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迷惘 小说【伍尔夫小说的迷惘主题】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使许多年轻人精神上失去平衡,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战争摧毁了人类的文明,也摧毁了年轻人对生活美好的理想,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他们空虚、苦闷、无所适从。这一时期出现了以这些主题为描写对象的作品,此种人物的形象被称为“迷惘的一代”。这些作品中对战争与死亡的描述和思考反映了人类追求和平的共同主题。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是英国文学史上备受推崇的女作家,但许多评论家称她为不食人间烟火、不关心时事政治的唯美主义艺术家。匈牙利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也曾将伍尔夫、乔伊斯和普鲁斯特贬斥为“颓废派作家”。有的评论者总是习惯从创作技巧入手来分析她精湛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实际上,如果细读伍尔夫的作品,你会发现在她的许多小说中都有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对精神迷惘的青年人的刻画和对战争与死亡的描绘。伍尔夫和许多“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一样,在她的小说中不遗余力地描写着战争和死亡这两大主题。
  
  一、战争
  
  伍尔夫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她的多部小说中都对战争的背景有所反映,对战争提出强烈的控诉。
  《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1922)中的主人公雅各・弗兰德斯就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 1927)中的兰塞姆夫妇的儿子也是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幕间》(Between the Acts,1941)通过英国农民在1939年某一天的生活,着重表现了正在向人们逼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兆。她的随笔《三枚金币》(Three Guineas,1938)是她在纳粹的战争狂嚣中发布的反战宣言。她认为解决战争问题首先要解决妇女问题,因为妇女天生具有和平、抚慰的特质。一些评论家并不看重《三枚金币》,认为它是伍尔夫“最失败的作品”。但也有评论者,尤其是女权主义者为她辩护,如桑・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就指出《三枚金币》是“那一时期批判上层人物和国家纠结在一起的纳粹精神的最激烈的作品”。
  最值得一提的是《达罗卫夫人》(Mrs. Dalloway,1925),这部小说以战争为主题,向专制政体提出质疑,向战争主义提出控诉,并企图用女性的抚慰力量去拯救人类。故事发生在1923年6月的一天。小说一开篇就笼罩着战争的阴影。在清晨克拉丽莎出去为自己的晚宴买花。她在伦敦平静的人流中仍感到了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最近世界经历的创伤使男男女女都满含泪水。”即使在这和平的日子里,作者也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阴霾给人类的心灵留下的挥之不去的创伤。无数人死于战场,而从战场活着回来的青年仍遭受战争创伤的煎熬。战争使赛普蒂默斯・史密斯成了替罪羊。他作为一名志愿兵在法国勇敢作战,得到过十字勋章,但战争的残酷使他丧失了感觉能力。他亲眼目睹了好友阵亡却无动于衷。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生活中,试图用婚姻做避难所,但战争中死去的朋友的亡灵折磨着他,心里始终有无法排遣的罪恶感,最后不得不跳窗自杀。小说写到:“人性已判处他死刑”。他并不爱卢克西娅,却和她结了婚。在《达罗卫夫人》中,成为士兵的妻子就意味着牺牲。对赛普蒂默斯的精神病主要是从卢克西娅的角度叙述的,这一特定视角表现出战争的破坏性不会随着停战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战争不仅直接伤害了作为发起者和参与者的男性,也伤害到了身在后方的妇女。在此伍尔夫从女性主义的视角,以间接的表达方式,描绘战后人们的生活始终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从而深刻地表达战争的残酷本质。与其他男性作家不同的是,伍尔夫用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审视着战争中的世界。她看到战争与男权主义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肯定了女性品质对于避免战争的作用。她认为女人特有的母性能帮助男人从战争中解脱出来,虽然她们不能直接上战场“为自由而战”,但她们“可以用心灵来战斗”。她的小说热情讴歌了女性特有的抚慰力量,呼唤和平和友谊。
  
