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雕塑_莱辛和罗丹的雕塑美丑观的差异性比较

  摘 要: 本文以拉奥孔雕塑和罗丹雕塑为例,分别分析了莱辛眼中的拉奥孔雕塑和罗丹的艺术论,从美的定义和二者美与丑的观点,比较两种艺术思想在雕塑上的差异,指出差异的原因,并论证它们在艺术思想上各有侧重。他们都以美为最高规律,这种对美的规律的追求是所有时期艺术创作的共同追求目标。
  关键词: 拉奥孔雕塑 莱辛 罗丹 美丑观
  
  一、拉奥孔雕塑及雕刻的题材
  古希腊时期的第三个美术中心在罗得岛。1506年大理石拉奥孔雕塑群在罗马罗得岛被发掘,雕刻的是一位老人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被两条巨蛇绞住痛苦挣扎的情形。《拉奥孔》的故事来源于古希腊和特洛伊战争中那个家喻户晓的古希腊神话传说。拉奥孔是特洛伊国日神庙的祭司。特洛伊国王子帕里斯访问斯巴达,带着古希腊著名的美人海伦王后私奔回国。为夺回美女海伦,古希腊与特洛伊交战,十年间,古希腊人始终攻不下特洛伊城,于是,古希腊人接受了一位将领的诡计,改为智取。他们制造了一匹木马,把一批精兵埋伏在木马的腹内,并将木马放在特洛伊城外,然后佯装撤退,隐蔽在附近的海湾中,准备当特洛伊人将木马移到城里后,里应外合,攻克特洛伊城。特洛伊人出于好奇,要把木马移到城内,这时,祭司拉奥孔极力劝阻特洛伊士兵不要将木马拖到城中。拉奥孔的举动激怒了偏爱古希腊的雅典娜。于是,雅典娜遣来两条巨蟒,将拉奥孔父子三人活活绞死。
  二、莱辛眼中的拉奥孔雕塑
  莱辛(1729―1781)是德国启蒙主义文学家,主要美学著作《拉奥孔》。莱辛将德国启蒙运动的美学发展推到了顶点,他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他和古典主义美学趣味的斗争。由于生活在德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强烈的爱国情操驱使着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笔去攻击它。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其主要作品《伊尼特》史诗中描绘的拉奥孔和两个儿子被巨蛇缠死时,发出了惨痛的哀号,雕塑中人物的筋肉暴起,显现出强烈的痛感,但是这种痛感并没有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表现出来。莱辛以拉奥孔雕塑为思考中心,写出了探讨绘画与诗歌美学关系的名著《拉奥孔――诗与画的界限》,在其巨著中以维吉尔的诗歌和雕塑中不同的拉奥孔形象作了对比,分析了“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有意识地把哀号表现出来”这个问题。在书中,莱辛拿诗人和画家对比时只把画家称为艺术家,而所谓的画又包括雕刻和其他造型艺术。莱辛拿雕刻和诗对比,得出它们之间的基本异点,拉奥孔激烈的痛苦在诗中尽情表现出来,而在雕刻里却大大冲淡了。莱辛认为,拉奥孔之所以在诗歌中大声呼号,而在雕塑中只是“轻微地叹息”,是因为他认为“美是古希腊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2],进而得出结论:“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能追求的其它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必须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须服从美。”[3]因此,拉奥孔的哀伤要冲淡为愁惨。美就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他们在表现痛苦中避免丑。
  三、罗丹创作的“欧米哀尔”雕塑的艺术论
  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家,他既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的最初一位雕刻。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到罗丹,整整300年历史,罗丹总是被给予相当高的称谓,并被人称作是米开朗基罗的继承者。罗丹的作品带给人一种将美好的东西砸碎了让人看的悲壮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罗丹根据法国诗人维龙的诗歌作品《美丽的欧米哀尔》创作了“欧米哀尔”石膏雕塑。一个曾经年轻貌美、爱情场上风流一时的妓女现在却衰老得不堪入目。罗丹淋漓尽致地将这个妓女的衰老样子描绘出来,她弯着腰偎踞着,绝望的眼光耷拉在自己两乳干瘪的胸膛上,腹部布满一道道皱纹,身形如同木乃伊般,身上的筋节犹如枯干的葡萄藤暴起在臂上和腿上。罗丹“认为雕塑家的才能不在诗人之下,相反在激起战栗这一点上,或许比诗人维龙的粗鲁的诗句更来得惟妙惟肖”[4]。而又因为作品太丑,对那些用手遮眼,不愿意看的观众,罗丹这样评价:“平常的人总以为凡是在现实中认为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他们想禁止我们表现自然中使他们感到不愉快的和触犯他们的东西。这是他们的大错误。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5]罗丹认为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而又因为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透过自然事物背后蕴藏的意义,自然都具有性格。罗丹坚定地认可在自然中越是丑的,在艺术中越是美。而艺术中虚假的、造作的、装饰的美都违背了自然的本来面貌,都是在“说谎”。罗丹将一切都看作是美的,不断地在周围的亲人和自己苦痛的袭击下,形成了乐观心态,自在开朗、充满热情地迎接生命。
  四、两种艺术思想在雕塑艺术上的差异
  (一)从美的定义上分析
