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天气_关于东明县农业节水问题的思考

  摘 要:发展适宜各种作物的节水灌溉工程,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和土地干旱,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性措施。因此,要坚持以农民直接受益为出发点,既讲生态效益,又讲经济效益,确定大力发展适宜该市农民耕种现状,易于农民群众掌握和使用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关键词:节水;农业;问题;对策
  水是一种基础性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每时每刻都消耗着水,受益于水,离开水的支撑,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东明县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43立方米。随着东明县农村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水资源短缺已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一、东明县节水工程发展现状
  东明县节水工程发展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去年结合东明县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坚持计划用水与节水管理并重,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优化配置。加快灌区改造着力提高水利用率。实施灌区“两改一提高”,是推进农业增产、保障农民增收、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今年,重点搞好闫潭、杨集、苏泗庄、刘庄等四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大力普及推广应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特别是沿黄四县要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摒弃大田漫灌的落后做法,着力发展喷灌、微灌以及小白龙等节水灌溉方法,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万亩。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从事节水灌溉工程研究和推广的科技人员,为科学规划各种类型的节水工程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为实现输水管网化、畦田标准化、灌水适宜化、管理自动化创造了条件。根据农作物种植特点,采取了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和节水工程新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节水模式,既注重了传统节水技术的运用,又注重了记新技术和设备的改进。
  二、节水农业运行中的存在问题
  1、对发展节水灌溉认识深度不够。节水灌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主管业务部门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又要各级地方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一方面,个别基层领导干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认识到强化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节水灌溉工程没有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考核的内容,干与不干都不会影响他们的政绩。另一方面,对节水灌溉宣传不够深入,群众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了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
  2、喝“大锅水”,影响群众发展节水工程的积极性。近年来,东明县水利局正在准备实现测水量水到乡镇、到村庄的计划,但由于各乡镇的经济条件制约,各乡镇仅在骨干渠道实现了计量供水、按方收费。多数乡镇的水费征收依然是按亩(或人)平摊,造成多数群众千方百计开大沟、挖深沟强引河水,灌水量达2700-3000立方米/平方公里,而井灌区用水量仅为600-900立方米/平方公里,浪费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群众自己搞节水灌溉工程,节约了用水,增加了投资但水费不少交,这种喝大锅水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建设节水工程的积极性。
  3、种植结构的不统一,制约了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目前,农村一家一户的农村经营模式,种植结构的不统一,使先进的节水灌溉型式得不到适宜推广。虽然搞了大面积的露地蔬菜微喷灌,但由于种植作物不同,灌水周期、需水量不同,使微喷灌得不到广泛应用,制约了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
  4、机井改制给节水灌溉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随着小型水利工程改制的深入,机井也纳入小型水利工程改制行列,使得各村集体井进行了拍卖、租赁、承包、股份(联户井)等改制,使集体所有制井变为单户或联户形式的井,这样给节水灌溉工程统一规划和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管理体制不适应,投入不足。机井大多数由农民联户自筹资金解决,没有按照水利部门及水利站规划统一布置,造成了群众大量打新机井,乱开采地下水的现象致使管理体制不顺。而节水灌溉是一项一次性投资较大的工程,目前节水灌溉工程取得的主要效益是节水效益及社会生态效益,农民得到的直接效益较少。由于东明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人均收入不高,农民除有劳力投入外,即使通过“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也很有限,很难有大量投入,预期的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难以完成。建后节水工程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但在农闲季节仍无法避免人为的破坏,致使到使用季节无法正常使用,出现工程建后管理难的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应认识到,节水灌溉工程是一项涉及水电管理、组织机构、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系统工程。节水是一场革命,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社会工程,是在建“社会”,而不仅是建水利,决不是水利部门一家的事,需要各级务部门的共同努力。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增加水危机感和管理意识,把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使用列入乡镇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要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利用广告牌、报纸、电视台等各种宣传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深入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培训基层领导节水灌溉的基本知识,(下转第73页)(上接第71页)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节水意识,将建设节水工程变为公众自觉行动,使节水工程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2、制定完善测水量水到乡镇、村庄的工程设施,制定合理的水价。完善测水量水到乡镇、村庄的工程设施,有效合理地调配农田灌溉用水,做到按亩配方,按方收费,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节约用水的认识和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的积极性。另外,合理制定水价及水费政策,将对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要把水资源作为商品统一进行管理,开采地下水和使用地表水统一水价。在近期还不能实现计量供水到村、到户的情况下,一是按区域供水量大小重新计量水费,多用水的地方多交水费,用不着的地方不交或少交(因为黄河水还补充地下水源)。二是制定激励政策,即在收缴的水费中提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对兴建节水灌溉工程的农户进行补贴和对实现管道化的村庄进行奖励,以此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兴建节水灌溉工程的积极性,促进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
  3、搞好农业区划,完善配套设施。为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农村生产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政府部门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划分出纯粮棉区和经济作物区,以便发挥喷灌喷幅大、滴灌轮灌组多的优势。另外,抓好现有节水灌溉设施的配套工作,切实做到电源、水源条件与节水工程设计标准相配套。各乡镇要把改造输变电设备,改善水源条件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调查测试的基础上,逐步淘汰更新电力设施和水量不足的机井,该整线的整线,该打井的打井,该配套的配套,为节水灌溉工程发展作好前期工作,使之与节水工程设计相配套。
  4、机井改制要因地制宜地实施。作为小型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机井,实行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制等管理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对水源井的投资不足的问题,带动了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村集体管理较好的机井应该慎重处理,这部分机井多数由村委会与群众代表“一事一议”筹资,按水利部门规划统一打井,建后由村灌溉服务队或集体统一管理,发展节水工程也是全村统一分期分批实施。定陶县陈集镇崔庄村的机井采用灌溉服务队的形式,2003年全村实现管道化。定陶县杜堂乡的孙庄、八一等村统一管理的形式,2004年全村统一铺设了管道,并采取IC卡智能灌溉管理机,缩短了灌水周期3-5d。这种集体制的机井,便于节水工程的统一规划,便于新型节水管理的推广。
  5、改革水利管理体制,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体制。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建立起了边建设边管理,建设+管理 =效益 的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灌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依法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彻底改变多龙管水的局面。东明县水利局作为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应坚持开源服从于节流。建议在节水灌溉工程区内,除工程机井外,其他机井一律封闭;在节水灌溉工程区外,机井按装水表,按亩配方,严格控制用水量。
  四、结语
  近几年来,东明县节水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对发展节水工作的认识、用水观念、种植结构、机井改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节水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为此,要通过加强领导、建设测水量水到乡镇及村庄工程设施、合理制定水价,改革建设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措施,促进节水工程的发展,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荐访问:东明县 节水 思考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