  二、死亡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里,死亡一直是一个主要情节。《远航》(The Voyage Out,1915)中的年轻女主人公在故事结束时突然得病死了。死亡的意识和潜在威胁一直弥漫在这部小说中。在《到灯塔去》中,死亡一直是构筑情节的决定性因素。在小说《海浪》(The Waves,1931)中,死亡确定了生活的永恒的矛盾。罗达自杀了,内维尔也在最后死去。不出场的人物波西瓦尔随军团到了印度,最后死在那里。小说《岁月》(The Years,1937)的第一章描述了帕吉特夫人之死,第二章描述了帕耐尔之死,第六章帕吉特上校去世了。在《雅各的房间》里,死亡的信息贯穿全书。小说一开始是弗兰德斯太太呼唤儿子的声音,她站在丈夫的坟前,教堂钟声响起了:“儿子的声音和钟声同时响起,把生与死融为一体,难解难分,令人振奋。”在小说快结束时,雅各去了意大利,在战争中突然死去。这样,雅各的房门关上了。而大街上车马隆隆,世界还是那么乱糟糟。
  除了经常描写结局为死亡的人物之外,伍尔夫笔下的其他人物也大多都有求死的心理倾向。由于战争和疾病的影响,小说《达罗卫夫人》中处处弥漫着对生与死的感叹,她用一个简单的题材表达了一个庞大的人生和人性主题:“生与死、精神健全与精神错乱”。小说从克拉丽莎走过熟悉的街道开始逐步走进回忆,她想起老威廉叔父自杀死亡的事件。小说用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描写赛普蒂默斯,详细地表现他的心灵扭曲和自杀身亡。伍尔夫把他看成是疯狂与死亡的代表,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表现出自己的批判精神。小说中与赛普蒂默斯相对的女主人公克拉丽莎基本上是一个正常人的形象,伍尔夫把她描写成正常和真理的化身,她是资产阶级正面人物的代表,在她身上体现着资产阶级的生活原则和人生追求。当克拉丽莎听说赛普蒂默斯自杀的消息时,闭门沉思,仿佛身临其境。赛普蒂默斯的死唤醒了她沉睡的思想,她拥有的一切开始溶解消散。她竟感到“生命的核心一片空虚,宛如空荡荡的阁楼”。克拉丽莎重新领悟生与死的含义,认为“死亡是一种挑战,是一种交流的企图,人是孤独的,死亡中包含着拥抱”。伍尔夫表达了生命从死亡中诞生、死亡也是一种解脱的思想。她试图透过忧伤和死亡的氛围表达对生命永恒定义的追求。
  在伍尔夫的小说中对于死亡的描写随处可见,她对死亡的描写之多与其他作家相比是十分罕见的。伍尔夫人生哲学的核心是死亡意识,她认为死亡是人们唯一安全的去处,也是最真实的存在。伍尔夫本人最后选择投河自尽,也正实践了她在小说中对生与死的理解。她的死给自己作品中的悲观情绪赋予了一个完整的诠释。
  
  三、结语
  
  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驱。她用精湛的写作技巧诠释着她对于人生的思考。她的作品中没有具体描写战争的残忍血腥场面,而是用日常生活来体现出战争给人类和社会造成的灾难。战争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道痛苦的深渊。伍尔夫的小说中还塑造了一系列追求死亡的人物,把死亡视为一种超越,把死亡视为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伍尔夫小说的战争和死亡两大主题反映出她彷徨、怀疑、痛苦和失望情绪,这些都与“迷惘的一代”的创作主题是相契合的。因此,伍尔夫作为“迷惘的一代”中的代表作家,并非像许多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是不关心时事的“象牙塔”作家。她对人类社会也并非是冷漠的、绝望的。她独特的创作正有力地回应了这种指责。
  
  参考文献:
  [1]马小丰.伍尔夫小说悲剧主题探究[J].求是学刊,2004(5).
  [2]弗吉尼亚・伍尔夫.雅各的房间[M].蒲隆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弗吉尼亚・伍尔夫.达罗卫夫人[M].谷启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伍厚恺.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5]翟世镜.伍尔夫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林树明.战争阴影下挣扎的弗・伍尔夫[J].外国文学评论,1996.
  [7]翟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推荐访问:迷惘 主题 小说 伍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