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述和引导教学效果的对比性研究】 怎么给顾客引导效果

  摘 要: 本文研究了不同纠正性反馈,即重述和引导,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效果的相对性。通过对湖北某高中72名学生的实证性研究,发现引导相比重述在促进外语学习上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应更注重引导反馈的应用。
  关键词: 重述 引导 教学效果 对比性研究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堂互动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颇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作为课堂互动中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纠正性反馈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关于纠正性反馈,Lyster(1998)归纳出以下种类:(1)明确纠错,指教师明确表明学生所说的是错误的并给出正确形式;(2)重述,指教师含蓄的改正学生话语的全部或一部分;(3)形式协商,包括引导、元语言提示、要求澄清、重复等方式。
  近年来,重述对语言发展的影响成为纠错研究的热点。Long(1996)认为重述作为一种隐性反馈能在不影响课堂流畅性的前提下,使学习者注意到其中介语和目标语的差别,从而促进二语习得。Ellis & Sheen(2006)认为尽管理论上重述能促进二语习得,实践却并不能证明重述的效果高于其它反馈方式,例如引导和明确纠正。
  2.文献综述
  针对重述,国外展开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实验结果却存在很大争议。研究者分析认为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实验研究的设计差异,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反馈效果的显著性,然而目前关于学习者自身因素的研究还很匮乏。
  相对于国外针对纠正性反馈丰富细致的研究,国内仅从理论方面给予了较多关注(例如,戴炜栋,1990;戴炜栋,束定芳,1994),实证性研究较少。
  本研究以Long(1996)的互动假说(Interaction Hypothesis)为理论框架,结合学习者语言水平因素,研究不同类型的纠正性反馈,即重述和引导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冠词的作用,以及学习者自身英语水平与反馈效果的相关性。
  3.实验研究
  3.1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探索在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下,重述和引导两种纠正性反馈对中国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效果是否相同及学习者自身英语水平与反馈效果的相关性。本研究力图回答以下问题:(1)重述和引导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效果是否不同?(2)如果效果不同,那么是否受学习者自身英语水平的影响?
  3.2研究对象
  在本实验中,来自湖北一所职业高中的三个高一班72名学生按班级随机分成三组,即重述组、引导组和对照组。在为期四周的实验中,首先,各组同时参加前测(看图写作和冠词改错);随后接受为期一周的训练,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完成后立即进行后测(看图写作和冠词改错);两周后再进行延后测。
  3.3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前测―反馈处理―后测―延后测实验设计。受试选自3个英语自然班,处理手段在三个班中任意分配,成立重述组(只接受重述反馈)、引导组(只接受引导式反馈)和对照组(不接受任何纠正性反馈)。反馈处理通过2次任务型的复述进行,任务为复述两篇短小的英文故事。
  本研究的测试工具为:
  3.3.1湖北省2009年英语中考成绩(满分120),用来衡量受试者英语水平。中考成绩≥90分的划分为高水平组,<90分的划为低水平组。
  3.3.2Muranoi(2000)设计的看图写作,由四幅相互关联的图画组成。要求受试者根据每幅画旁的提示词(例如,fat man/thin man/sit/bench)将四幅画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分采用百分比形式,用以测试受试者对定冠词用法的准确率。
  3.3.3改错题,由12道题组成。每道题包含两个前后相关联的句,其中划线的句子至少有一个错误,例如:I saw a very interesting movie last night. I forgot the name of movie.我采用的是Liu & Gleason(2002)的设计,答对一个得1分,满分为10分(12题中有2题为干扰项)。
  4.实验结果及讨论
  以后测/延后测为因变量,前测和组别为自变量,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重述和引导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效果的相对性及学习者自身英语水平与反馈效果的相关性。
  实验结果表明:
  4.1重述和引导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冠词的效果有显著区别
  整体数据显示,重述组和引导组对学习者冠词学习的促进效果大大超过对照组,但是引导的效果明显高于重述。
  4.2这种显著区别受到学习者自身英语水平的影响
  重述和引导对自身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效果都很显著,而引导对自身英语水平低的学习者效果更显著。
  5.教学启示
  本研究证明纠正性反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促进的作用,而纠正性反馈对于英语冠词的习得效果受到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Ammar & Spada(2006)的研究基本相同,证明纠正性反馈在外语环境下同样有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应多采用纠正性反馈,并针对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反馈方式。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第一,教师的纠正性反馈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起着很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第二,教师不应该大量使用重述,而应该采纳那些能够引起更多学生回应的有效纠错方式,如引导,因为引导更有助于中介语的发展。
  第三,有必要组织教师进行纠正性反馈的训练,以促使其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Ammar,A.and Spada,N.One size fits all?Recasts,prompts,and L2 learning[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6,(28):543-574.
  [2]Ellis,R.and Scheen,Y.Reexamining the role of recasts in L2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6,(28):575-600.
  [3]Liu,D.and Gleason,J.Acquisition of the article the by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4(1):1-26.
  [4]Long,M.The Role of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In W.Ritchie and T.Bhatia(Eds.),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6.
  [5]Lyster,R.Recasts,repetition,and ambiguity in L2 classroom discourse[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8b,(20):51-81.
  [6]Muranoi,H.Focus on from through interaction enhancement:Intergrating formal instruction into a communicative task in EFL classrooms[J].Languge Learning,2000,50(4):617-673.
  [7]戴炜栋.误差起因分析综述[J].外语界,1990,(2):1-6.
  [8]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的若干问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二[J].外国语,1994,(4):1-7.

推荐访问:重述 教学效果 引导 研究