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39题(4)的分析及教学启示】18年高考文综历史

  摘 要: 作者根据参加的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39题(4)评卷工作经历,用对比分析、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分析此题的特点和考查的目的,并结合广西考生在这道题的得分情况,对该题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成文,旨在挖掘此题的考查意义及对教学的启示作用。此题难度适中,既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考生对通史材料的的分析、历史表达能力,即合理及完整的材料读取和分析推断能力,在平时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加以训练的意义。
  关键词: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39题(4) 考题特点 考试情况 教学启示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39题(4)材料一:《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受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洛阳成为“二京”之一的原因。(14分)
  答案:靠近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及江南地区(3分);大运河的中心,全国财赋水陆转运枢纽(5分);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大粮仓(3分);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3分)。
  一、考题特点及考试情况分析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下文均简称“考试大纲”)的考查范围里提到了隋唐部分的“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而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39题(4)就考到了与此相关的题目。这一小题的考查内容是隋唐时两都兴盛的历史,体现了2010年高考历史题的几个特点:贯彻了文明史观的思想,体现了史学动态,以近年来兴起的城市史的角度进行的考查,反映了当今社会对城市化进程的关注;以现代的历史专著作为材料,是历年的高考材料题中比较少见的,而2010年的两道材料分析题都运用了现代历史专著;对学生多方面的历史学科能力进行了考查,如阅读史学论著的能力、解读地图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并依旧贯彻了多学科相融合贯通的目标,题目所考范畴属于历史地理的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因素,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同时又以材料进行了拓展性的训练,虽不太难,但要拿高分又需要比较全面的知识和一定的分析推断能力。
  本题选用的是一段通史材料,中国通史的专著有很多,关于这段历史,不同的通史专著有不同的描述。出题者为什么会选择这段作为材料呢?
  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第1版)第三册是这样描述的:“六○四年,隋文帝死,隋炀帝刚继位,便决定迁都洛阳,征发丁男数十万人掘长堑,……他以为关中是可靠的,洛阳外围划一条长堑,堑内土地与关中相联结,就可以有恃无恐,放胆作恶,不怕堑外民众的反抗了。这种自造分裂、与民为敌的愚顽想法,此后一直支配着他的政治行动。六○五年,隋炀帝令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每月服役的丁男多至二百万人。宇文恺迎合他的侈心,规模力求宏大。全国富商大贾数万家被迁徙到东京居住。又令宇文恺别造显仁宫(在河南宜阳县)。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以及嘉木异草,珍禽奇兽,都输送洛阳充实各园苑。开通济渠,自长安至江都,沿渠造离宫四十余所,江都宫尤为壮丽。……六○六年,隋炀帝招集周、齐、梁、陈乐家子弟,都编为乐户,又六品官以下至于民庶,有擅长音乐倡优百戏的人都到太常寺当差。全国乐人和散乐(又称百戏,即杂技)大集东京。”
  之后的中国通史中对于东都的描述也大多与此类似。由上面的对比可知,大部分通史对这段历史的叙述仅限于隋炀帝兴建东都,且年代较久远,不免带着阶级史观的偏见,多是对《隋书》卷三《炀帝纪》的转述,较少有研究专题的讨论,基本是史实的陈述。具有基础性、入门性的特点。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自1989年至1999年陆续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这本专著出版时间离现在更近,观点较新,且使用了很多原始材料,也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成果,各卷分为序说、综述、典志、传记四个部分,接近古代的通史体例。除了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描述史实,有着丰富的原始材料,还有对相关问题的专题讨论,论证过程严密,观点也较为客观完整。以此作为材料分析题的材料,与教材的编写思路有区别,对东都兴起的原因有所引导,较少有直白的结论的表述,更像是研究性材料,需要学生进行分析归纳,便于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及对材料的分析运用能力。
