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审题_细说高考临场作文的审题

  这里讲的主要是临场作文的审题。   与平时作文相比,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特别大。考生们必须慎之又慎。   说穿了,这是一场不太公平的“竞争”。   一方是:一个年轻的、未出茅庐的考生,在紧张的考场氛围中,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审题;
  另一方是:(江苏)30多个“老谋深算”、经验丰富、目光锐利的语文专家,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用3天时间来审题。
  前一方的审题如果是“一”,那么,后一方的审题结果就可能是“十”!
  后一方“审”出来的东西,只要是正确的,就写入“评分细则”,就是阅卷之“法”,而不会去理会前一方“审”出来了没有!
  面对这一种情势,考生朋友们,你们难道不应当如临深渊,加倍小心,加倍努力么?
  然而,多少年来,许多考生不把“审题”当回事,投入的注意和心力很不够。结果,年年有许许多多考生“走题”。故阅卷点上有句顺口溜:“年年有高考,年年话走题。”
  我在这里强调一下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就是为了敲一敲警钟。
  审题水平,与考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若无平时的艰苦磨练,考场上是不可能一下子目光敏锐、穿透命题内核的。但有一些具体的审题“技巧”,考生们还是可以在短时期内掌握的。这些技巧是:
  
  (一)关键的最初三分钟
  当你怀着某种期待与不安,翻开高考作文试卷的时候,切切不可将试题匆匆一瞥,匆忙开始写作。抢时间,对于考生来说固然重要,但最初三分钟(或五分钟),却决不可粗心大意。要强按心潮、定下神来,一字一句地将题目反复品味……
  审题,这个不知费了多少语文老师唇舌的问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请看下面几例。
  1.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高考题)
  相当多的考生,一看试题便不假思索地将中心论点确定为:要忧天下,不要忧自己。看起来很对路子,其实很不切题。因为,文章的“入口”开得太大,丢掉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先”字。“要忧天下,不要忧自己”,只划清了“公”与“私”的大界限;“忧天下”的人起码有三种:与民同忧,这是好官,难得;后忧,这些人爱放“马后炮”,缺少先见之明,但仍不失为好官;先忧,这些人目光远大,天下未忧我已忧,十分难得。要做好这篇作文,“入口”处只能是“先忧”,只能是赞美“先忧者”,否则,就会泛泛地讲“公”与“私”的关系问题,也就不能紧扣范仲淹这句名言的精要所在了。从试卷看,凡“切”不准的,举例皆为一般的好人好事;凡“切”准了的,举例都比较精当,如彭德怀同志上“万言书”,张志新同志在“文革”之初的大声疾呼,等等。
  2.关于那幅“挖井”的漫画(1983年高考题)
  许多考生审题的结果是:要锲而不舍,不能锲而舍之。看起来很切题,其实又错了,或偏了。那个挖井的人,连挖数口,均未见水,有一口几乎快接触到地下水了。他的毛病是,不晓得下面有地下水,目标不明。他的干劲还是颇大的。请看,他不是斗志昂扬地扛着大锹,打算换个地方再挖吗?此人是很有一点“挖井不止”精神的,说他“锲而舍之”,其实是冤枉了他。准确地说,这篇作文的审题结果应当是:只有看准目标,锲而不舍,才能成功。打个比方,叫你从武汉上北京,你却辛辛苦苦地、不舍昼夜地跑向广州,那显然失败了――其所以失败,不是无恒心,而是无明确的目标,乱使劲儿。
  3.关于给《光明日报》的那封信(1985年高考题)
  不少考生读完了试题,马上义愤填膺地提笔作文,痛斥污染了环境、影响了澄溪中学教学生活的前进化工厂,仿佛只有彻底铲除前进化工厂,事儿才能了结。这就把题目审偏了。比较全面的、准确的中心论点应当是:工厂要兴建,污染要防治。所以,凡是审题审准了的考生,都注意到为前进化工厂设想,甚至从该厂的技术条件、资金储备等方面来考察它根治污染的可能性。有的考生还表示:如果该厂人力不够,我们澄溪中学的师生可以搞点义务劳动嘛!
  4.关于“写一个圆的想象物”的小作文(1991年高考题)
  江苏省有相当多的考生没有抓住关键词“一个”和“物”,写成了多少个圆(如写碧绿的草地上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把圆圆的小花伞),或写成了抽象的圆(如“历史的车轮”、“海峡两岸人民大团圆”的“圆”等),这样就背离命题要求了。
  5.关于记叙文《尝试》(1994年高考题)
  这种记叙文试题,虚实结合,给审题增添了许多难度。这一年,江苏考生中不少人未能仔细考察“尝试”一词的含意,结果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两点:①尝试,必须是第一次的行为,写成第二次、第三次就错了;②尝试,必须是主动的行为,写成“尝试高考”、“尝试失去了外婆的悲哀”等被动性的行为,也错了。还有一部分考生,审题时没有注意文体的限制和要求,大发议论,写成了议论超过全文二分之一的“两不像”的文章。