  在“丑”的问题上,罗丹与莱辛的观点截然不同,罗丹主张艺术要大胆地把丑表现出来。而莱辛观点则与之相反。《罗丹艺术论》是对欧洲造型艺术史的科学总结,又是对他个人树立的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精炼概括。作为现实主义造型艺术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鲜明特色在于强调艺术的真实性、情感性和生命活力。罗丹认为造型艺术的最高使命不是追求外在的形式美,而是表现生活本质的真,但这种“真”不是对自然现象的机械照搬,而应反映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艺术的真来源于自然,是艺术家对自然的积极能动的反映。可以看出罗丹的艺术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否定了莱辛提出的“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的观点。而莱辛把美作为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把诗和造型艺术加以分别,把真实看作是诗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说诗是对于自然的摹仿,而造型艺术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永远无法企及。
  (二)比较二者美与丑的观点
  罗丹强调自然中公认为丑的事物在艺术中可以成为至美。艺术可以将丑转化为美,指出造型艺术不但可以表现丑,而且必须描写出人物的个性,否定了自莱辛以来流行的关于造型艺术的形式主义理论。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就罗丹的观点指出:“自然无往而不美。普通人所谓丑的老妪病骸在艺术家眼中无不是美,因而也是自然的一种体现。”[6]而莱辛把丑排斥在艺术(造型艺术)之外,视其表现与美不相容,这主要是根据他的艺术理想来推断的。“莱辛认为希腊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是美,图画和雕刻不宜表现丑”。[7]这艺术理想就是:造型艺术的最高准则是美。“美的效果就是使人不自觉地情愿与之交往,与美的人在一起使人感到愉悦,当形丑者的德有所长,而达到如美人一般的效果,甚至超过美人的效果时,这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完全‘化丑为美’了”。[8]因此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丑的成功表现。丑在一定形式上说,正是美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五、罗丹、莱辛美丑观差异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莱辛生活的18世纪正是欧洲启蒙运动的时代。适应资产阶级蓬勃发展的趋势,启蒙运动由当时的中心――法国蔓延到了德国,并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当时的启蒙思想家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这种乐观氛围影响着作为德国启蒙运动先驱之一的莱辛,从而反映在其美学思想里,他的美丑观为艺术只能表现美,以此为上升的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罗丹生活的时代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法国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反动统治阶级专横暴虐,社会道德腐败堕落,多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直接、间接地影响了罗丹的美学思想,使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面,反映在美学思想及美丑观上即为艺术应该大胆表现丑。
  (二)美学原因
  莱辛的美学著作《拉奥孔》是一部颇受争议的著作。“诗如画”的说法自古以来流行很广。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曾说:“画师无声的诗,诗诗有声的画。”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诗犹如画。”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认同这种观点。可以说古典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家认为诗与画没有明显的界限。而莱辛则对此不以为然,强烈反对这个观点,指出诗与画的界限并提出诗与画的不同美学特征。莱辛所说的诗与画其实就是指诗与雕塑这种造型艺术。他提出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绘画与雕塑作为空间艺术,只表现事物的静态美,如果和美不相符合,就应给美让路;而诗作为时间艺术,表现的是事物的动态美,其自由空间比造型艺术更广阔,更能真实描写自然和社会现实。莱辛如此划分诗与画的界限是为了说明诗的优越性。因此,他认为诗的题材范围比绘画和雕塑大,美和丑均可作为诗的题材,而绘画和雕塑空间艺术,却要避免展现丑的一面。而罗丹是雕塑家,较之于诗,他更偏爱于空间艺术。他号召艺术家要忠实于自然、模仿自然。在自然中一般人认为的“丑”,在艺术中能变得非常的美。
  六、结语
  不论是莱辛以拉奥孔雕塑为思考中心发展的“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还是罗丹的“化丑为美”的美学观,都是对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形式和方法的理解和追求,都是以美为最高规律,对美的独特感受和追求是其二人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273.
  [2][3]朱光潜.莱辛――拉奥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4.
  [4][法]奥古斯特・罗丹口述.[法]葛赛尔记录.沈宝基译.罗丹艺术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29.
  [5][法]奥古斯特・罗丹口述.[法]葛赛尔记录.沈宝基译.罗丹艺术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31.
  [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5:302.
  [8]张法.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9.12:113.

推荐访问:莱辛 差异性 美丑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