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西漕运研究述略]江西 漕运

  摘要:漕运对清王朝至为重要,乃“天下之大命所系”。作为清朝征集漕粮的重要省份之一,漕运问题一直是江西的重中之重。漕运的变迁与江西地方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本文对建国以来国内清代江西漕运的研究作一个简单概述。
  关键词:清代;江西;漕运
  中图分类号:Z2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6(C)-0073-01
  
  漕运对清王朝至为重要,时人称“天下之大命所系”。明清以降,江西的漕运在全国举足轻重,漕额仅次于江南、浙江两省。作为清朝征集漕粮的重要省份之一,漕运的变迁给江西地方社会的发展和基层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此学术界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20世纪50、60年代国内漕运研究陷入低谷。至70年代末,漕运研究又重新为国内史学界所重视。80年代以后,史学界对中国各朝代的漕运,从经济内涵、社会意义以及与传统社会变迁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出现了几部代表性的专著。
  彭云鹤《明清漕运史》一书,对清代前期漕粮繁荣的原因、河道的管理。以及清廷对漕弊的整顿进行了分析。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明清漕运发展状况的专著。李文治、江太新的《清代漕运》以清代漕粮制度为研究重点,对清代漕粮的赋税制度、征收兑运和交仓制度、漕运官制和船制、运丁和屯田制度、运道等方面的问题,宏观把握,精细分析,可谓清代漕运史研究和中国古代漕运制度断代研究的力作。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一书,从社会学、社会史的角度切入漕运研究,宏观上把握漕运的特性及其社会能,深刻剖析漕运与封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漕运与社会制衡,漕运与封建社会的延续等一系列问题,发掘漕运与中国社会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性与机制。倪玉平的《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的出版,为清代漕粮海运专著的缺乏填补了空白。该书内容包括清代漕运规制,道光年问的漕粮海运,漕粮海运与经济演变,漕粮海运与社会变动等,把这段时期清朝政府经济、政治、外交、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都涵盖进去,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相关的论文也为数不少。陈峰《清代漕运水手的结帮活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杨杭军《嘉道时期漕运旗丁的若干问题》、吴琦《清代漕运水手行帮会社的形成――从庵堂到老堂船》,分别从水手、运丁的信仰组织,工作环境、佥选和其自身性质进行了论证。在漕运弊端的探讨上,学界基本认为在这几方面:州县征漕的各种加派,官绅勾结贪索税户,土豪劣绅分肥,胥役对运丁的贪索,漕吏隐私舞弊,漕粮浮征勒折等。如李文治、江太新《论清代中叶后漕政的败坏》,郑师渠《论道光朝漕政》,陈峰《略论清代的漕弊》,杨杭军《略论清朝嘉道时期漕运之弊及其影响》,倪玉平《嘉道之际的漕弊问题》等论文均有论述。从南北经济交流角度论述的有张照东《清代漕运与南北物资交流》和陈峰《清代漕运运输者的私货运销活动》。张文论述漕运在沟通南北物资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河运的兴衰对于运河沿线的南北物资交流,以及中央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陈文认为清代官方性的漕运中,广泛存在着各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货运销活动,对此清廷采取现实态度,不断放松对私货的限制,遂使这种活动规模日益扩大,客观上促进了南北商品流通和交换。从地方社会角度来研究清代漕运代表性的有:张小也《健讼之人与地方公共事务――以清代漕讼为中心》和吴琦、肖丽红《清代漕粮征派中的官府、绅衿、民众及其利益纠葛》。张小也在文中指出,健讼之人挺身抗帮,包揽讼词,以独特方式承担了地方公共事务,这一点在漕案中有相当明显的表现。而吴琦则以清代抗粮事件为中心,揭示在漕粮征派过程中,中央、地方州县、绅衿胥吏与地方民众等各阶层之间的利益互动,并从一个侧面透视清代漕政制度缺陷及其社会变化。
  以上全国性的漕运的研究,为清代江西区域内的漕运研究奠定了丰厚基础。仅就笔者资料所及,综述如下:
  第一,有两部研究著作值得关注。龚汝富在《清代江西财经讼案研究》中对漕粮津贴纠纷案,漕赋讼案,军役纠纷案等案情的分析,指出清代江西部分浮赋重税的地区,繁重的税负使地方社会陷入更为恶化的讼争之中,围绕税负转移而展开的各种讼案此起彼伏、纷繁复杂。这为我们了解当时因漕赋引起的民间诉讼和地方政治经济状况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个案材料及剖析。但以上研究偏重于漕赋层面,并不侧重研究运漕在地方社会中的历史地位。沈兴敬主编的《江西内河航运史》一书,对江西漕运历史概况作一般性的梳理。尤其在论述明至鸦片战争时期江西航运的进一步演进时,将明清时期江西的漕粮运输作为专题介绍,并对江西漕运机构的设置、漕粮及漕船数量、运丁和漕运费用、漕运方式及漕运路线的演变等作了简要概述。
  第二,江西漕运研究代表性的论文也有若干篇。戴鞍钢《清代江西漕政述略》一文。该文较详细地阐明了江西漕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弊病,并对清后期漕运改制中江西漕粮改折的原因、过程、效果等问题作了重点探讨,突出说明清后期江西漕政由征收实物改为折征货币的重大变化;并指出江西漕粮改征折色后粮户的抗漕斗争始终没有停息。而考察江西卫所与漕运的关系问题,台湾学者于志嘉做出了很大贡献。她的《清代江西卫所的沿革与人口分布》,对清代关于江西卫所的各种矛盾混淆的史料记载作了详细分析,并考证了清代江西卫所的演变及其人口分布,实际上对清代江西运漕的基层组织进行了深入探讨。再者,程玲《清代一场财税历史公案――赣人御史胡家玉奏减江西丁漕遭弹劾》一文,叙述了同治年问新建县一则丁漕纠纷的个案,考察了清后期江西的财税状况及与中央财政的关系,反映了清后期在漕运改制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在漕赋问题上的利害关系。
  以上国内学术界对清代漕运的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局限于漕运制度的演变,运丁、漕弊、漕运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等方面。而笔者更希望看到漕运制度在江西区域内实际施行的情况及其历史演变,并由此把握王朝制度下,漕运给地方社会带来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

推荐访问:漕运 江西 清代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