  6.关于“鸟的对话”(1995年高考题)
  那首有关“鸟的对话”的寓言诗,最直接、最显露的寓意是:要全面地、辩证地、正确地对待他人和自己。在此基础上,可向两个方向适当延伸:
  (1)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全面地、辩证地、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主要原因有:①心态失常、失衡,与鲁迅批评过的“国民性”有关;②缺乏调查研究,不了解人和事物的方方面面;③缺乏经验;④缺乏理论修养。这四点是向“所以然”方向开掘。
  (2)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和自己,将会有什么后果?最直接的后果是:相互摩擦,相互指责,相互嫉妒,自由主义,影响内部团结和安定。以上是向“后果”方向开掘。
  考生从“直接寓意”或“延伸方向”的某一点入手,均可,均视为切合题意。如:“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和事”、“要以正常的心态待人”、“要注重调查,实事求是”、“要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要加强团结”等。请注意:切切不可偏离“材料”的固有内涵去发表议论。如:“不能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因为,那七种鸟都是当面讥刺对方,没有借其它鸟的话搞“挑拨”,无“搬弄是非”之嫌。还要特别注意:应当从总体上把握“材料”的寓意,切切不可抓住“材料”的某一个局部,由此扯开去,讲到其它问题。如:由苍鹰的高飞,讲到“就是要有好高骛远的精神”;由黄鹂徒有漂亮的外表,讲到“要追求心灵美”;由燕子怕冷,讲到“要不畏风霜,锻炼意志”;由懦夫,讲到“向中国人敲警钟,懦弱就要挨打”;由喜鹊报喜不报忧,讲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等等。
  7.关于漫画《截错了》、《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作品评论(1996年高考题)
  不少考生没有抓住命题中的四个关键词:“欣赏”、“比较”、“更好”、“理由”,结果写成了读后感,写成了两幅都好(或一幅好、一幅不好),写成了不陈述理由的一般介绍性文章,结果都出了问题。
  8.关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1998年高考题)
  这一年文体开放,记叙、议论、说明皆可,但不论写什么文体,内容一定要围绕“心理承受力”展开,而且一定要紧密联系“自己”,以“自己”为例。由于命题中明确指出“你是怎样的呢?”所以考生应在文章里交代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情况,是“强”还是“弱”,是“坚韧”还是“脆弱”,或者是如何变化的。但是,这一年有许多的考生不谈自己,“手电筒”只照“他人”,结果违背了命题的要求。
  9.关于“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2003年高考题)
  这个话题,必须写“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的“关系”,不能写感情的“浓淡”与“强度”,只能着眼于“亲疏”。关于“疏”字,必须与“亲”字相对,不能理解为人际关系中的不沟通、拉大距离,不密,不紧密。“关系”二字,也不可忘记,一定要涉及两者的关联。
  从以上九例可以看出:每年的作文试题,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内涵都是比较丰富的,很少有“单打一”的试题。
  这就要求考生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想得全面一些,深入一些,细致一些,决不能大而化之,过分相信自己读题的最初印象和领悟。
  一定要舍得花最初的三五分钟,把试题一字一句地“吃”透,多从几个方面想一想,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索一番。前面提及的那些偏差,多是由于粗心、过于自信造成的,当然,也有思考不深入的因素。要闯过这一关,除了“过细”之外,多从几个方面“切入”文题,也是颇有效的。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形,那就是命题本身不够严密。如1987年的作文题,要讲“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某些考生由于政治理论水平较高,发现命题应为“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那么,怎么办?要实事求是,要有自信力。江苏的考生中,就有人在作文时明确指出了命题的失误,提出了完整的、正确的见解。当然,碰到这码事,每一个考生都要特别留心,没有十足的把握决不要“唱”这种“反调”。
  
