞同和支持,要用语言、表情和爱抚传达给孩子这方面的信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对过度依赖的孩子,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有些事情要放手让他自己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先让孩子从简单易行的事情做起,一旦完成则及时给予言语、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与强化,逐渐消除其过度依赖的行为。
  (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童心理行为障碍》 主编:刘智胜 等)

推荐访问:性行为 依赖 父母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