  本题满分14分,大多数考生能拿到七八分,少数考生可以拿到9分以上。我认为拿到9分以上,是比较好的答题水平的反映。第一个给分点难度不大,题目中提到“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题目中的这段材料就被很多考生直接照抄在答案中,且因为评分细则讲到答到这一地区“经济发达”这样的意思,就可以给3分,所以第一个给分点大部分考生都可以拿到大部份分数。第二个得分点答到交通原因的考生也不少,材料和前后的题目都有提到,且评分细则里指明答到“交通便利”或“水运便利”就可得2分,虽然如此,很多考生并没有进一步结合课本或者地图,想到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这一点,所以自然也难以答到“水陆转运枢纽”,细则里说答到“交通枢纽”可得3分,这是很多考生失分的地方。与此情况相同的是第四个给分点,兴建的洛口仓和含嘉仓,2003年人教版教材里也有讲到,但材料没有明确点出,细则里说答到“粮仓”二字即可给3分,所以也有小部分人答到。第四个给分点和第一个给分点情况相似,很多考生照抄材料中的“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这样没有答到文化,所以最多得2分。大部分考生可以答到给分点一、给分点四的政治原因及给分点二的交通情况,但很少人能答到全国财赋水陆枢纽(或交通枢纽)或粮仓,若能答到其中一点,基本就可以得到9分以上了。答到“粮仓”的考生中,就有很多人拿到了10分以上。答到以上几点,如果连文化因素也没有漏掉,就可以接近满分了。另外,一些得分较低的考生,可能由于受到其他题目或材料的误导,加上做题时心理紧张,答题方向错误、概念理解偏差、逻辑混乱等原因,导致难以组织流畅的语言。
  二、教学启示
  大部分学生,从其得分的点来看,他们对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算牢固,也没有依据材料分析推断出材料中隐含的得分点,但凭着材料的表述,平时做题基本的答题方法大致理解了材料内容。所以大部分人能读懂材料,就可以保证这题不丢太多分。我认为失分的原因在于考生没有结合材料和教材的知识点,否则要从大部分人中脱颖而出,并非难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整合教材内容。得分点二、三、四,都是在课本(2003年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上有提到的,在新教材里没有说到。实际上,对古都的研究成果很多,而其中长安和洛阳的城市比较研究也常见,但在讲到隋唐历史时,教师容易局限于课本思维,隋朝时着重讲隋朝皇帝的功绩和过失,唐朝着重讲制度创新及几位有名的皇帝,在这点上新旧教材都有局限于王朝史的特点,即使旧教材提到东京洛阳,也很少有教师会以“两都”为教学的主题,所以学生对为何兴建东京洛阳,洛阳作为陪都兴盛于隋唐两朝的历史感到陌生。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大运河,在课本上看似是隋朝建设的几件事,实际上都是属于为了营建都城而做的工作,两都虽然在课本有提及,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何会兴建陪都、为何要设仓库、为何要以洛阳为中心开一条运河等这些课本里暗藏的内容,都需要教师挖掘出来。从这次考题来看,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变弱,而对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教师的教学重点也要从使其“知其然”转到“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分析上下更多功夫,使教学内容成为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让他们对历史事物有进一步理解。
  (二)训练学生的概括、分析推断能力。古代史教学里常出现的材料是史料、文献中的原文摘引,这需要学生以古文认知能力为基础,但历史课中又不能进行历史文献阅读的专门教学,这种以现代文为材料的形式减轻了学生古文阅读的负担,相对的就需要进一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整合信息。另外现代文献包含更多新的研究成果,有更系统深入的历史分析,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和思维,教师应该找一些这样的材料提供学生阅读。正如广东省罗定中学的李瀚老师所说和所做的那样,“教科书对很多重要概念都是一带而过……由于教科书的编写者习惯于非情景的叙述,而试题在某种程度上在提醒教学要注意克服这种将历史抽象化的倾向”,“对一些重要概念,不管教科书上是否讲清楚,我们都要给学生认真解释,切忌从概念到概念”。[1]所以李瀚老师会用课本外的故事、图片、视频等资源使课本上生硬的概念,恢复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原本就具有的鲜活。不只是作为补充,他还结合材料出一些问题,和学生一起阅读分析。将一些历史资料、历史文献、历史理论等文字资料提供给学生阅读,和学生一起理解材料,不但扩展他们的视野,而且使他们自觉地运用自己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不至于在考试时看到材料就具有陌生感。而这些材料未必都在课外找,课本的大字小字本身就是很方便地训练学生概括分析能力的材料,但要使材料成为鲜活的历史,同样需要教师对教材、考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新教材虽然内容相对有所减少,但高考对于能力的考查却越来越重视,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内容中,训练学生的历史能力,需要教师在课下做更多工作。以上这就是这次高考改卷经历给我带来的,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上的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瀚.高考历史教学复习的想法和做法.历史教学,2010,(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年高 启示 全国卷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