  (二)令人“一见钟情”的第一小节
  如果写成“议论类文章”,就要求发表议论。发议论,写好第一小节文字是相当重要的。这“第一小节”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落实你刚刚审题的结果,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中心论点表达出来,让评卷老师一看就知道你审题切不切、偏不偏。
  作文评分,像体操、跳水等体育项目的评分一样,比较活,有浮动幅度(当然,浮动到3分之外就算评卷失误)。关于这一点,高考作文的第一小节,一定要充分显示出你的水平――把握试题、发现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达的能力。要让评卷者有个好印象,有读下去的兴趣。
  第一小节处理得不好的试卷,有以下两种情况:
  1.�嗦,喜欢复述给的那一堆材料。那年考《读〈画蛋〉有感》,不少考生喜欢在第一小节把达・芬奇到佛罗伦萨学画的故事重复一遍。有人甚至将试卷上的小故事抄录一遍,这就糟糕了!明智的办法是:简述卷面上的材料,甚至可以不简述,如:“读了《画蛋》这篇小故事,我认识到……”。
  2.没有个性,大路货。平实固然好,如上面所谈的开头,很简洁,开门见山,不会捅“漏子”。但是,请注意:这是高考作文,十多万考生做着同一个题目,每位阅卷老师每天要看二百多份试卷,如果大伙儿都来这一套,其客观效果是可以想见的。
  这么说看来不符合写作常规,但作为特殊的应试作文,不能不考虑到这种“阅卷心理”。所以,当你拿起笔来写那短短的几行时,一定要尽可能有点特色,甚至应当露一露你的“才气”,切切不能偷懒,满足于“尚可”。有一位考生是这样开头的:“有谁能够相信,一位举世闻名的天才画家,是从画一只又一只鸡蛋开始的呢?达・芬奇的艺术生涯就是如此,它雄辩地证明:天才出于勤奋,真知来自实践,练好基本功是十分紧要的。这,便是《画蛋》一文给我的启示。”这位考生,采用了巧妙设问,自问自答,既简洁地交代了原材料,亮出了中心论点,又显得有变化,有节奏。这看来是“雕虫小技”,不足称道,然而它出现在大量的“读了……认识到……”的文章中间,无疑是异军突起,在比较之中显得新鲜别致,故给评卷者的最初印象是好的,这种印象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全篇的评分。需要指出的,这位考生第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补”得相当好。“这,便是《画蛋》一文给我的启示”,分明在向评卷老师声明,我这番感触和领悟,不是从什么人物传记中得到的,不是小时候听老祖母讲故事(“从前有个达・芬奇……”)得到的,而是这份考卷上的小故事给我的启示。如此一“补”,足见他的冷静、严谨和老练,给人的印象就格外好。
  
  (三)审题的方法
  1.直接给标题的,要认真、细致、准确地抓住“题眼”,即标题中最关键的字、词。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抓“先”、“后”二字,特别要抓住“先”字;《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要抓住“有”字;《近墨者未必黑》,要抓住“未必”二字。还要切忌“自作多情”,随意加码。叫你议论什么,你就得议论什么。如写“近墨者未必黑”,必须围绕“未必”展开,但有些考生在文章的第一层次写了“未必”,却在第二层次“自作多情”地写“防止黑”,在第三层次写“怎样改造黑”,结果做了三分之二的无用功,失分惨重。
  2.给材料的议论文,可这样进行:
  (1)在细读材料的基础上,把材料中的含意尽可能一一抓出来,并且一一写在草稿纸上,以免“稍纵即逝”,丢了至关重要的那一条或几条。
  (2)定下心来,比较鉴别,选出你自认为最直接、最中肯、最佳的一条来,作为你将要写作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实在舍不得丢下的,可选两条相近的,作为你的“分论点”。
  (3)把命题中的关键词一一圈出来,或在词下加横线,以加深印象。这就要求在读题时千万不能“扫描”,一目数句,而要一个词、一个词地默读。这里特别强调一下:
  所有的“材料”(特别是寓意色彩浓的那种),都不可能是“单义”的,总是“多义”的。考生应当善于挖掘“材料”中包蕴的主要“意义”。这是一项基本功,必须重视,必须勤练。
  [附录]范文与训练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让人飘飘欲仙。许多年后,两人相遇,却发现那座山一辈子也不可能走到。拉克苏颓废地说:“我竭尽全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看不到,太让人伤心了。”苏格拉底掸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上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没看到?”拉克苏说:“我只顾朝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呢?”苏格拉底说:“那太遗憾了。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中处处有风景!”
  请以“风景”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谈见解,也可以叙事或抒情。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提示]“风景”是什么,有怎样的特点?风景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自然景象,它的呈现方式千姿百态。我们又如何欣赏风景?当你站在桥上观看风景时,你的陶然的情态和桥四周的优美景色又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投入地看一眼,风景无处不在。自然风景如此,人生风景亦如此。“风景”是一个侧重形象思考的话题。我们可从话题材料人手,对两人眼中的风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终极目标处有风景,追求目标的过程也是风景。因此,我们可展开类比联想,从自然到人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景象作为作文的“定点”。考虑到材料特点,选择记叙性的文体,可以把叙事、描写、抒情更好地结合起来,也适合由实到虚进行点化。

推荐访问:审题 高考 作文 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